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丨陈保峰:细雨绵绵好读书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3-06-10 发布于山东

绵绵细雨已经持续了三天,偶尔从公路上疾驰而过的一辆车,溅起了一串串水花,待车辆远去,瞬间路面又恢复到了平静的状态。

没有风起,细密的雨丝连绵不断地落在树木的叶片上,发出了沙沙的声响,被雨水冲洗过的叶片也显得格外青翠。

树间没有了鸟雀飞跃的身影,聒噪的鸣蝉也不知道在哪里躲藏了起来。

雨水从空中不停地飘落下来,一阵舒缓,一阵紧密。从屋檐落下的水滴,也因雨量的大小,一会儿缓慢,一会儿急促。

缓慢时如颗颗珍珠串成的珠帘,晶莹剔透,摇摇摆摆。急促时像水晶铸造的水晶棒,根根透明,排列有序。

而水滴落在地面上溅起的水花,又像是一朵朵绽放着的冰莲,美轮美奂,无与伦比。

因为一直下着雨,不会有太多顾客上门,我顺手拿起案头的一本书看了起来,心也和窗外的雨一样安静淡然。

在如今高速高压的生活状态下,还有多少人会去读书?

有人说是因为电子产品的泛滥,才导致人们放弃了书籍。也有人说,读书只是酸腐文人的专利,对普通人能有什么用?既不顶饥,又不抗饿,还是踏踏实实挣钱好。

久而久之,要是还有人拿起本书在读,反而会让别人觉得很另类。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想,反正我是喜欢读书的。翻开书本的同时,我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和纸页上的文字融为一体。

雨还在继续下着,陆续有顾客上门。送走顾客,我继续捧起书本。

文字里有精彩的故事,有悲欢离合的情感,也有和屋外一样绵绵的春雨,以及那些风儿花儿和鸟儿的踪迹。

我一边读着它们,一边用手中的笔把不同于它们的故事记在纸页上。逐渐地,笔记上的内容也丰富了起来,潦草的字里行间也精彩了起来。

读到眼睛有些发涩,合上书本休息片刻,把笔记上那些东拉西扯的文字排列组合,再到屋外去捡一些雨滴加入文字间进行润色。不知不觉,一篇不长不短的文章已见雏形。

得,先把初稿放着吧,再等等吧,等细雨润透土壤,等角落里的种子发出新芽,再去梳理整型。此时,我要去看雨了。

也许是沉迷于书本中的文字,走出屋外却发现,雨滴已经变成了飘扬的细小水雾,已不能够打湿我的衣服。

鸣蝉依旧没发出声响,几只鸟雀摇着湿漉漉的脑袋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树下湿润的土地上,还有几只小蜜蜂在飞舞,不知道它们在寻觅着什么。

一只衔泥的燕子从我头顶迅疾而过,瞬间又消失在房间角落的巢穴内。

站在公路边,闭上眼深深吸上一口气,感觉空气里也有了一丝甜味。树木愈发青翠了,由远及近,由碧绿到翠绿,显现出了明显的色差,层次感也更加明朗了起来。

一直以来,我都在不停地看书,看人文历史、百家杂文、诗词歌赋。

尽管这些书可能与我的未来无关,但是它们教会了我思考。

未来我可能籍籍无名甚至一无所有,或许莫名其妙地死了,又或是莫名其妙地活着,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种精神,它能滋养我的灵魂,与我的前途无关,与钱财无关,与他人无关。

我想,人不该是一张纸,一张只写着酒色财气,功名利禄,潦草的一张纸。

(已载6月9日《德州晚报》)

■作者:陈保峰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