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看台4098 | ​陈辚:登衡山遇见的那些美好...

 海陆物语 2023-06-10 发布于广东

.................................................

登衡山遇见的那些美好

作者:陈辚

................................................................................

“五岳归来不看山”,虽我未曾登上“五岳”,思及徐霞客这句话,脑海中便徘徊着五岳的雄姿、壮美,在心里滋长着一种对“五岳”的向往。今年立夏刚过,同学有约,说要去湖南旅行登“秀冠五岳”的衡山。

衡山,又名南岳,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之间,拥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72座山峰,构成了秀丽、雄伟、壮观的山峦景观。六朝以来,衡山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被誉为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

5月26日下午,日暖风柔,我们从汕尾乘坐4时高铁到达衡山脚下的南岳区祝融镇。这个旅游文化古镇让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乘坐免费公共汽车的福利。在饭店吃湘菜,店主见我们平自广东的,很贴心地少放了辣椒来照顾我们,让人倍感贴心。晚上,我们入住了衡山脚下的酒店,远眺夜色下衡山,祝融峰的闪闪发亮的灯光和月光辉映,绚丽迷人。

隔天上午八点,导游小叶在旅馆一楼大厅等侯,我们吃完早餐之后,九点出发。太阳已经十分猛烈,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穿过“南岳衡山”的牌坊,看到门牌石柱上的一副对联:“天下数名山五岳之中称独秀,人文传太古六朝而后见多姿。”走过约一千米的石板街道,我们来到了“南国故宫”的南岳大庙,这是一座始建于隋代的古宫殿式建筑群,规模较大,总体布局最完整。大庙首个大门叫做棂星门,左侧巨石刻有四行书金字“秀冠五岳”,是已故国家副主席王震所题。进入棂星门后,便是圣帝殿,大殿供奉的是火神祝融。导游小叶介绍说,“南岳大庙的主体建筑有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等,每一层庙都华丽金煌,檐上的腾龙飞凤和大门上的木雕故事极为精美;庙内东侧有道教八观,西侧是佛教八寺,是佛、道二者并存的庙寺。”听到这里,我忍不住说,“我家乡碣石玄山寺也是佛、道并存的寺庙,但规模比这里小,香火也没这里旺盛。”小叶笑着说道:“你别看今天游客多,实际上只有上万人而已,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少的。如是重大节假日,来这里的游客会超过十万人。”庙内人山人海,但因为庙内的樟树、杉等树木繁茂,绿荫蔽日,也会感到清爽。在棂星门的后殿,有一支穿着黑衣服,头扎黑头巾的苗族舞者,她们分成两组翩翩起舞,唱着“朝圣”的歌曲,歌声嘹亮动听,满是浓郁的苗族韵味,让人赏心悦目!小叶告诉我们:“这是南岳大庙传统节日活动之一,为了让来自四方的游客领略南岳苗民的古老文化艺术。”

我们从大庙的北后门出来,人群簇拥着,转乘公交汽车前往衡山下的忠烈祠。该纪念地建成于1943年,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从南岳忠烈祠牌坊进入,宏伟的广场呈现在眼前,其中“民族忠烈千克”七个大字,每字约30平方米,雕刻精美。两侧是高大挺拔的青松翠柏,映衬出庄严肃穆的氛围,让人肃然起敬。在“安亭战役纪念亭”的左侧,矗立着一块双面致敬碑,其上刻着“游人到此,脱帽致敬”,引人仰止追终慎远,莫忘民族忠烈之士。

低足徜徉,我们缓缓拾阶而上,踏进祠宇最高的“方享堂”。东西两侧,使用汉白玉碑座的形式,气势恢宏地展现出38位阵亡将领的生平事迹。同学长浩在谢晋元将军的遗像前,情不自禁激动地说,他是梅州蕉岭“抗日三英杰”之一,中国抗日英雄,在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毛主席高度赞誉“八百壮士”为“民族革命典型”。2015年,谢晋元被民政部正式批准追授为烈士。

在忠烈祠内,鲜花摆放处。我选择了一束鲜菊花连同一束心花,向忠烈灵牌鞠躬敬意。此时,我的心情不由浮想联翩起来,满脑子闪现出银幕上抗日战士冲锋陷阵的壮烈场景,耳边仿佛响起毛主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雄浑嘹亮的声音:“……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离开忠烈祠,转乘中巴,车辆沿着绿树掩蔽的夹道盘旋而上,穿梭于悬崖峭壁之间,上落的车辆许多,每次会车刹车都令人心有余悸。但导游小叶则告诉我们,十多年来,南岳一直没有发生过车祸,这令人倍感安心。经过约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南岳道教的香火胜地——十方玄都观。这座始建于南齐时期,是一处二间进的的庙宇,但是宫观富丽堂皇,烟火袅袅,神曲清脆,让人仿佛置身于神秘的仙境。在庙前,一棵古老的松栢高耸入云,门柱之上的一对联语含人生引导哲理:“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

海拔600多米的南台寺,是我们必旅的景点。它始建于南朝,可谓是佛门圣地。自唐代以来,南台寺就成为了一处声名显赫的曹洞宗禅寺,日本的曹洞宗更是将其视为祖庭。在寺门左前方,金色大字“南台禅寺”矗立巍然;门上方,模幅四个金字以“曹洞祖庭”为题。寺内绿荫浓密,香烟袅袅,气氛萧瑟,宛如人间净土。四周群峦环拥,高达49米的金刚舍利宝塔在寺后巍然屹立,格外养眼。寺内翠柏掩映,梵音悠扬,营造了一个清净幽雅的空间。在树荫底下伫足或在石凳静坐,从红尘嚣闹而来的我们倍感温馨。进入大雄宝殿,三尊佛像稳坐其上,分别是释迦牟尼世尊、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而站在二楼栏台上眺望远处的群山,令人宛如置身于云雾凝绿态,溶溶媚阳光的画卷中。如同明朝宰相张居正在《又宿南台寺》诗中所说:“一枕孤峰宿暝烟,不知身在翠微巅。”来到南台寺,它给人的感觉就像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写:“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读石头希迁禅师 “人根有利钝,……光阴莫虚度” 的偈语,感悟人生的深刻意义:珍惜光阴,不负过往,莫负韶华。

告别南台寺步行去磨镜台,沿着林荫公路,路旁的细流伴随着脚步声粘着湿润的涟漪,绿荫浓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绿叶的芬芳,清风带着一股股清香沁人心脾,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人所描绘的“翠微榼叶垂鬓唇”的景象中。尽管天气炎热,却因森林的覆盖达到91.85%的区域,行走在“养吧”绿道上,大家都感觉并不疲惫,逸兴遄飞。

约15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磨镜台。伴随着导游小叶的引导,我们参观了七祖怀让墓,墓碑上镌刻着“最胜轮塔”四个篆书字,据说是唐代宰相裴休亲笔所写。另外,我们还参观了“何氏公馆”,这是抗战时期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举办地,周恩来、叶剑英等曾在此授课,训练班共培训了3千多名干部。蒋介石也在此召开了七次最高军事会议。

离磨镜台约二千米的福严寺是七祖怀让讲法道场。这座寺庙由高僧慧思和尚在六朝陈代光大元年(567年)创建。前行一路上,沿途绿竹、古树满山遍野,野生枇杷树结着黄橙色的一树果子,五彩缤纷的山花点缀在山坡或路旁上,给人一种在“画中行”的感受。小叶介绍,寺门有三棵上千年的古树,其中寺门前有二棵,它们是銀杏,寺院右边的侧门外也有一棵,它也是银杏树,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秋季时,这三棵树金光闪闪,灿烂夺目,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当我们抵达福严寺时,一位僧人端坐在寺门口见到我们,起身与我招谈引领。寺门庭上方书题“天下法院”的匾额,两侧又是“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对联。寺内清风爽爽,静谧温馨,小鸟清脆的啾啾声从竹林中飞出,赏心又悦耳,令人心旷神怡,劳累全忘。或许这种情景,我应该借用唐诗人李涉“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来表达内心的感叹。

转入寺内右侧,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粗壮、枝桠交错且顶端寄生着藤蔓的古老银杏树,两人合抱,生趣盎然。据僧人介绍,传说它是随着慧思和尚皈依了佛门。在80年代,这棵古银杏树遭受了一次雷击灾难,树断折约三分一的枝杈。在破毁处填补上的石灰泥浆,又老树发新枝,仍然枝繁叶茂。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我们步出福严寺,已是黄昏时分,青山如黛,林涛阵阵,天空传来鸟叫的声音。导游小叶告诉我们,今天的行程到此为止,明天我们将前往祝融峰。到了磨镜台侯车时,不走原路,途中见一块被劈成二瓣的巨石,看了石旁刻文,原来此石是传说中的唐未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试剑石。

磨镜台乘车到半山腰的延寿村从约十分钟车程,当晚我们吃宿在该村的一间农家山庄。听着悠扬的林涛声和微弱的虫鸣,我们在山庄里度过了美好的一夜。随着太阳醒来,吃过早餐后,由山庄谭老板驾驶的面包车带我们前往南岳南天门的汽车站。穿行修建在悬崖上一千米多的栈道,感受“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美境。来到海拔1100米的南天门,站在凉亭台上,山风抚面,翠微峦屿低,群山连绵,“山红涧碧纷烂漫”,入眼景色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小叶导游说,南天门牌坊上雕刻着精美的三门石牌坊,又名“通天之门”,过了南天门就越过凡世,进入九天之上的仙境了。

继续向上攀登约一千米,这是一段坡度较大,难行的路况,途中还有些小孩赖在路上不走,有的父母只好购请挑夫用桥子抬着孩子上去。我们足足用了近半个小时,才抵达了南岳最早的古刹之一一上封寺。此寺是被道教尊为第二十二福地的古刹之一。抗日战争时,上封寺的僧人们组织成立了“南岳佛道救难协会”。1939年4月,周恩来来衡山时,为表彰上封寺僧人抗日壮举,给演文和尚题赠了“上马杀贼,下马学佛”。在上封寺,透过历史资料,可以看到当年勇敢的僧侣们抗击日寇的事迹。

南岳最高峰祝融峰距上封寺约8百米,我们上去途中,路旁小山坳的丛林中有一块刻有“禹王城”的巨石,相传是大禹杀白马祭天得到治水秘诀的地方。现在的禹王城只是一段被古藤和老树遮盖,幽静的古道。再往上行5分钟,我们就到达了祝融峰。“限风光在险峰”,站在祝融殿的栏台上,放眼望去,万顷江山尽收眼底,“云海四茫茫”令人叹为观止。阳光从云海上掠过,银涛闪烁,宛如上天的金光彩虹。眺望山下,连绵起伏的峰峦,树木郁郁葱葱,翠涛起伏的碧波,令人仿佛深陷于山水画卷之中。

衡山南岳,是一片充满诗意和画意的土地。尺短的午后,我们从祝融峰下来,静默地走着,下山的风景却让我有一番与上山别致感受,远望山峦,近看树木,如诗如画,让我心中荡漾着无尽的感慨和思绪,无不散发着历史与传说的气息。仿佛,这片秀丽的土地是一个神秘古老的灵魂,向着所有走过它的旅人诉说着它的前生今世。一座座古朴而庄严的庙宇,如同一缕缕神秘的诗意,穿越时空,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仪式和崇敬的年代,仿佛一首瑰丽壮观的史诗,讲述着一个个久远传奇的故事。

欲游恨时短,奈行程带瘦。午后时分,我们从祝融峰下或步行或乘车回到山底,回望衡山,“眉眼盈盈处”,山势和树木又给了我一种别样的姿势,仿佛我在登南岳的这二天里所遇见的一树一石一庙都是我的朋友,他们都热情欢迎我,让我的行程收获丰盈。回味着行程每一个足迹,我把所遇见那些美好打包装进记忆,记记里就多了一枚又一枚的鲜亮、快乐的拷贝,内心不由涌起这样一种舒适、温馨的感想:“此次登衡山,我与美好撞了个满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