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刘向军: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思维素质——费秀壮《教师的思维品质》读书笔记20041124
2023-06-10 | 阅:  转:  |  分享 
  
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思维素质

——费秀壮《教师的思维品质》读书笔记

刘向军



说明:《教师的思维品质》,费秀壮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书系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顾问/王荣华,主编/于漪,副主编/王厥轩,由上海市教师学会研究会组织编写。

关于教育质量:“教育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序第1页)“教师的良好素质和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序第1页)

恩格斯论大脑的作用:“迅速前进的文明完全被归功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转引自第4页)

美国科学家阿西摩夫论大脑:“人类之所以成为地球上的统治者,仅仅因为受惠于一种更重要的特化器官——人的头脑。”(第5页)

关于思维的作用:“人类的巨大进步、人类文明的一切伟大成就,莫不应该归功于人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能力。”(第5页)

关于思维培养:“在培养心智能力方面,最关注的基本点应该放在哪里?现在答案应该已经明确,那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让地球上这棵‘最美丽的花朵’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绽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第11页)

关于智力水平:“智力水平说到底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智育的核心实质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第12页)

关于教师的思维素质:“作为教师,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努力培养提高学生(也包括一切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更高的思维素质。”(第14页)

关于创新思维的意义:“创新思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有价值的因素。人类的一切发现、发明,一切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超越和进步,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人类文明史就是不断的创新与创造的历史。”(第32页)

教师思维的特点:“教师的思维具有双重性,是自向性和他向性的对立统一。”(第48页)“什么是教师思维的自向性呢?这是指教师作为一个自我主体,他的思维必须用来解决和处理自身所面对的问题。”(第49页)“什么是教师思维的他向性呢?这是指由于工作对象的不同,教师还必须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如何运用他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和认识世界,去学习掌握他过去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和处理他们过去没有遇到过的问题,简而言之一句话,还要教会他人(学生)学会思维。这是惟独教师的思维必须承担的任务,而其他任何领域的专业工作者都不必作此考虑。”(第49页)“在我们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一个挥之不去、去而又来的痼疾,老是以教师为中心,老是忽视学生的存在,老是一厢情愿地根据教师自己的思维逻辑去安排组织教学活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意识到教师的思维与其他专业工作者思维特点上的不同,自觉不自觉地按其他专业工作者的思维模式,把自己的教育对象也按那种机械的、被动的、没有自主性的对象处理。”(第49页)“教师思维的二重性造成了教师思维的复杂性。因为他向性思维最终必须与自向性思维相结合,变成自向性思维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在教师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将二者统一起来,让他向性思维渗透于自向性思维之中。”(第50页)

关于熟悉教学大纲:“真正能够做到熟悉、理解一个大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具有与大纲制订者几乎相当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第52页)

关于语文的性质观:“教学行为是受教育观念支配的,语文教育观是个体系,有性质观、目的观、任务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等等,但起核心作用的是性质观,它统帅语文教育的全局,回答语文教学是什么,决定语文教学干什么。”(第52页)

于漪论探究教材的核心:“钻研课文大有学问,”“一篇课文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须钻研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三个问题要牢牢抓住不放,这就是:这篇课文写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于漪:《于漪文集·洞悉课文的底里》第2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转录于第55页。)

于漪对课堂教学预测的案例:

在教《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篇课文时,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作了如下的设计:一上课就转身在黑板上写一道填空题:“如()其(),如()其(),如()其()。”我估计学生能很有把握地填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填第三个词时会磁到困难。就在学生集中思想,寻求答案时,我顺手拈出“如临其境”一词,然后就势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一篇使读者如临其境的好文章——《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于漪文集》第2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转录自第57页。)

关于教师的整体水平:“一个教师整体水平的状况、教学艺术的高低,主要在教学设计的构思中体现出来。”(第58页)

关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所作全部准备的总结,是教师针对一个具体的目标,调动所有的知识经验、采取的一切手段、花费的全部心血的结晶,是教师把全部思维活动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归纳、系统、条理化的成果。”(第64页)

关于杰出的教师的特点:“凡是杰出的优秀教师都带有某些艺术家的气质,他(她)们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天赋,总能把教学活动或其他教育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似乎有一种魅力,使学生跟着他(她)学习不感到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甚至享受;而那些书卷气、学究气比较浓的教师,即使很努力也不那么容易做到这一点。”(第64页)

于漪1977年在上海电视台教学《海燕》的案例:

“教什么呢?夜晚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十年动乱’急风暴雨对教育的摧残,对我这个当时还属于青年教师的栽赃与侮辱,一桩桩一幕幕又活现在眼前。”“当时,脑中有两点很鲜明:一是在一个文盲半文盲充斥的国家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因此教学生文化绝对没有错;二是要像海燕搏击暴风雨,乌云遮不住太阳,遮不住的,我坚信不疑。想到这里,决心来了,教《海燕》。”(转录自第74页,《于漪文集》第2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于漪讲读第二、三个画面的案例:

四、讲读第二个画面:

背景发生怎样的变化?增添了哪些景物?象征什么?

环境更险恶。雷响,浪啸,风鸣。象征了斗争更为剧烈。

哪些动词突出斗争的尖锐剧烈?哪些附加语增强感情色彩?

“抱”、“甩”、“摔”;“在愤怒的飞沫中”、“紧紧”、“恶狠狠地”。生死搏斗,垂死挣扎。

两幅画面比较,后者具有怎样的特点?

色调浓,音响大,革命与反革命短兵相接。

海燕形象有何发展变化?

异与同。找共同点,可更清晰看到其发展变化。

变换几个词语使海燕形象更为高大、丰满。

写其矫健的姿态,战斗的召唤,蔑视敌人的革命豪情。写其变,又写其不变。

在云压、雷响、浪啸、风鸣的激烈斗争情况下,海燕为何能如此英勇无畏、积极乐观,奋发向前呢?这就要由表及里地认识其心灵深处的坚强信念。

困乏:表雷声的外强中干。

早就:表预言家,报信者,先驱。

深信: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的,遮不住的”,字字铿锵有力。英勇无畏精神的源泉所在……

五、讲读第三幅画面:

紧接着,诗进入高潮。

暴风雨来临的一刹那间,海上呈现出怎样瞬息万变的奇观?

我读,大家想:耳边仿佛听到什么?眼前仿佛见到什么?脑中有怎样一幅由声、光、色交织起来的壮丽景象?

句句紧逼,出现排山倒海的气势

强烈的音响 象征革命前夜社会的大动荡,各种力量进行尖锐

剧烈的斗争。

在斗争白热化情况下,海燕又是如何呢?

形与声。三次重复出现。(反复朗读)(《于漪文集》第2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48页。)

于漪的教后感受:

朗读,剖析,讨论,辅之以简明扼要的板书,学生十分投入,我也得心应手,进入忘我境地。“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师生一起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暴风雨来临前怒吼的大海上海燕搏击的惊心动魄的图像,齐读到“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群情振奋,语调高昂,自信、豪迈、欢乐、洋溢其间,这似乎已不是高尔基笔下的诗句,而是师生发自肺腑的心声。(《于漪文集》第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

关于平时的课和公开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与教师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某种境界的时候,教师的情绪会进入一种高度的亢奋状态,在某个环节、某种契机会激发出某种灵感,因而随机地在教学中添加某些内容,改变某个环节,这样做,在完成教学目的上,会比原来的设计更完满、更有效、更酣畅淋漓。这就是直觉灵感思维在起作用。除了特别优秀的教师,我们一般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进行公开课、观摩课的教学,虽然做的准备比平时更为充分,但往往效果反而不如平常的教学效果更自然、更出色,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这样的场合太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而没有信心和勇气作临场的即兴发挥。”(第84页)

教学《七根火柴》提问设计的案例:

当教学目标、教学方案设定以后,就应以聚合思维为主,深入地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步骤,甚至极细微之处,反复思考,细致推敲。这里有一个小小的例子。一位教师在讲到准备《七根火柴》的教学时说:“描写无名战士牺牲前的那段文字十分感人,我的教案第一次是这样提问学生:无名战士牺牲前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是怎样的?但我马上感到,这样的提问苍白无力,角度太糟了,于是划掉,改成:无名战士临死前说了哪些话?有哪些动作?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可是这样的提法也不行,我立刻又把它否定了。我想起了许多音乐作品的主旋律一出现,就能打动听众的心,震撼人们的心灵。于是我重新思考,调整了提问的角度: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话语是什么?最后的动作是什么?与常人比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灵?”这说明对一个问题的提问要花多么大的心思去斟酌。(第95页)

关于怀疑与探究:“怀疑与探究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手。”(第104页)

于漪的名言:“我没有上过同样的两堂课。”(第107页)

关于教育和教学改革的“瓶颈”:“如果说我们的教育和教学改革今后会遇到什么‘瓶颈’的话,教师的思维品质恐怕就是最关键的‘瓶颈’。”(第110页)

(2004-11-24于临汾,共4245字。)

















《教师的思维品质》有关文献 第 1 页 共 4 页









1









献花(0)
+1
(本文系三驾马车19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