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国家宝藏之《坤舆万国全图》: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

 岸居居 2023-06-10 发布于广东

  这是一张曾经被遗忘的世界地图。它与今天的世界地图如此相像,以至于让人不敢相信它绘制于400多年前的明代。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刊行于中国,而不是当时刚刚经历过地理大发现的欧洲。这张地图就是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由南京博物院带来的国宝——《坤舆万国全图》,它的出现改变了当时通行的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更是改变了国人的世界观,被认定为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

  坤舆万国的奇迹

  古代用乾坤指天地,坤就是地的意思,舆的本意是车底座,延伸为承载万物。古人把地图称为舆图,《坤舆万国全图》也就是今天所谓的世界地图。

  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演员张晨光化身开明博学的科学家李之藻,机智地帮传教士利玛窦解决了燃眉愁事。两人东西方学识的碰撞间,也让大家见识了伟大的海与帝国时代。

  《坤舆万国全图》长380cm,宽192cm。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宫廷中的彩色摹绘本,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整幅地图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图,也就是椭圆形的世界地图,地图用多种颜色描绘而成,南北美洲用粉红色,亚洲呈现淡淡的土黄色,欧洲和非洲近似于白色,山脉以写景法描绘,用淡绿色勾勒,河流以双曲线绘写,海洋用深绿色画出水波纹,五大洲的名称是红色字体,国名和地名都用墨笔书写,以字体大小作为区别,整幅地图和谐而又富有层次感,颜色淡雅,视觉舒适,便于观看。地图上标有的五大洲中,包括当时刚被发现的南极洲,说明图的内容是很新的。图上没有绘出澳大利亚,那是因为澳大利亚当时还没有被发现。在各大洋中,绘有16世纪不同类型的帆船9艘,在各个海域中,还绘有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15头,南极大陆上还绘有陆上动物大象、狮子、驼鸟、恐龙等8头。地图中的插图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地图变得形象生动。第二部分是四个角的天文图和地理图,右上角画有《九重天图》,右下角为《天地仪图》,左上角是《赤道北地半球图》和《日月食图》,左下角曾有《赤道南地半球图》和《中气图》,这些辅助作用的小图包含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开拓了当时国人的眼界。虽然这些知识在今天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但在明代可谓耳目一新。第三部分则是解释说明的文字,利玛窦在文中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资源、宗教信仰等。比如,他介绍了南美洲国家伯西尔(即今巴西):“伯西尔,此言苏木。此国人不作房屋,开地为穴以居,好食人肉,但食男不食女,以鸟毛织衣。”这幅地图还保留了母本的全部序跋,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利玛窦的礼物

  《坤舆万国全图》是传教士利玛窦在官员李之藻的帮助下制成并刻版印刷的黑白世界地图,南京博物院这份是明代摹本。利玛窦,意大利马切拉塔人,19岁加入耶稣会,为了更好地传教,他广泛涉猎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数学、天文、医学、绘画、音乐、机械等等。明万历十年(1582年),利玛窦抵达澳门,经多番请求,广东总督邀请其进入辖区首府肇庆展现欧洲丰富的文化与科学技术。两年后,在知府王泮的支持下,利玛窦先后刻印了西文、中文版《山海舆地全图》,这是《坤舆万国全图》的前身。在肇庆待了6年后,利玛窦赴韶关,入南昌,下南京,致力于学习中国文化和学术传统,俨然成为一位杰出的中国文人,并以其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赢得世人的信任,时人称之为“西儒”,在徐光启、李之藻的引荐下,他得以北上京华,面见圣上,并且顺利地呈上了这份地图。

  在这幅地图上第一次出现了如今我们熟悉的一些汉语名词,如“亚细亚”“欧罗巴”“大西洋”“罗马”“古巴”“地中海”“尼罗河”等等。更为惊人的是,这幅地图与我们如今所熟知的世界地图在总体样貌上相差无几。

  此时是明万历三十年,也就是1602年,距离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已经过去了80年。当时欧洲最为精确的地图是1570年的《奥特里乌斯世界地图》,而利玛窦带来的这幅地图居然有将近一半的地名是奥特里乌斯地图所没有的——这幅地图并不是对欧洲世界地图的照搬照抄,而是结合了中西最先进的地理研究成果,堪称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确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被西方称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意指这幅地图稀罕如黑色郁金香,因为以当时的测量技术来看,出现这样精确及详细的地图显得不太科学。

  颠覆的世界观

  “地球”,这个用以描述我们所处世界的词汇,如今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然而在17世纪的中国,这个词所传达出的意识形态,不啻为大逆不道。

  《坤舆万国全图》所表现的地球为一圆球,小图更阐释了地球是一个星球的概念,完全颠覆了中国的认知。它的这一“地球”的概念,向国人直观展示了这种球形空间。虽然东汉张衡《浑天仪图注》言“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郑和下西洋之后《明史·天文志》也有“地圆说”的记载,但是中国传统对于天地的认知是“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信仰无不由此引发开来,例如祭坛、陵墓、宫殿等建筑都是从天圆地方的观念中生发出来的。

  利玛窦在他的笔记中对当时中国人的这种观念也进行了描述:“他们认为天是圆的,但地是平而方的,他们深信他们的国家就在它的中央……他们不能理解那种证实大地是球形、由陆地和海洋所构成的说法,而且球体的本性就是无头无尾的。”

  《坤舆万国全图》关于“世界”的概念也是全新的观点。传统视中国为天下、为海内、为六合,天下之外为四夷,四海之外为诸夷,可《坤舆万国全图》上中国不再雄踞于世界中心——虽然为了迎合中国人的观念,地图将本初子午线向左移动了170度,使中国居于中心位置,但显然中国与其他很多国家一样散落在一个圆球上。

  另外就是附图中《九重天图》对于宇宙结构的解释,《天地仪图》关于“天包地外”“地处天中”的概念,《中气图》关于节气线的画法可谓对传统认知的补充。

  奇异的地图,加上利玛窦“奇谈怪论”式的注解甫一刊出,就引起了国内知识分子的注意。可以想到的是,当时讥笑、嘲讽这幅地图的不乏其人,但也有一批人,如徐光启、李之藻等,仔细研究了相对于南北回归线的纬线、子午线和赤道的位置,读到了世界上许多不同民族的风俗,最终承认了这样的地图确实表示了世界的大小和形状——古代知识分子的“世界观”第一次被如此彻底的刷新。

  相关链接

  什么是“不可能的黑郁金香”

  “不可能的黑郁金香”是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在400多年前绘制的一幅地图,这幅珍贵地图将当时的中国标示为世界中心,而将美国佛罗里达州称为“花卉之乡”。利玛窦的古地图被赋予“不可能的黑郁金香”的绰号。

  欧洲人称之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是因为全部中文标注的《坤舆万国全图》出现西方文献地图上没有的地名和地理,对欧洲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欧洲人还不知道这些地理,如何绘制在世界地图上?《坤舆万国全图》的欧洲地理、地名是利玛窦出生1000年前的罗马时代的,美洲西部地理是欧洲人利玛窦死后200年才知道的。地图上中国的地名、地理却是郑和时代的。这里有3个不可能:1. 欧洲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最新的地理地名;2. 欧洲人不可能知道200年以后才“发现”的美洲地理;3. 李之藻不可能不更新永乐宣德时代的地理地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