分享

刘立忠 | 高考断想

 丁中广祥 2023-06-10 发布于江苏

高考断想

丁沟中学  刘立忠

一年一度的高考降下了帷幕,好多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世界上没有哪件事能超过中国高考牵动千家万户,能动用几乎全社会的力量。


对日趋隆重的出征仪式,虽然也有微词,但我认为更多呈现的是崇文尚学的文化传承,也是所得皆所愿的美好期许。

仪式代替不了学习,但恰到好处的仪式一定会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催人上进。

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但肯定是淬炼自我的一次重要经历。若干年后,经历高考的记忆一定不只是挑灯夜战、夙兴夜寐,更多的会是奋斗、蜕变、成长。

今天高考分数第一,立足社会一定是素养为王。

高中学校不能不谈升学,但升学和教育有机融合,才是最好的高中教育。离开了教育抓升学,升学必然缺少持续力。没有升学,过不了今天;只有升学,到不了未来。


“生源不是决定因素”,一定是那些生源有保证的“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学校说的。

让好生源好上加好是本分,甘于面向更广泛的一般学生则是良心。

好生源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前有标杆,后有追兵,教育才会日新又日新,一路生花,惠及众生。

“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这话的确鼓舞了高考路上的万千学子。从现实来看,这又是一句最大的谎言。大学层次越高,越不轻松,社会更是一所最高层次的大学。

人生不止于考大学,只要有追求,脚步就永远停不住。


回答“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要看高考留给孩子什么,孩子给母校留下了什么。

就在几天前的一个晚自习下,我在校门口。高三两个女生看到我说:“校长你还没回去啊?”我说:“陪你们啊。”她们又说:“外面冷,你没穿件外套啊?”我们在“再见”声中告别了又一天。

保持阳光,未来更加美好。

若干年后,回忆当年的高考,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高考故事吧。摆一摆,应该会像酒一样日久弥香。

作为一名高三老师,如果多想想,假如我是“家有考生”的家长,假如我是一名考生,我们就会更好地感同身受。

6月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