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30讲之25:筛查自然地理必考知识点39个知识点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6-10 发布于甘肃

图片

第一部分:目录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专题 01 地理位置

考点 001:两地相对位置

考点 002:地理位置特征

考点 003:地理位置意义

专题 02 等高线

考点 004:判读地形部位

考点 005:判读地形类型

考点 006:描述地形特征

考点 007:判读地势特征

图片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专题 03 天文活动

考点 008:卫星发射选址

考点 009:天文观测选址

专题 04 太阳辐射

考点 010:太阳辐射强弱

图片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 05 大气的受热问题一气温

考点 011:气温高低问题

考点 012:温差大小问题

专题 06 大气的运动问题一局部热力环流

考点 013:风向多变现象

考点 014:风力强劲现象

考点 015:河谷夜雨现象

考点 016:河谷逆温现象

考点 017:河谷干热现象

专题 07 大气的运动问题一全球热力环流

考点 018:判读气候类型

考点 019:描述气候特征

考点 020:地形影响气候考点

考点 021:影响降水因素

考点 022:气候干旱成因

专题 08 天气系统

考点 023:锋面与气旋

考点 024:强对流天气

图片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专题 9 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考点 025:原理一般运用

考点 026:沼泽发育条件

考点 027:湖泊盐度高低

专题 10 地表径流

考点 028:水文特征问题

考点 029:水系特征问题 及辫状水系形成过程

考点 030:流量大小问题

考点 031:含沙量大小问题

考点 032:水位高低问题

考点 033:流域大小问题

专题 11 湖泊

考点 034:水文特征问题

考点 035:冻与不冻问题

考点 036:水位变化问题

专题 1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洋流

考点 037:洋流分布影响

考点 038:海洋渔业资源

考点 039:海水盐度高低

图片

第二部分:考点

考点 001:地相对位置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要诀

一般定向法: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法 :地图中,箭头指向的方向为正北方向,再以此推导方向。(常考)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陆地的为南极,极地为海洋的为北极。

树木年轮法 :树木的年轮中,比较稀疏的为向阳方向:比较密集的为背阴方向:再以此推导方向。

植被疏密法: 植被的树冠,比较稀疏的为向阳方向;比较密集的为背阴方向;再以此推导方向。

经度法: 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西经相反:再以此推导方向。(常考)(东加西减 纬度法北纬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南纬相反:再以此推导方向。(常考)

时针法 :表示地球自转或公转时,顺着地球自转、公转方向的为东。(常考)

中国文化“阴阳法”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再以此推导方向。

图片

考点 002:地理位置特征

考点 003:地理位置意义

纬度意义→低纬、热带、亚热带:热量充足,利于人们生活、产业发展

中纬度、温带:气候适宜,夏季热量充足,利于人们生活、产业发展地

高纬度、寒带:(热量不足,但)利于发展高寒产业

跨纬度大:南北热量差异大,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海陆意义:气候方面:xx 季节(或全年)受海洋影响广,降水丰沛

交通方面:海岸线长(或:半岛与陆地交界处会形成优良海湾)便于发展海洋运输

外贸方面:国际航线上,便于发展对外贸易

海洋产业:便于海洋资源开发等

战略意义:位于 xx 与 xx 之间,扼守 xx 航线要冲,是 xx 通住 xx 的必经之地(捷径)

经济意义: 东临 x,西接 x,南望 x,北朝 x,位于 x 与 x 经济圈交汇处

分界意义: 是 x 与 x 的分界线(各种分界线)

邻国意义: 邻国较多,利于与邻国交往与合作,发展贸易

特殊意义: 作为 x 航线上的补给基地、靠近(作为)xx 的出海口门户等(或材料有提到的意义)

图片

考点 004:判地形部位

考点 005:判读地形类型

考点 006:描述地形特征

地形 1.主答以什么地形为主;涉有其他地形,则答 x 面积(狭)小

2.如果区域各部有明显不同的地形单元,则要分部作答地

地势 1.主答哪边高哪边低;如果海拔总体上较高或者较低,要答总体上的海拔高(低)

2.地势起伏明显大或者起伏小要答,起伏不明显则不答

3.有山脉则要答山脉走向(描述走向一定带“-”,否则扣分)

地貌 1.典型地貌的要答,无典型地貌可以不答貌

2.典型的地貌有: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岸线地貌等

图片

考点 007:判读地势特征

考点 008:卫星发射选址

(一) 首先要掌握的是卫星发射的时间和方向:

最好是晴好的夜晚→便于定位与跟踪观察。 

最好是北半球冬季一(1)我国有多艘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海域,此时南半球夏季,海况会好于其他季节(2)北半球冬季,(我国)发射基地的天气状况会好于夏季最好是自西向东发一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燃料。 

(二)其次掌握的是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条件

气象→晴天要多,风力要小,以便发射与眼踪:少风沙,减少对基地的危害 大气污染要少,透明度要高,以便定位跟踪。 

纬度→纬度要低,自转线速度大,初始发射速度快,节约燃料。 

地形→地势要高:一方面,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初始发射速度快,节约燃料 。

另一方面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污染少,大气能见度高,便于定位跟踪 地形要平坦开阔,便于定位跟踪 。

交通→交通要便利,以方便大型设备的运输

人口→人口密度要小,以保证安全(另外,临海地区,海域广阔,发射安全系数高)

(三)最后是掌握卫星回收(航天器回收)的选址条件

地势要平坦开阔一便于发现搜索目标和营救

人烟要稀少→对居民生活干扰少

气候要干早,多睛朗天气→便于定位跟踪

地质条件要好,少大河、湖泊,少居民建筑→便于着落,安全性高

距发射场、控制中心要近→便于监控、抢救

图片

考点 010: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如果纬度低地区太阳辐射量少,则强调降水较多(因某种原因而导致降水较多))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如果纬度高地区太阳辐射量多,则强调夏季昼长+晴天多

天气→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辐射强。

→雨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辐射弱 。

地形→大气密度:(同纬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越小

→大气厚度:(同纬度)海拔越高,阳光透过的大气路程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作用越少

→昼长:海拔越高,(同纬度)昼越长

→坡向: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辐射强(辐射弱);阳坡向阳,辐射强;阴坡辐射弱

图片

考点 01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纬度→纬度低(高),太阳高度角大(小),辐射强(弱),气温高(低)

若:纬度较高气温高,则强调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日照时间增长,气温高(如吐鲁番盆地)

气压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

风带→大陆西部:(30-40°冬季、40-60°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带来暖湿气流),气温高

→大陆东部:靠近冬季风源地,气温低:远离冬季风源地,气温高

地形→海拔:海拔高,则气温低;海拔低,则气温高;(山间盆地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气温高)

→坡向:处阴坡,则气温低,处阳坡,则气温高(在比较阴阳坡的时候才会考虑)

→谷地:易盛行下沉气流,温度增高:夜晚山坡冷空气下沉堆积,(谷底)气温降低

河谷若深且狭长→空气对流弱,热量不易扩散

→盆地:地形封闭,冷(热)空气不易扩散,气温低(高)

→对冷空气:迎冷空气一侧,受山脉阻挡,冷空气堆积,气温低

背冷空气一侧,受山脉阻挡,冷空气影响小,且易形成焚风效应,气温高

洋流→受暖流影响,増温作用明显,气温高(除了中国,凡是临海的尤要注意)

→受寒流影响,降温作用明显,气温低(除了中国,凡是临海的尤要注意)

下垫面→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裸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湖区、库区、植被丰富区比热容大,有调温作用 。

海陆位置→临海受海洋调节,升温慢,降温慢;内陆受大陆影响,升温快,降温快

天气→云雨天多,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降低 ;晴天多,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气温升高

(二)其次要稍微注意不同情境,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1)如果是纬度相差较大的南北两地,要比较气温高低的话,首先要考虑的是“纬度因素”

(2)如果中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则要强调“夏季太阳高度角増大+白昼时间增长,太阳辐射量増多”。 

(3)如果是处于副热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则除了分析纬度外,还要特别分析“夏季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晴天多),太阳辐射量增多;

(4)如果是处于 30-40°、40-60°大陆西岸冬季气温高,则“西风带来暖湿气流的影响”必答。(5)如果有洋流,尤其是同纬度的大陆两岸,气温不同,则“寒暖流影响”成为考虑的重点

(6)如果是中国,以及北美大陆,冬季气温高或气温低,一定要注意“冬季风的影响”,这是必答点。分两个,一个是距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二是沿途有没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

(7)如果是“奥伊米亚康”这种鬼地方的,还要考虑“畚箕型”地形的影响,即“开口敞向冷空

,冷空气易进不易出,堆积严重,气温低”。 

(8)如果遇到笼统的“河谷地形(学会利用等高线判读河谷地形!)',没有分谷底和半山腰, 此时气温高的话,考虑“盛行下沉气流,增温效应”;

(9)如果遇到具体的“河谷地形”,且划分出谷底和半山腰,则半山腰气温高是因为夜晚谷底暖空气受不断堆积的冷空挤而拍升至半山腰,起升温作用;谷底气温低是因为夜晚山坡冷空气下沉至谷底维积、起降温作用。 

(10)如果遇到冰雪天气的,还要考虑“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气温低”。

图片

考点 012:年温差与日温差

(一)首先要掌握的是“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纬度:纬度越低,年较差越小;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海拔:海拔越高,年较差越小;海拔越低,年较差越大

下垫面:(1)湿润地区年较差小;干旱地区年较差大

(2)热容量越大,年较差越小;热容量越小年较差越大

(二)其次要掌握的是“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纬度:纬度越低,日较差越大: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海拔: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海拔越低,日较差越小

季节:夏季日较差大:冬季日较差小

天气:晴天日较差大;雨天日较差小

(三)最后是要理解其中的原理

(1) 年较差

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小,太阳辐射量年变化小,年较差小

海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地面的辐射量变化小,年较差小

下垫面:(1)湿润区年降水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晚上对地面保温作用大,年较差小

(2)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也慢,年温差小;

(2) 日较差

纬度:纬度低,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气温高,加大与夜晚气温的差值,日较差大

地形:(1)海拔: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小,日较差大

(2)河谷地形(高原盆地),白天热量不易散发,夜晚有沿坡下沉的冷空气(山风), 日较差大

天气:晴天多,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小,日较差大

下垫面:热容量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日较差小

图片

考点 013:风向多变问题

(一)先搞清风向日变化大成因及典型区域

根本原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温度差异→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气压差异导致气流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便形成风

典型区域:海陆交界处、湖陆交界处、绿洲与沙漠交界处等,这些区域昼夜温度差异明显,就会导致风向变化明显。

(二)然后掌握风向日变化大成因答题的一般步骤

1 步→点出两处为不同的下垫面

2 步→点出该地区多晴天天气,昼夜温差大

3 步→白天,一个地方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区;一个地方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区;风便从一个地区(高压区)吹向另一个地方(低压区)

4 步一晚上,一个地方(比热容大)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区:地方(比热容小)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区;风便从ー个地区(高压区)吹向另一个地方(低压区)

5 步一所以风向日变化明显(可写可不写)

(三)最后掌握另一种考法:根据热力环流分析一个地方某个季节盛行风向的答题步骤

1 步→点出两处为不同的下垫面

第 2 步→ー个地方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区;一个地方比热容小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区;风便从一个地区(高压区)吹向另地方(低压区)

3 步→所以某个季节盛行 xx 风

图片

考点 014:风力强劲问题

“风力强劲问题”也很简单,只需掌握“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会有哪些,就可以通杀

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源:冬季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根源:夏季温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大气环流→风带问题:受盛行风带控制下,风力大(如盛行西风带控制,风力大)

→季风问题:靠近冬季风源地的,风カ大(如内蒙古高原,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

受夏季风的影响,风力大(如滇池、洱海,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风力大)

→气压带:无论受高气压带还是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和小成无风(如新加坡,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常年风力小或无风)

摩擦力→临海的、海域宽阔的地方,摩擦力小,风力大

→陆地上的,山林、城市建筑群多,摩擦力大,风力小

地形→迎风坡,风力大:背风坡,风力小;

→地势平坦,无山地阻挡,风力大;地势崎岖,有山脉阻挡,风力小

→狭管效应:(1)位于峡口(或峡内)

(2)峡谷(或海峡)的走向与盛行风风向一致,易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强,风力大

图片

考点 015:河谷夜雨问题

“河谷夜雨向题”,实质是考察“局部热力环流”中的“山谷风”原理。这个考点分两个要点来

掌握:河谷夜雨的一般答题套路(注意理解其中的“山谷风”的原理)

1.先点出该地为河谷地形

2.再点出该地 x 季节水汽多

3.最后用“热力环流”中“山谷风”中的原理(注意理解和背通!)陈述一下过程即可。

即:夜晚时,谷底降温慢,温度高,形成相对暖湿空气;山地降温较快,温度低,形成冷重空气;冷重空气沿坡面下沉至谷底,将谷底暖湿空气向上托起;暖湿空气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二)掌握昼晴夜雨降水模式对农业的影响

有利→昼晴,白天气温高,日照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生产的有机质多

→夜雨,使夜间温度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弱,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夜间气温低,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弱,雨水增加土壤含水量,利于作物生长

→若是高原谷地,还有一个好处:增加热容量,减缓夜晚气温的冷却速度,减少冻害

不利→过多降水,易引发山洪和滑坡等地质灾害,毁坏农业生产

图片

考点 016:河谷逆温问题

我们继续讲“局部热力环流”中的“山谷风热力环流”。上ー考点我们讲到,山谷风热力环

流会产生夜雨现象。今天我们来讲,山谷风热力环流带来的另一个现象:河谷逆温现象。

这个,我们分 3 个要点来掌握。

(一)逆温概念: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简单的说:一个地区,气温出现“上热下冷”现象,就是逆温现象

(二)河谷逆温产生原理:

(1)夜晚时,谷底降温慢,温度高,形成相对暖湿空气;山地降温较快,温度低,形成冷重空气;

(2)冷重空气沿坡面下沉至谷底堆积,而谷底暖湿空气则被迫向上抬升;

(3)此时谷底因冷空气堆积气温低,而河谷上空因暖空气聚集气温高,下冷上热,逆温现象形成。

(三)河谷逆温会造成什么影响:

1.造成谷底农作物因冷空气的的堆积而易受冻害,而半山腰农作物因暖湿气流的保温作用而不易受冻害

2.造成一些暖湿峡谷多云雾天气

(1)该峡谷位于湿润区,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2)夜晚山坡冷空气下沉堆积,迫使谷底暖湿气流向上抬升并遇冷凝结,形成云雾

(3)本身峡谷地形,地形闭塞,加上夜晚形成逆温后,河谷内空气稳定,云雾不易扩散

图片

考点 017:河谷干热问题

解题笔记“河谷干热问题”,理论上不属于“局部热力环流”的范畴。因为上上个考点讲到“河谷夜雨问题”,就顺便提到这种“河谷干热问题”。这个考点高考大题没见过,平时的模拟考试却是一大堆,所以这里给大家整理下,以备不时只需。

要分析“河谷干热问题”,只需围绕为什么“干”,为仕么“热”,展开分析就行,有很强的套路。

这里已为大家整理好,敬请收下:

→降水少→(可能是)位于 x 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最为常见)

→(可能是)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可能是)位于大陆内部,降水少

→蒸发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逆温→夜晚山坡上部的冷空气下沉至谷底,(抑制对流)增强谷底干旱;

热→ 纬度:地处低纬地带,纬度低,气温高

→海拔:河谷地形,海拔低,气温高

→焚风: 高大山脉的背风坡处,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

图片

考点 018: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 (以前发的考点)

(三)掌握世界主要的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其成因(也死记硬背吧,当然,能心领神最好了)

1.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暖流影响”)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等地,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帯海洋性气候)主要出现在南北纬 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因而发育成热带海洋性雨林气候。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大约在 5°N~10°S 之间、38°E 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位于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超过 1000 毫米,仅在山地高原迎风坡和维多利亚湖区等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为 1000 毫米~1500 毫米。形成原因是地势高,改变了热量及水分的状况。

3.南亚的热带沙漠气候(西南季风没法到达+副高控制时间长+古代森林破坏严重)

这一地区为塔尔荒漠,又称印度荒漠,包括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干早区。虽然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降水量最多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北部平原东西两侧,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为 75 毫米~150 毫米。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西南季风

4.西风带内的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同纬度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是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雄踞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

5.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种狭长气候(“安第斯山脉紧逼西海岸”)

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区的狭长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南北走向、雄踞美洲西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限制,各气候带不能向东延伸。

6.南半球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陆地缺失”)

原因在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在南半球 55~65°的纬度地带内大部分是海洋,所以缺失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处于西风帯内+陆地面积小,海洋影响大”)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掌握判读气候的基本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图片

考点 019:描述气候特征

1答温度值: 年温型的:全年高温/温和/低温(可附带大致数值)

            季温型的:夏季高温/温和;冬季温和/低温

2答温差   年温型:年温小/较小;     季温型:年温差大/较大

3答降水 :先答降水值     年雨型:全年多雨(可附带大致数值)

季雨型:xx 季节降水多;xx 季节降水少

答分配差异 :年雨型: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季雨型:季节分配差异明显

最后总结:有明显的的大陆性特征、海洋性特征,要强调一下;有明显雨热同期的要点要点明一下

(二)再掌握判读高温、温和、气温、降水多(少)、大陆性、海洋性的一些判断技巧:

1 高考地理试题中,里边关于描述气温词汇的判读技巧:

①>15℃---高温(炎热);②0℃-15℃---温和(温暖);③<0℃---低温(寒冷)

2 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描述降水量词汇的判读技巧

①年降水<400mm ---少;或:每个月都不超过 50mm 的;

②年降水量 400-800mm----较多;或:有个把月在 50-100 之间;

③年降水量>800mm ----多;:只要有一个月超过100mm 的就算多。 

3.关于温差大小:

①温差>10℃,属于温差大:②温差 5-10℃属于差异明显:③温差 0-5℃属差异不明显。

4.大陆性、海洋性

①气温年温差大、降水稀少、降水季节差异大的,大陆性强②气温年温差小、降水量多、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海洋性强

图片

考点 020:地形影响气候

“地形影响气候”这个考点,属于“影响气候的因素”(考点 18 里有详细描述)里边再细分

的考点。主要考“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很多学生大致能够理解地形対区域

造成气候差异的影响,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所以这里特地开辟一个考点出来讲解,主

要任务是教会大家“答题套路”。我们分 2 个要点来讲

(一)先大致了解并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在考点 18 里有,这里换种说法解说一下)

1.对气温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1)所以山地会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而形成中间气温低、四周气温高的分布特点

(2)所以盆地会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而形成中间气温高、四周气温低的分布特点

2.对降水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3.对水热的影响:

(1)垂直差异:高大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引起水热的垂直分异,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2)迎背差异:迎风坡降水多,气温稍微低背风坡降水少,气温高(焚风效应)

4.对分布范围的影响: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二)再掌握“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答题套路

(1)(该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山地呈什么走向

(2)降水:山地的哪一侧阻挡什么风,为迎风坡,形成多雨区;另一侧为背风坡,形成雨影区形成气候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

(3)气温(1):(一般是高纬度地区要考虑)遇到有阻挡冷空气的,要答: 冬季山脉阻挡冷空气,使某某坡冷空气堆积,气温低;某某坡形成焚风效应,气温高

气温(2):遇到有阻挡沙漢的干热空气的要答:

山脉也可以阻挡沙漠的干热空气,使某某坡干热,而某某坡相对凉爽差异

(4)垂直差异:山地的地势高差大,导致水热呈垂直差异,造成气候的垂直差异

图片

考点 021:影响降水因素

要彻底掌握本考点,建议同学们先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背熟了。然后照着下面的答题框架分析即可。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很多,下面的答题框架中,前 4 种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影响因素

大气环流→(1)气压带:受副高控制、降水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多

(2)风带:主要看风的来向:迎岸风(迎风)往往多雨:离岸风(背风)则少雨

(3)季风:夏季受西南季风(南亚)/东南季风(东亚)控制,降水多

冬季受东北季风(南亚)/西北季风(东亚)控制,降水少; 

(4)锋面气旋: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降水少

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

气旋(台风)过境降水多;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早

地形→(1)迎风坡降水多 (2)背风坡降水少 (3)虽处迎风方向,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较少

(4)河谷地形,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少

距海远近→靠海降水多,深居内陆降水少洋

流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降水多;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降水少

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影响降水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如城市雨岛效应,降水増多;围湖造田会导致降水减少等。

图片

考点 022:气候干旱成因

A.大陆内部的:深居内陆,且水汽受沿途山脉阻挡(地形相对闭塞),降水稀少

B.沿海地区的:a.地处盛行(某个方向)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

b.(可能)受沿岸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

c.(可能)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纬度 20-30°之间)降水量(要少)

C:季风气候的: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大,该时令降水偏少

D 河谷地形的:地处河谷,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E.气候异常的:(比如受厄尔尼诺现象、气候变暖等影响)降水少

A.低纬度地区 : 纬度低 , 气温高 , 蒸发旺盛,蒸发量(要大)

B.中高纬度: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多大风天气,加剧蒸发,蒸发量大

A.地表裸露,植被少,蒸发加剧,涵养水源能力差,保水量(要少)

B.地表裸露,植被少,土质疏松(或多石灰岩),下渗强,地表保水能力差

C.地势陡峻,地表水留存时间短,保水能力差

图片

考点 023:大尺度天气系统

(一)低压系统(气旋)、高压系统(反气旋)

老师批注:这里的高压、低压系统形成原因主要是热力因素。当一个区域气温相对较低,导致空气受冷收缩下沉,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比如:冬季高纬陆地降温快,形成相对低温区,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当一个区域气温相对较高,导致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比如,夏季低纬陆地升温快,形成相对高温区,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

2)气旋、反气旋

老师批注:低压系统就是气旋、高压系统就是反气旋。低压、高压是从大气的压强情况来描述大气的状况。气旋、反气旋是从大气的运动情況来描述大气的状況。低压系统与气旋,高压系统与反气旋,是大气的“一体两面”。(一体:大气;两面:压强状况和运动状况)

(3) 锋面系统

(三)华北地区为何春季多天气系统活动

1.题意解读:天气系统包括高压、低压系统、锋面系统。华北地区春季多天气系统活动,是指受高压、低压、锋面系统交替控制。

2.原理解析:(1)受高压系统控制一春季,高纬地区尚未升温,亚洲高压仍然盘踞在蒙古西伯利亚地区,随时可以扩散并控制到华北地区。(2)受低压系统控制一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华北地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系统,控制了华北地区。(3)受锋面气旋控制→当华北地区形成低压、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高压,两地之间温差加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低压吸引高压,冷气团从蒙古西伯利亚直扑华北,与华北地区的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系统,控制了华北地区。

(4)春季属于夏季风和冬季风的转化期,转化期间,以上三个系统势力时大时小,相互角逐,从而导致这三个系统交替控制。

3.答题术语:中低纬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温)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和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

(四)调用课本所学知识,结合本文所讲知识,分析春季的美国中部为什么成为龙卷风最多发地区?

1.不稳的大气层结:春季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转换期,高纬地区尚未升温,而中纬地区升温迅速,南北温差加大,气流运动迅速,冷暖气团交汇频繁,多种天气系统相互角逐,导致美国中部地区的大气层结极不稳定。

2.多重的抬升机制:北极冷空气南下、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北上,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冷气流下切,暖气流抬升;春季中纬度陆地升温快,空气受热抬升;受抬升的暖气流遇冷凝结后,释放的热量,进一步抬升气流

3.丰富的水汽条件:世界最强大的暖流一墨西哥湾暖流,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暖湿气流。

4.有利的平原地形:北美大陆中部是南北纵列的大平原,地势低平,对空气运动的阻力,有利于北冰洋冷空气(南下)和墨西哥湾暖气流(北上)汇合;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龙卷风形态规模的发育。

图片

考点 025:水循环原理的运用

老师批注:外流区既发生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内流区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二)再掌握解决这类题的核心思维和技巧。

“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去剖析某些地理现象”,做到 3 步,第 1 步,先理解这地理现象背后的形成机理,第 2 步,弄清楚这些机理与水循环过程中的哪些环节有联系?第 3 步,用水循环中的各个环节的“专业术语”,把考资形成机理说明白,即可。

比如:“云南省曾连续 4 年干,但云南的红河哈尼梯田却没受到大的影响,请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原因”

第 1 步:理解哈尼梯田没受到大旱的影响的背后的原因是:灌溉水多(水多自然不会受大旱影响)

2 步:联系水循环中的哪些环节跟这个“灌溉水多”相关联?

从云南连续四年干旱,先排除海陆间大循环的水汽输送及降水。因为如果是两个环节,云南省就不会连续四年干早。那么我们可以联系陆地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 一一也就是哈尼地区自己地表的水汽蒸发+植物蒸腾,然后形成降水,汇聚成地表径流,这样灌溉水就多了。一一问题就解决了。

3 步:用水循环中的“专业术语”,把问题说明白就行::(1)哈尼梯田纬度低,气温高,(平日地表水非富)地表基发(环节专业术语)旺盛:(2)加上哈尼梯田植被丰富,植物慕腾(环节专业术语)作用强 3)水汽受热并受地形指升作弄,上升遇冷结,形成丰降水(环节专业术语),降落到地表,形成地表径流(环市专业不语),田,所以没受到大旱影响

图片

考点 026:沼泽发育条件

“沼泽发育条件”是“水循环原理的运用”这个考点里的分支,下面是其答题套路总结:

1.来水要多

一般是:降水多(外流区);冰川融水多(内流区);积雪融水多(内流、外流区都会有)

特殊的:其他材料里边有提到的补给类型,比如地下水、湖泊水补给多等。

2.汇水要多

第一种情况:自身支流众多,汇水多;第二种情况:区域内径流众多,汇水多

3.排水要少

第一种:(向上排不出)气温低(海拔高,或纬度高),蒸发弱

第二种:(向前排不出)地势低注或平坦,流速缓慢,且河道弯曲(一般都如此),排水不畅;

(海陆交界处的还要答)海水顶托作用强,排水不畅;(有凌汛现象的还要答)受凌汛影响,

河水因冰凌阻塞而泛滥。

第三种:(向下排除不出)多冻土,(高原或高纬地区),下渗少。

图片

考点 027:水域盐度高低

“水域盐度高低”是“水循环原理的运用”这个考点里的分支,由于其答题套路性强,又是历年高考、各地模拟考的“座上宾”,所以单独划分出来,作为一个考点来掌握。

(一)分析某水域盐度高低的核心思维是要分析以下三个要素:

1.淡水补给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淡水补给量大于蒸发量,则盐度低:反之盐度高

2.有无径流排出盐分------有径流排出盐分,则盐度低:反之盐度高

3.有无与其他水体进行交换一一有水体交换,原本较淡的会变咸,较咸的会变淡。

(二)具体展开来说,分为 2 类 4 种情况:

①湖泊盐分高的原因(蒸发量需≥淡水补给量)

1.淡水补给量要少:降水→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湖水补给量少;

冰川融水→(冰川消退)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

径流汇入→无径流汇入或少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少

人为→(工农业、人口用水量、水库截留等,导致入湖淡水减少)

2.蒸发量要大:气候干早、气候变暖等,导致蒸发量增大。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风力强劲,加剧蒸发

3.为内流,无径流排出盐分

4.盐分不断累积,最终形成盐湖(形成年代早,历时长,盐分积累多)

5.备注:(可能有)早期为海洋,后经地壳抬升,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水

(可能有)地势低于海平面,与海洋水链接,海水渗入

②湖泊盐分低的原因(蒸发量<淡水补给量)

1.淡水补给量增多:降水→(某某原因导致)气候海,降水量多,湖水补给量多

冰川融水→周边高山冰雪量大,冰川融水补给量多

径流汇入→水系发达,多条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多

人为→(人口稀少,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少;开渠通水)

2.蒸发量要小: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 ;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少

盆地地形,大气稳定,风力小,蒸发量少;湖水深,湖面小,温度较低,蒸发量少

3.(可能有)径流排出盐分。

4.(可能是)形成湖泊的年代比较晚(短),盐分累积少

③海水盐分高的原因(蒸发量需≥淡水补给量,盐分不断累积)

1. 淡水补给量要少:降水→气候干早,降水量稀少

径流汇入→无径流汇入或少径流汇入,稀释作用小

人为→工农业、人口用水量、水库截留等,导致径流汇入减少

2.蒸发量要大:气候干早、气候变暖等,导致蒸发量增大; 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风力强劲,加剧蒸发。 

2.无水体交换:海区相对闭塞,与其他海区水体交换少

④海水盐分低的原因(蒸发量≤淡水补给量)

1.淡水补给量増多:降水→(某某原因导致)气候湿润,降水量多

冰川融水→周边高山冰雪量大,冰川融水补给量多

径流汇入→水系发达,多条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多

人为→(人口稀少、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少,径流汇入多)

2.蒸发量要小: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海水深,温度较低,蒸发量少、

3. 无水体交换:海区相对闭塞,与其他海区水体交换少

图片

考点 028:河流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会有 3 种考法。一种是“描述型”的,这类考法,我们只需直接答出“结果”就行,

不用分析原因;另一种是“分析型”的,这类考法,我们不仅要写出“结果”,还要在“结果”前

面附带“原因”;还有神是“比较型”的,一般也是要我们分析原因的,所以也是“原因”+“結果”型的。

无论什么类型的题,我们只需掌握“水文特征”的“七字诀”就行啦(剩余的就是见招拆招啦)

要素

描述特征

决定因素

  判读技巧   

流(流量)

 大还是小

 外流区取于降水量大小内流区一般直接是小

1.看降水量图(如果题有附带降水是图的话)

 ① 有一个月超过 100mm 的,即为流量大

②虽然没有一个月超100mm 的但每个月都超过40mm 也算大③每个月都小于40mm 的,即为流量小

2.没降水量图,可按气候类型,除了温带大陆性和热带沙漠,其他气候区般流量都大

水(水

位)

变化大还是小(变化小的,还要答水位的

高低)

外流区取决于降水量及降水季节分配;内流区取决于冰川量和气温;水位还受湖泊(水 库)、沼泽、植被调节

降水量图中,等降水距>10(这个;定要注意),且

降水柱状图有明显的高低之分,水位季节变化就

大。

冰(结

冰期)

有→长或短;是否有凌汛, 无→直接答无

取决于最冷月

均温大于还是

小于 0℃

看气温曲线图,最低温有没低于 0℃。(凌汛判别

法:①气温低于 0℃:②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缺

一不可)

沙(含

沙量)

大还是小

取决于植被覆

盖率的高低

①看文字材料有无特别说明②没有特别说明,一般的,降水量大的植被覆盖率高,反之则覆盖率低

速(流

快还是慢

取决于地势落差

看河流穿越的等高线是否密集。注意:必须是河流“穿越”等高线,而不是是否“靠近”等高线密集区。

汛(汛

期)

何时为汛期,汛期长还是短

取决于降水的

季节

 降水量多的季节就是河流的汛期;降水的月份

多,汛期就长

能(水

能)

蕴藏量大还是小

取决于水量与

落差大小

 丰富就答,不丰富则不用答。

辫状水系形成过程:

河流流量很不稳定,河水暴涨暴落,且含沙量大;当洪峰进入山前倾斜平原时,流速减慢,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浅滩;洪峰退后,浅滩岀露形成若干沙岛及多股的忽分忽合河道;洪水再来时,在原有的河道中又会形成新的沙岛以及新的河道。

考点 029:河流水系特征

“水系特征”一般只会考“描述型”的题,不会考“分析型”的题。而描述型的题很简单,既简

单又困难。简单在于它有“答题框架”指导你们怎么去答题:而困难在于即便有了“答题框架”,有的学生还是无法”准确解读图文信息” 一一不过没关系,“熟能生巧”,多练练多总结就是啦

河流水系特征:发源有明显标志发源地的,要写:发源于 xx

流向----干流自 x 向 x 流,注入 xx

流程----流程长还是短

河道---宽窄/平直/弯曲/(入海口是否多分叉,多分叉的要答。)

流域面积由支流的多少与长短决定

流状(支流) ----多与少,对称与否,树枝状,向心状,放射状等

河床落差----河床落差大小(比降大小)

图片

考点 030:影响河流流量因素

影响流量因素”是“河流水文特征”里再切分出来的细化考点。

下面就是“影响流量因素”(自然原因)的答题框架,敬请查收

  水量补给→降水量/融冰量/融雪量

(外流河主要考虑降水,内流河考虑夏季融冰;春季有积雪地区还得加考虑融雪)

支流及流域面积→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汇水多 ;→无支流或支流少、汇水少

蒸发量:→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纬度高,气温低,素发量小 。

下渗量: →流经沙漠地区,下渗多; →多高纬冻土(高纬地区),下渗少

→(可能材料里边会提供的)多地下隔水层,下滲少

图片

考点 031:影响含沙量的因素

“影响含沙量因素”是“河流水文特征”里再切分出来的细化考点。如果作为单独的大题,需要用以下的答题框架来解。

下面就是“影响含沙量因素”的答题框架,敬请查收

降水强度→降水量强度大(小),侵蚀地表能力强(弱),含沙量大(小)

(如:x 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雨水侵蚀地表能力强)

(如:华南春雨,虽降水日数多,但降水强度小,雨水侵蚀地表能力弱)

河床比降→比降大(小),流速快(慢),侵蚀能力强(弱),且泥沙沉淀少(多),含沙量大(小)

(如:地势陡峭,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能力强,且泥沙沉淀少,含沙量大)

(如:地势平坦,河床比降小,流速慢,侵蚀能力弱,且泥沙沉淀多,含沙量小)

植被: →少(多),则保水固士(吸附能カ)能力弱(强)水土流失多(少),含沙量大(小)素

(如: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保水固土能力弱,水土流失多,黄河含沙量大)

(如:三江平原沼泽水生植物多,对泥沙吸附能力强,松花江含沙量少)

土质→如黄土、沙土,土质疏松,节理发育,易被侵蚀;红壤、冻土,土质粘重,不易被侵蚀。考点 032:水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水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河流水文特征”里再切分出来的细化考点。如果作为单独的大题,我们需要思考更多的维度这个考点,我们分两步来掌握。

(一)掌握“水位特征”的答题框架(答题方向)

先答高低→年位型: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低(可附带估摸数值)

季位型:xx 季节水位高;x 季节水位低

再答差异→年位型:水位季节差异小 ;→季位型:水位季节差异大

(二)掌握“水位特征”的影响因素

影响要素

影响说明

降水量及降水季节分配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降水量:影响水位的高低。降水多、水位高:降水少,水位低

(植被、沼泽对水位具有延迟作用,这个要注意)

降水季节分配:全年降水均匀,水位季节差异小;降水季节差异明显,水位高低差异明显

降雪量(冬季有降雪的河流)

 冬季降雪量大,春季积雪融水量多,水位高;冬季降雪量少,春季积雪融水量少,水位低;(另外,积雪具有调节水位作用,是水位季节差异减小)

气温(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

 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气温低,冰川融水量小,水位低

植被、湖泊(水库)、沼泽

植被、沼泽对水位具有延退高水位作用(即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湖泊、水库对水位具有调节作用,使水位季节差异减小

图片

考点 033:影响流域因素 

“影响流域因素”是“河流水系特征”里再切分出来的细化考点。如果作为单独的大题,我们需要思考更多的维度。这个考点,我们分两步来掌握。

(一)掌握“流域”的概念流域面积的概念:分水岭所包围的集水区域的面积。

如图所示:

(二)掌握“影响流域面积因素”的答题框架

地形地势 →地形狭窄的山地、丘陵,分水岭包含范围小,多独立峡谷,河流发育受限,流域面积小 →平坦开阔的平原、高原、盆地等,分水岭包含范围广,流域面积大

降水情况→降水多的地区,地表径流发育多,集水区域扩大,流域面积大

→降水少的地区,地表径流发育少,集水区域短小,流域面积小

支流情况→干支流长、多,汇水面积越多,流域面积越大

→干支流短、少,汇水面积越少,流域面积越小

图片

考点 034:湖泊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会有 3 种考法。一种是“描述型(指出型)”的,这类考法,我们只需直接答出“结果”就行,不用分析原因;另一种是“分析型”的,这类考法,我们不仅要写出“结果”,还要在“结果”前面附带“原因”;有一种是“比较型”的,一般也是要我们分析原因的,所以也是“原因”+“结果”型的。

无论什么类型的题,我们只需掌握“水文特征”的“八个纬度”就行(剩余的就是见招拆招啦)

要素

描述特征

决定因素

判读技巧

湖水量

大还是小

取决于湖水补给量与排出量、面积与深度

一看气候,一般气候湿的水量大;二看入湖径流,入湖径流多的,水量大;三看面积与深度,面积大深度深的,水量大

湖水位

变化大还是 小(变化小 的,还要答水位的高低) 

外流湖取决于降水量及降水季节配;

内流区取决于冰川量和气温

①降水量图中,等降水距>10(这个一定要注意), 且降水柱状图有明显的高低之分,水位季节变化就大。

②内流湖一般水位季节变化大

③有明显的干湿季气候的水位季节变化大

结冰期

有→长还是是短、厚薄

无→直接答无

取决于最冷月均温大于还是小于 0℃

①看气温曲线图,最低温有没低于 0℃

②看纬度,比如明显低纬的,不可能结冰。

含沙量

大还是小

取决于河流的含沙量及浅湖的风浪情况(风平浪静易沉沙)

①周边植被覆盖率高的湖泊,一般含沙量少

②浅湖要考虑风浪;静的湖会因沉淀而含沙

量少,风起浪涌,则湖底泥沙泛起,含沙量

会増大

含盐量

淡水湖盐度低咸水湖盐度高

取决于淡水补给量和蒸发量关系

一般的,内流湖为咸水湖,盐度高;

外流湖为淡水湖,盐度低

补给源

以什么为主要补给水源

一般是地表径流

看图看资料推测

湖水质

优还是劣

根据材料推测

看图看材料推测

湖风浪

大还是小

看受盛行风控制,还是受气压带控制

按气压低风带分布规律来判断

图片

考点 035:湖泊(不)结冰成因

这个考点有很强的套路性。只要调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然后直接照着框架分析,差不多能解决问题。有点麻烦的是,要思考的点比较多,其实没关系,练多了,基本上都能条件反射想到这些点。

下面就是要思考的点(答题框架),敬请查收:

温度问题→气温:①纬度: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

②地形:海拔低,气温高;海拔高,气温低;地势低平,冷空气影响大,气温低; 

(四周)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影响小;冷空气迎风一侧,冷空气堆积,气温低

→水温:地热:地处构造地带上,地热能丰富,水温高

性质问题→盐度:盐度高,不易冻结;盐度低,易冻结

→比热+体量:①面积大,深度大,体量大,不易冻结;

②面积小、水浅,体量小,易冻结

③面积大,但水浅,冬季易受大陆温度影响,水温低,易冻结

→风浪:风浪大,不易冻结;风浪小,易冻结

图片

考点 036:湖泊水位变化规律

湖水位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

周期性→季节变化:①内流湖:夏季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湖泊水位高

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湖泊水位低

②外流湖:雨季降水多,湖泊水源补给量多,水位高;

旱季降水少,湖泊水源补给量少,水位低

→日变化:①内流湖:受气温影响,白天冰川融水量多,水位高;夜晚融水量少,水位低

受湖陆风影响,向岸风一侧水位高,离岸风一侧水位低

②外流湖:受湖陆风影响,向岸风一水位高,离岸风一侧水位低

非周期性→受突发天气影响,如风力、暴雨等,水位会变

→受突发性地质灾害影响,如地壳变动,湖口河床下切等,水位会变化

→受突发性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拦湖大坝蓄水、放水操作,水位会变化

老师批注:如果出现特殊的要注意,比如内陆湖春季水位高,夏季水位低。则可能是

(1)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并开始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则无积雪融水补给,且夏季高山冰雪余量减少,融雪量随之滅少(2)春季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弱。夏季则气温高,蒸发旺盛

(3)春季农耕较少,用水量少:更季农耕多、用量大等

图片

考点 037:洋流的分类、分布及影响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图片

考点 038:海洋渔业资源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原因

生存空间:海域要浅(当然不是很浅的那种啦,不要钻牛角尖)、要宽、要广

一般答:浅海大陆架宽广。 

生存环境:要好

(1)水温:如:地处热带/温带、(高纬度考虑暖流影响),水温适宜(生物生长快)

(2)光照:如:大陆架浅,光照充足,浮游生物光合作用强

(3)饵料:常见的有六种情况:

①寒暖流交汇,造成海水搅动,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②受上升流影响,冷海水上泛,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多,佴料丰富

③水温変化明显,冷海水上泛,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4)其他:(如陆海连接,利于洄鱼洄游繁衍;破碎海湾利于鱼类产卵与庇护鱼类)

图片

考点 039:海水盐度高低

“海水盐度高低””主要影响因素有:淡水补给量、海水蒸发量、洋流、海区轮廓(水体混合度)、洋流,部份还需考虑初始形态与形成年代。具体框架如下:

一.海水盐分高的原因(蒸发量≥淡水补给量,盐分不断累积)

1 .淡水补给量要少:降水→气候干旱,降水量稀少;;

径流汇入→无径流汇入或少径流汇入,稀释作用小蒸发量;

人为→(エ农业、人口用水量、水库截留等,导致径流汇入减少)

2.蒸发量要大: 气候干早、气候变暖等,导致蒸发量増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 ;

风力强劲,加剧蒸发

3.无水体交换: 海区相对闭塞,与其他海区水体交换少

4.有无暖流增盐:受暖流影响,增盐作用明显,盐度高

5.初始形态:比如,可能原为高盐度湖水海水,(因地质作用,形成新的海域)

6.形成年代久远:形成年代久远,盐分不断累积

二.海水盐分低的原因(蒸发量≤淡水补给量)

1 淡水补给量増多:降水→(某某原因导致)气候湿润,降水量多

冰川融水→周边高山冰雪量大,冰川融水补给量多

径流汇入→水系发达,多条径流汇入,淡水补给量多

人为→(人ロ稀少,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少,径流汇入多)

2 蒸发量要小: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

海水深,湖面广(或受寒流、冷性水体影响),温度较低,蒸发量少

3.无水体交换:海区相对闭塞,与其他海区水体交换少

4.有无寒流减盐: 受寒流影响,减盐作用明显,盐度低

5.初始形态+形成年代:比如可能原为冰川融化而成(本身盐度低)、

6.形成年代短:形成年代晚,时间短,盐分积累有限

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地会影响盐度高低,当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