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里中医】浙江省国医名师——裘昌林

 龙在飞op4opwes 2023-06-10 发布于浙江
图片

裘昌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第三届国医名师。第四、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曾任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常务副院长。擅治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罕见病等。临证主张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同治的学术理念,并善用虫类药物治疗各类疑难疾病。治重症肌无力,提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治则,并开创了马钱子胶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先河;治帕金森病创新“颤痉同治”理论,治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提出“从肾论治,益精填髓”治法,对于昏迷患者,首辨阴闭阳闭,分证论治,获得满意疗效。

裘昌林自1964年毕业之后,先后师从高立夫老先生、陈杏生老先生、魏长春老先生以及杨继荪老先生,经过五十余年的临床工作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地。在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偏头痛、癫痫、中风、三叉神经痛、多发性硬化、痴呆、心理疾病及顽固性失眠等神经系统危重、疑难、罕见病及常见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图片

▲国医名师裘昌林教授为胡庆余堂题字
中医理论
PART 01

通以治其道


心为阳,属火,居上焦;肾为阴,属水,居下焦,两脏必须相互交通。裘老认为,不寐、口疮等疾病常因“阴阳失交”而发病,临床上常用“交通心肾”之法,屡试屡验。同时,裘老在临床上广泛运用桂枝汤及系列经方于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等疾病的治疗,取其“沟通阴阳”之义。针对络病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裘老以“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为指导,处方中善配伍虫类药,以起搜风通络、祛瘀止痛、息风化痰、止痉定痫之效。“交通心肾、沟通阴阳、熄风通络”三法虽大相径庭,实乃裘老治疗神经内科诸多疾病的奥义所在。

PART 02

提以治其要


裘老临证擅于运用“提”法诊治诸多神经-肌肉虚损性疾病,其中重症肌无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乃其用药特色所在。裘老强调脾胃亏虚始终贯穿于重症肌无力的整个过程,调补脾胃之气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病临床以虚证为多,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治疗多以补虚升提体内阳气为主。分列中气虚弱,脾肾两虚,肝肾亏损、气血两虚及脾虚及肾、肾不纳气四类为主要证型,辨证施治,补虚升提,升阳举陷,则脾虚得治,诸症得缓。

图片

PART 03

疏以治其根


人体气机的升降,需要正常疏泄,如若气机疏泄失常,则易郁滞而变生诸病。裘老临证之时十分注重情志对于身体的影响,认为一个人外在的生理、病理状态必然是他内在精神状态的体现。因此,裘老极为重视“治病先治心”的道理,始终坚持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治疗相结合的学术理念,重视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重心理,善开导”也是裘老治疗疾病的特色之一。

PART 04

润以治其本


“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裘老在临床上十分注重辨证,认为“证”乃是疾病的根源及本质之所在。诸多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患者多见肝肾阴虚之证,故而以“润”字大法贯穿始终。“肠润便乃通,水足舟自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裘老临床上的补肾、滋阴、熄风之法无不围绕着“润”字展开,治病求本。

图片

裘昌林

国医名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浙江省中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1-3届主任委员。 从事神经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工作已近50年,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病、头痛、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多发性硬化、三叉神经痛及顽固性失眠等各类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尤其擅长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责任编辑:张祎婷
 图文编排:张祎婷
 照片来源:于伟 浙江中医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