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所顶级名校筹建费占国家年度财政收入2.1%,实力堪比清华北大

 振王府图书馆 2023-06-10 发布于湖北
图片

-时光隧道里的明珠-

说起哈尔滨,你可能知道

冰雪大世界

圣.索菲亚大教堂

和中央大街上的长腿

你多半不知道

在20世纪50-60年代

她曾因为一所高校

备受亚洲和世界瞩目

是全党全国全军的掌上明珠

这所学校

不是哈工大

不是哈工程

而是时光隧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简称“哈军工”

图片

-大时代的大手笔-

朝鲜战场,志愿军的装备有着巨大劣势,一个军的重火力不及美军一个团,打得十分艰苦。新中国切身体会到了与现代化国家和现代化军队的差距。寻求苏联的装备援助,斯大林的话深深地刺痛,也狠狠地惊醒了我们:装备给你们了,不会用怎么办?坏了不会修怎么办?

中国在世界东方重新屹立,空军要建,铁路要修,煤矿要开,朝鲜战场胜负不明。。。千头万绪,百废待兴。线索汇聚到问题的根源——科技和人才,哈军工应运而生,横空出世!

筹建负责人和第一任院长是陈赓,开国大将。他是黄埔一期(胡宗南,宋希濂,黄维,胡琏等同期同学),“黄埔三杰”之一,东征时救过蒋介石的命。他是中央特科早期骨干,129师和二野主力干将。他在解放战争中长期独立负责一个方向的大兵团战役指挥,抗美援朝中担任志愿军代司令员,还曾援越抗法。他足智多谋,幽默爽朗,一生充满传奇。由陈赓来主导筹建,甫一出场就注定了哈军工的不平凡。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接研究建校事宜

毛主席亲笔题写开学训词

唯一列入一五计划重点工程的高校

这比211-985-双一流都NB得不知道哪里去了)

初始建设投资占1953年全国财政收入的2.1%

(2017年全国财政收入17.2万亿元,自行换算)

历史上唯一直属中央军委的全日制高校

历史上唯一正大军区级全日制高校(≥正部级)

校长(院长)副国级

师资从清北复交直接抽调

158名苏联顾问占全国高校总数4/9

图片

在中国历尽百年屈辱、刚刚站起来的时候

在朝鲜开战、边疆不宁的时候

在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时候

在四化还没有提出的时候

哈军工承载起中国国防现代化

乃至四个现代化的梦想

-短暂辉煌-

1953-1966,哈军工只办了13年。13年间,学校从0到1,迅速崛起,从师资到生源,从教学到科研,从基础设施到器材设备,从成果到影响,哈军工很快就成了与清华北大齐名的顶级高校。

巅峰时的哈军工

20世纪5060年代的远东第一校

图片

先后建有10个院系

教职工9600余人(3倍于清华)

专职教师5000余人3倍于清华)

教授是130余人3倍于清华)

正处级干部1583倍于清华)

师生比高达1:1.85倍于清华)

占地近10平方公里(一说是7300亩)

再看同城同期的哈工大

专职教师800余人

占地面积仅1000余亩

图片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哈军工用名师荟萃践行了这条经典论断。学校当时瞄准了最前沿最先进的军事科技,因此教师大多曾留学欧美。

譬如导弹教研室主任就是现在我国著名导弹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守磐,后来到了国防部第五设计院三分院当总工程师。一个教研室有正副教授十几个,不少曾留学美国、德国,还有一部分是1950年香港两航起义的航空专家。

空气动力学教研室,则几乎集中了我国最著名的空气动力专家:马明德、罗士均、岳劼毅。系主任是从前苏联回来的空军技术专家唐铎少将。当时在军工任教的还有著名计算机专家慈云桂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水声专家杨士莪,潜艇专家邓三瑞,著名数学家孙本旺、汪浩、戴遗山,水动力专家顾茂祥,航空专家陈百屏等等。

图片

哈军工招生标准极高,除了严格的政审+体检,高考分数也高于清北。哈军工在初期,学校属于绝密单位,代号“103”部队,招生还一度采用点招——从全国各知名中学(格致中学/复兴中学/复旦中学/向明中学/北京四中/北京101中学/南京师院附中/苏州高级中学/镇江中学等)报考清北的学生中挑选。每年招生也不多,13年一共毕业学生1万多人,培养人才的质>>量。

哈军工人才培养的要求更高。学生在校期间不准恋爱、结婚,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中陪伴着书本、作业和计算尺度过的,一两个月上不了一次街。采用的教科书非常深奥,数学用的是菲赫金戈尔茨的《高等数学》(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材),理论力学用的是美国著名力学权威铁木辛柯的著作。考试判分也极其严格,解析几何题坐标没有注上原点——扣5分,化学物理答案没有标上单位——扣5分。受益于此,哈军工毕业生学术、工作中时时刻刻保持严谨,在科技、军工等各个领域才堪大任。

13年的办学,哈军工

走出了150+将军

39名两院院士

两弹一星67%的技术骨干

创造了150多个世界和全国第一

-从流星到恒星-

特殊时代,复杂背景,由于运动和边境等多重因素,哈军工于1966年忍痛退出军队序列,又在1970年令人无限痛惜和遗憾地拆分。主体南迁长沙,其他部分有的并入他校,有的自立门户,有的融进其他科研体系。一时间,一所光芒万丈的顶级名校遽尔黑夜。哈军工是否成为历史天空中的一颗流星?

图片

春去春回,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哈军工的血脉无比强大。既然无法再自我生长,那就甘作高校的孵化器,甘作众多院校的源头活水。

据权威数据,哈军工的有形和无形资产流向甚多,现在国内40多所院校都有承接,95%的军校都有一定的血脉联系。其中最著名的,是整体孵化出的国防科大(985/211,双一流)、哈工程(211,双一流)、南理工(211,双一流)、装工院防化院国防工程学院(原工程兵工程学院,现归陆工大),这就是著名的“军工六校”!哈军工当年的第一大系空军工程系,并入了西北工业大学(985/211,双一流),成为西工大的一支主力。

哈军工,已事实上成为了中国高校方阵中一个重要的能量来源和精神宝库。

-辉煌之谜-

哈军工短时间能迅速崛起,取得辉煌成就,离不开国家的大投入,但仅靠投入本身,能撑起一时的物质基础,难以形成跨越65年的智力和精神传承。这个谜有很多谜底,我想从高校掌舵者身上找找端倪。清华梅贻琦,北大蔡元培,均以远见卓识和个人魅力,给两所学校注入了恒久绵长的卓越校风。陈赓,同样给哈军工奠定了跨时代的基石。

图片

陈赓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多次担负独立开辟根据地、承担重要战役方向的任务,还义无反顾地去朝鲜、去越南,从不畏惧急难险重,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善于打大仗硬仗。1952年6月20日他临危受命,从朝鲜战场风尘仆仆赶回北京,受领了组建哈军工的千钧重担。1953年4月25日学校奠基,他铲了第一锹土。1953年9月1日,军事工程学院正式成立。学院隆重举行授旗、阅兵式及第一期开学典礼,他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这是何等的效率!这需要付出何等的努力?!

陈赓曾提出著名的“三边”口号:边建边教边学!这是那个热血沸腾时代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他创业家的风范。当时的局势,是容不得慢悠悠的筹建节奏的。陈赓曾呼吁发起了一个筹建事宜的协调会,周总理陈毅元帅和相关部委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了。陈赓在会上抱拳向领导们恳切地求助,亦庄亦谐,还激起了陈老总的大力邀助。

陈赓非常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专家。他以大将之尊,住在逼仄的小平房内,据说做健身操都施展不开,而教师的食宿都是高标准。这在当时已属难能可贵,放到现在恐怕绝无仅有,说高风亮节一点不为过。

图片

他的治下,教师的工资和其他物质待遇远高于行政干部。要知道,这些干部大多是战场上流血厮杀功劳卓著的人。自然,干部对教师的优厚待遇严重不满。陈赓看在眼里,果断召集干部会议,他借用了一个比喻:“办学校好比开饭馆,饭馆名声怎么样,关键看大师傅手艺,教授就是掌勺的大师傅,学员是就餐者,我们干部是端盘子的,为教员学员服务”。在陈赓的不懈努力下,哈军工的干部们完成了“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今天的状况则有些讽刺。有些著名高校,甚至包括哈军工体系的院校,校庆等重要活动会把老专家老教授请到一起,但合影时却堂而皇之地安排专家教授站在后排,领导们心安理得地前排就坐。陈院长如果看到,不知作何感想。

哈军工对学生也是照顾有加。初期的伙食是团级标准,后来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有所下降。在陈院长的倡导和身体力行下,管理层充分保障了学生的基本生活。第二任院长刘居英有一次在全校大会上对学员说:我给你们配了一个大校干事(正师级)管锅炉房,保证你们冬天暖暖呵呵的过冬!

陈赓无疑具备了教育家的胸怀眼光和历史责任感,深知尊重规律、尊重人才是高校王道。60年后,另一位陈姓校长的言辞与陈赓遥相呼应。2013年的全国人代会,清华大学30年来最年轻的校长陈吉宁谈到高校去行政化问题时表示,高校是学术的地方,他还提到清华流传的一句话作为例证:“学生是老虎,教授是神仙,校长是条狗。”振聋发聩之余,是否还有深思?

后生后学,斗胆作文,抛砖引玉,向永远的哈军工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