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刘向军:人师,教师的人格境界——王荣德《教师人格论》读书笔记20050309
2023-06-10 | 阅:  转:  |  分享 
  
人师,教师的事业境界

——王荣德《教师人格论》读书笔记

刘向军

说明:

《教师人格论——高素质教师研究的新视角》,王荣德著,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爱因斯坦论道德:“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发现者位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第55页。)

关于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劳动对象的模仿性、可塑性较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和期望,要首先经过教师的内化,然后再由教师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影响和感染教育对象,从而形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示范作用。”(第29页)

关于教育公正:“所谓教育公正,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其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个学生,是教育公正最基本的要求。”“教育公正,是一种重要的教师人格要求,也是教师必须具有的品质素养。”(第41页)

关于人的需要:“满足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点。……没有需要就没有主动的塑造活动发生。”(第51页)

徐特立论教师人格:“教师要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是教学问的;一种是人师,是教行为的。”(转录于第68页)

朱永新论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转录于第95页)

关于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一名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第98页)

乌申斯基论理想的教师:“一个教师如果不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进程,他就会感到自己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他感到自己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转引自[苏]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693页。)

马克思论激情:“激情、热情是人强烈地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能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关于教师上课的情绪:“有的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教师上课要有四种情绪:一是要以满意的情绪对待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二是要以愉快的情绪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三要是以宽容的情绪对待学生的差错;四要以兴奋的情绪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第114页)

马斯洛论人的需要:“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自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970年马斯洛又把它概括为三个层次:基本需要、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并增加一个超级需要,即卓越人物为了理想可以牺牲一切需要。”(第165页)

关于教师素质与教学 :“教师素质偏低,是当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据一份抽样调查,当前80%左右的中小学教师属知识型教师。一位资深教师坦言:‘……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了《标准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命不好试题;要是离了统编教材,至少有95%的教师不知道怎样给学生上课。’(见《新世纪》1998年第7期)”(第238页)

关于独到性见解:“从心理学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特点之一是首创性。首创性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绝雷同模仿。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第240页)

关于教师的境界:“教师的职业境界——经师;教师的专业境界——能师;教师的事业境界——人师。”(目录)

关于我们:“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老师!我们干着一个职业——教师!我们热爱同一个事业——教育!”(第248页)

(于临汾,共1774字。)

2005.3.9

















《教师人格论》有关文献 Page 2 of 2









2









献花(0)
+1
(本文系三驾马车19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