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获得诺贝尔奖,我希望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去领奖。” 提到人工智能,我们首先想到前段时间大火的ChatGPT,其实早在2009年,一位华裔女孩已经钻研起了人工智能,而当时在当时人工智能还是一个不被看好的冷门领域。 这一位华裔女孩就是AI女神李飞飞。 李飞飞,一个常见到不能再常见的名字,但是她背后的经历却书写了华裔女性不平凡的一生。 ![]() 图源自网络 在那个时候,去美国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在借遍了亲戚朋友之后,一家三口终于凑够了去美国的路费。 就像当年的淘金者一样,他们以为来到美国就是梦的开始,但幻想在他们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刻很快就破灭了。 首先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语言问题。 初来乍到的一家人并不会说英语,就连简单的日常沟通也无法进行,生活一下子进入窘境,每天靠翻着字典来学习怎么和本地人沟通。 图源自网络 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横亘在他们面前,那就是如何在美国生活下去。 虽然是高知分子,但是李飞飞的父母在美国居然找不到工作,为了生计,父亲找到了一份修理电子产品的工作,而母亲就到超市里做收银员。 那一年,李飞飞仅有十六岁,她深知家里艰苦,所以除了上学,李飞飞都在中国餐馆洗盘子、当清洁工,打工补贴家用。 ![]() 当时 距离申大学仅剩两年的时间,她一边打工、一边上课、一边学习英语,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 尽管学习的时间少得可怜,但是最后李飞飞以SAT1250,数学满分的成绩被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专业录取,而且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作为藤校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是出了名的难录取,两年前连语言沟通都困难的李飞飞居然凭借超强的学习天赋和过人的毅力,成功走进藤校。 轰动程度就连当地的报纸都专门采访报道,当年的报纸标题就是《“美国梦”成真了!》。 图源自网络 ![]() 在一次李飞飞和吴恩达(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气工程系的客座教授)的谈话中,她说: 物理学教给了我一件事,那就是对提出重大问题和寻求你的“北极星”的热情。 她还说过:“对我来说,真正的挑战是你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兼顾自己所身负的责任,然后又必须忠于自己的内心。” 由此至终,李飞飞都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无论大环境如何,无论别人如何评价,她只忠于自己的内心。 图源自网络 李飞飞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咨询行业形势大好,顶尖咨询公司高盛、麦肯锡都曾向她伸出橄榄枝。 如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接下这个offer或许会让她和家人的生活品质带来质的提升。 但是她拒绝了,并且做了一个所有人都觉得“不可理解”的决定。 由于一直想要探索东西方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奥秘,而中医和藏药是了解中国文化最好的突破口,于是她毅然决然前往西藏。 图源自网络 最终她凭借“藏医药学和西医学上的医理比较”这一课题经过两轮答辩,从12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唯一一个获得普林斯顿大学Martin Dale 1953奖学金的人。 随后她又回归校园,来到加州理工大学攻读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2005年,毕业后李飞飞顺利进入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从此,李飞飞真正找到自己的“北极星”,开启了她的AI之旅。 ![]() 尽管已经成为人人羡慕的首位斯坦福“红杉资本教授”,但是李飞飞在人前从来不会隐瞒自己的“打工经历”。 相信很多人都难以将做清洁工、中餐馆收银员,帮人遛狗,开干洗店这些经历和斯坦福最年轻的教授联系起来。 在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之后,虽然学费有了,但是生活费也是大问题。 图源自网络 为了保证学习和生活,她决定和家人一起开一家干洗店。 因为干洗店周末才营业,每到周末可以分担很多店内工作,而又不会耽误学习时间。 每周一到周五,她当天之骄女、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一到周末她就穿上围裙,围着洗衣机转。 虽然那段日子非常忙碌,非常艰难,但是她始终认为那是一段非常值得珍惜的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