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杨老头

 倚月临风 2023-06-10 发布于河北

这杨老头不是一个老头,他是小镇小学的一个老师。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他也就三十左右岁,因为长得干巴瘦筋,腰有些佝偻,模样老相,小镇人爱给人起绰号,背地里都叫他“杨老头”。我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上的学,那时虽然挨饿,但我们上学并不缺少欢乐。那时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小学,而且是复式班。什么是复式班呢?即在一个教室里有两个班,或一三年级,或二四年级。老师轮流上课,先此后彼。如果上到高小,就要到外村比较大的学校去了,我的高小就是在唐坊村小学(那时叫唐坊小学)上的。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泥土房,共三间,其中两间大的为教室,一间小的是两个老师住的地方,兼作办公室。两个大的教室一间是一三年级,一间是二四年级。杨老师教二四年级,还有一个高老师教一三年级。老师住得地方很窄小,他们住宿、办公、做饭都在这间房子里。那时的老师都是国办老师,只是到了“文革”期间才有了代课老师(工分加补贴)。教室的破败有点儿像《凤凰琴》中的学校的情形。教室外面是操场,其实就是一片凹凸不平的地,有一亩多。学生们跑步做操不加小心都得崴脚,一下雨就积水。操场外面是个大坑,水很深,一到夏天,虫叫蛙鸣,坑边光秃秃的,坑里不长一根苇草,可以看得见鱼儿游走。学生们时常在坑边打片瓦,一打一流水线,或是在坑边摔凹凹斗。平时学生们就在这块地上踢铁球、玩弹球,挖的地上都是小坑,更是显得坑坑洼洼的。上课或下课时,老师就用一个木柄手摇铜铃铛来回晃荡,那声音清脆悦耳,传出很远。学生一听见下课铃声便一窝蜂似冲出教室,在操场上玩耍,似乎这是他们的正课。我记得那时两个老师都没有手表,只是在办公室有一个小闹表看钟点。

这两个老师都是中师毕业,毕业后分配在这所小学教书。在这两个老师中,我记忆最深的是杨老师,大概与我同姓吧。他个子很高,眼睛不大,抠喽眼,总是眯缝着,有的学生叫他“虾米须子眼”,但他睁大眼睛却很有神,班上学生有小动作他都看得很清楚。平日,他手里或讲桌上总是有几个粉笔头。他讲课时,一旦发现谁在小声说话,他便用粉笔头狠狠地朝学生的脑袋砸去,力道又准又狠,所以吓得学生谁也不敢说话或有小动作。于是,有的学生给他编了一个顺口溜:“杨老头,手里拿着一个粉笔头,谁要敢说话,就砸你的头。”杨老师不苟言笑,显得很冷面,学生们都很怕他。我那时虽然是班长,对他也是唯命是从。高老师则温和多了,见人说话先笑。有人就说:“同是一个屋住着,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那时老师们都没有自行车,每逢他们去公社开会都得走着去。他俩走路,一个弯着腰,一个扬着头,大相径庭,煞是好看。他们回家也是来回走着,他们家离学校很远,只有星期日才回家,平日就在学校自己起伙做饭。

我们那时孩子少,两个班(两个年级)也不过30多人。这两个班的学生相背而坐,每个班的学生坐两排。教室两面都有黑板,老师给一个班的学生上课时另一个班的学生做作业,一般都是前半节课给一个班上,而后半节课给另外一个班上。老师给一个班上课时,另外一个班的学生就做作业。虽然,杨老师给这个班上课,但眼睛却能光顾到没有上课的那个班。这也是一个本事,这就像《沙家浜》中的刁德一说阿庆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按我们的话说,他眼睛很贼。如果他发现哪个学生不好好做作业就罚站,或用手里的教鞭抽学生的手。有一次,他在给一个班的同学上课,发现另外一个班的学生二狗子在本上画小人。他立刻奔过去,一把把作业夺过来,一看上面画着一个佝偻腰的人,上面还歪歪斜斜地写着几个字:杨老头。杨老师一看怒不可遏,一把把这张纸撕下来,用教鞭打二狗子的手掌。二狗子对他又撕又咬,就像一个小疯狗,还骂老师是土匪。那个时候,家长是不护犊子的,学生任老师管教甚至打骂。他们深知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道理。到了第二天,二狗子妈领着二狗子来学校给杨老师赔礼道歉,尽管老师把二狗子的手打得几乎不能握笔,他妈也不嗔怪。我虽然是班长,也挨过杨老师的打。因为一到夏天,我们一群孩子禁不住煤河水的诱惑。午饭后,就去煤河里洗澡,一直玩到快上课的时间才慌忙抓起衣服狼狈而逃。等跑到学校时,已经过了上课的时间。杨老师早已面色阴沉地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拿着教鞭,让我们洗澡的小伙伴们站成一队,喝问我们洗澡了没有。我们不谋而合,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杨老师诡秘地笑笑,用手在我们的身上一划,身上便出现了一道白印(凡洗澡的人,一经划身子便知晓了)。他勃然大怒,赏我们每人一教鞭,然后罚我们在太阳下站着,直至下课。太阳很毒,我们晒得浑身冒油、满脸冒汗,但我们却屡教不改。因为我们长时间在煤河洗澡,便变得一个个得黑不溜秋地像个泥鳅。不苟言笑的杨老师见我们这个模样,也禁不住乐了。

我们上学时要带这样几件东西,就是“四件宝”:弹球、铁球和铁环,还有打纸卡(我们则叫它“啪叽”,“啪叽”意即搧“啪叽”时发出的声音,于是索性我们就叫它“啪叽”了)。弹球是玻璃的,分有色和无色两种。有色的带花瓣,无色的是一个“大亮灯”。我们上衣兜里一个装玻璃球,一个装铁球,再把“啪叽”放进书包,然后推着铁环上学去。那时候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只见三五成群的孩子们背着书包,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在路上,互相追逐、比赛,“哗琅哗琅”推铁环的声音响成一片。若遇下坡,铁环就会脱离铁钩,顺坡而下,大家就一起奔跑着去追,欢叫声响成一片。那时候上课对我们这些小学生来说是非常轻松,有些作业上课也作完了,下课就是玩耍。但杨老师却不允许把这些东西带进教室,如果带进去就严惩不贷。于是在教室外就罗一堆铁环,堆一堆铁球。杨老师见了也无可奈何,有一次他嫌挡道,生气了,就狠狠踢了几脚,竟把大脚趾头踢肿了,以致走路一拐一拐的。二狗子见状,解恨地地说:“活该!”

那时的体育课也没有器材和场地,就是学生们自己随便玩,老师可以回屋休息。这时男孩子玩弹弹球、踢铁球,女孩子玩跳皮筋、扔沙包、老鹰捉小鸡、歘(音)大把、抓石子等。弹弹球的玩法是:我们先在地上挖一个小坑,然后以它为中心,在离它2米多远的地方开始弹。一般是两个或者是更多小伙伴在一起玩。大家把自己的弹球放在小圆坑的周围,在2米开外划一道横线作为起点,大家轮流弹出手中的弹球,看谁的弹球最接近圆坑谁就先弹。先弹者单眼瞄准,以自己一颗弹珠去撞击他人的另外一颗弹珠,如果将这颗弹球打进坑,这个弹球就是自己的了。铁球则是用脚踢。我们在操场上挖几个洞,用铁球依次撞击,看谁把他人的铁球打进洞。搧“啪叽”,就是用纸折成的方形卡片。一般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玩。先是一人把“啪叽”放在地上,然后一个人用自己的“啪叽”去搧另一个人的“啪叽”,把对方的“啪叽”搧翻了就赢了,自己收起来,没搧翻就换另一个小伙伴来搧自己的放地上的“啪叽”。记得我有个姑表弟叫“二柱子”,与我一般大,脑筋不灵透。我们一起上的学。我上四年级了,他还在二年级蹲着。正好在一个教室,有时他竟把书中学完的那些页撕下来叠“啪叽”。这被杨老师发现了,怒气大发,罚他站了一节课。晚上杨老师去找家长,姑父知道后对他一顿棒揍。无奈,只好求我把我学过的书找出来给他用。在做这些游戏时,张老师有时还参与一下,同学们乐不可支,可杨老师视而不见,从不参与,不与学生亲近,所以学生们与他很隔。

到了冬天,除了上面那些游戏外,我们还可以到操场旁边的大坑的冰上滑冰、抽冰嘎。在上课时,大家也心不在焉,只盼着下课时到冰面上去玩。杨老师见我们玩心太大,有时就拖堂,但下课的铃声一响,大家急不可待,便拽起上课坐的板凳(那时上学的板凳一般都是从家自带的),一窝蜂似地跑到大坑的冰面上,把板凳翻过来,一只脚踏在板凳上,双手扶着板凳腿,一只脚用力向前滑行。抽冰嘎则是把一小块圆木削成圆锥状,再把一个铁钉的帽去掉嵌入圆木中,把钉尖留在圆木外。抽冰嘎时先用鞭绳缠绕冰嘎,然后把鞭子一甩,冰嘎便转起来,然后在用鞭子抽,冰嘎便在冰上滴溜闪转,煞是有趣。

 这一年冬天冷得早,外面的大坑早早结了一层冰,学生们都盼着冰冻得更结实一些,以便到冰上去玩,二狗子更是急不可待,下课后就去冰面上试试,只听得冰面吱吱直响。他很逞强,胆子也大,逐渐向大坑的中央走去。杨老师见了,急匆匆地从办公室奔出来,一边跑一边喝令大家回教室。他还没有走到大坑边,二狗子便一下了从冰层中掉了下去,双手在水中扑腾,“妈呀!妈呀”地叫唤。水很深,他一下子便在冰水中抹了顶。学生们一见都吓坏了,大声地呼唤二狗子。只见杨老师衣服也没有脱,便冲进冰层破碎的水中,抓住二狗子,把他从水中揪到了坑边。于是张老师和几个大个学生将他们搀扶到办公室,将炉火捅旺。杨老师先把二狗子湿透了棉衣棉裤扒下来,自己也把衣服脱了。张老师把自己棉大衣给二狗子裹上,再用绒衣绒裤给他穿上。杨老师只这一身棉衣服,只得用其他衣服将就着。这时早有人告诉二狗子爹妈,他们急了眼,跑进学校。一见二狗子没有事,当即抓住杨老师的手,称他为救命恩人,并让二狗子给杨老师跪下。二狗子这时也老实了,一脑袋嗑地。杨老师说:“这可使不得,使不得!”从此,二狗子在课堂上便再不调皮捣蛋,还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秩序。小镇人见状都说,这孩子从小就是个是非,不懂得好歹,这一下子就变好了,真让人想不到,这个功劳应该记在杨老师身上。

后来,杨老师调回老家所在地的小学了,同学们都与他告别,二狗子更是有些恋恋不舍。据说,二狗子长大后,有一次去杨老师所在的地方挖河,还专门带着东西去看望杨老师。那时虽说杨老师已经上了些年纪,但见到二狗子,不爱动感情的他,竟流了几滴眼泪。

推荐阅读:
杨立元|| 深邃沉实  清新秀美 —— 承德作家论(上)
杨立元 || 深邃沉实  清新秀美——承德作家论(下)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赶车人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长脖老等”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下放户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杠头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泥腿”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高中教师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神医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二老孔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影匠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大气包”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铁道游击队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杨猴子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拉帮套”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薄站长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小镇建筑队
杨立元 ||  小镇传奇之书痴

作者简介:杨立元,唐山师范学院文学院二级教授,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唐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新现实主义小说论》《河北“三驾马车”论》《创作动机论》《滦河作家论》《滦河诗群论稿》《散文创作研究》等专著25部。出版长篇小说《滦州起义》《历史上的纪念地》、小说集《小镇传奇》、散文集《家乡戏》《姥姥门口唱大戏》《怀念与纪念》等10多部文学作品。作品获第一届、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七届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一届、十三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第三届孙犁文学奖,第二届河北省文艺贡献奖,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十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北省第九届优秀教学成果等多项奖励。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河北京畿学堂

  主办:河北京畿学研究中心

许振东名师工作室

 编辑:袁钿越

 审校:曹梓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