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读中国历史330:皇太极8年5战,彻底打残了明朝,但推翻明朝统治的却不是他

 金色年华554 2023-06-10 发布于江西

袁崇焕被冤杀,为后金铲除了一个最大的劲敌,皇太极在之后的8年里,从西面越过长城,又发动了4次入关作战,对明朝腹地的打击范围扩大到了山东。而山海关外坚固的宁锦防线在他的持续打击下也土崩瓦解,松锦决战之后,明军只能勉强守住山海关,再也没能力跟清军抗衡了。

可是,别看这些年皇太极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他不停打仗其实是想逼迫明朝跟他议和,“以战迫和”是他不得已的策略,他只是为了生存。

皇太极的后金以及后来的大清,作为新兴的政权,不管是外部的安全问题和内部的治理问题,都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努尔哈赤是创业者,必须要打拼,皇太极是个积极的建设者,他很想跟明朝保持和平,希望明朝能承认他,平等地对待他的政权。战争对他来说并不是首选项,因为在当时,他的政权对战争失败的承受力要远低于明朝,对明朝来说,战争是经济和军事的损失,对他来说,可能就是生存还是灭亡的问题。

图片

所以他一直在跟明朝要求议和,只是明朝这边从来就不正经地对待他的诉求,他这才一次次地发动战争,希望用战场上的胜利逼迫明朝跟自己谈判。

袁崇焕是懂他的,但保家卫国、收复失地是他的职责,跟皇太极议和是他对付后金的策略之一。袁崇焕被杀就有一条罪名是“擅主和议”,就是私下跟后金和谈。但对于议和,其实崇祯皇帝心里是非常认可的,真正阻挠议和的是明朝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封建士大夫们。

明朝的官僚士大夫们,不管私下里的品性如何,整体上表现出来的是思想僵化、固执,人人以儒家思想的卫道士自居。我们提到过,现代人印象里古代极度禁锢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冥顽不化的封建思想其实是在明朝才这样,宋朝时候并没那么严重。所以明朝这帮官僚士大夫们,是不能容忍像宋朝那样跟落后民族的政权议和的,认为那是极度的屈辱,尤其这个政权还要求跟自己平等,所以谁要主张议和,那在他们的嘴里就都是汉奸。但其实这帮人里有相当大的比例骨子里根本就没什么节操和道德,整体上已经没有了宋朝那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情怀。

这就是崇祯面对的情况,当战场上接连失利,他派人秘密跟清政府和谈的消息泄露的时候,遭到了全体官僚集团的反对。有真反对的,有为了政治正确反对的,搞得崇祯皇帝都不敢承认是他同意了的。倒霉的谈判代表兵部尚书陈新甲被当作通敌卖国的汉奸处决了,当然谈判也就终止了。

按当时的情况,和谈或许是明朝赢得转机的唯一机会,像当年北宋和辽国那样实现和平,明朝既可以减轻百姓的赋税,又可以把有限的军事力量投入到镇压境内的农民起义。崇祯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如果再借机能解决内部的社会问题,或许可以避免灭亡的命运,至少能延缓灭亡。

图片

只可惜,两个政权的领导人都心向往的和谈,符合两个政权利益的和平,就被明朝这些热衷于党争无比正确的官僚士大夫们搅和黄了。在他们的观念里,努尔哈赤以前是明朝的臣属,所以清政府就是可耻的背叛者,“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即使打不赢,也不能妥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并不重要。

皇太极很恼怒,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选项就剩下打了。从公元1634年,一直到1642年,他先后发动了4次入关作战。

公元1634年是“入口之战”,目标是进攻宣府、大同一带,顺便收拾还没完全打服的蒙古察哈尔部。皇太极兵分4路进攻宣府、大同、应州(山西应县)和朔州,这次主要是抢劫,并不是攻城,因为攻下来也很难守住,所以转战各处、机动灵活。他在宣、大一带大肆劫掠财物、人口和牲畜,抓住机会消灭明朝的边防军和从宁远、山海关赶来的部队,50多天后,从容率军出塞返回沈阳。

公元1636年,在他称帝建立清政权后1个月,就派兵又来进攻了。这次清军突破了居庸关打到了昌平,把明熹宗的陵墓都给烧了。这次也是抢劫和制造恐慌为主,围着北京从北到南抢了一圈,带着抢劫的7万多百姓和10多万牲畜,大摇大摆地撤走了,还留下写着“各官免送”的木牌子嘲弄明军。因为这一年是农历丙子年,这次出兵叫作“丙子之役”。

2年后,皇太极派多尔衮和岳托率领清军兵分两路攻入河北、山西。明朝主战派、主和派争执起来,崇祯本来倾向主和,但被主战派道德绑架了,结果主和派不配合主战派的作战,导致河北督师卢象升阵亡、全军覆没。这一次多尔衮打到了山东,甚至攻下了济南,明朝的军队只敢尾随不敢接战,就看着清军转了一圈,从天津方向撤出塞外。

这是第4次入关作战的“戊寅之役”。

第5次是公元1642年,贝勒阿巴泰率10万满、蒙、汉联军,从古北口西段和界岭口进入长城,又在河北、山东打了一圈,掳掠了大量金银和人口后撤军了。

前后5次入关作战并没有让清政权的版图扩展,但掠夺了大量的财物,从军事上、经济上削弱了明朝的实力,而且给明朝造成了极大的恐慌,从上到下越来越灰心丧气。

图片

在第4次和第5次入关作战之间,公元1640年到1642年,双方在山海关外的松锦决战,更是让明朝坚守了十几年的宁锦防线彻底崩溃了。

这回皇太极改变了策略,也修城、屯田,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把锦州、宁远等据点孤立起来。公元1641年,清军济尔哈朗和多铎攻破了锦州的外城,祖大寿死守内城,明朝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统帅河北、山西的部队13万大军来救援锦州。

本来精通军事的洪承畴制定了稳扎稳打、且战且守的策略,可京城的官僚们不顾战场形势,急功近利催他速战速决,连崇祯也下了密旨催促进兵。洪承畴无奈进兵,他的先头6万大军大败清军。皇太极心疼得吐血,亲自赶到前线指挥作战。之后他派兵偷袭了明军屯在笔架山的粮草,又切断了松山和后方杏山的通道。本来洪承畴想跟清军在松山决战,可手下各路总兵先后逃跑,被人围追堵截消灭了5万多人,剩下1万多人被围在松山孤城。皇太极围而不攻,打退了洪承畴5次突围,后来出了内奸,洪承畴城破被俘。锦州的祖大寿无计可施,献城投降,后来洪承畴也投降了清朝。

这一战明军主力损失殆尽,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就剩下吴三桂把守的山海关了

这8年间的5次战争,清朝抢劫了大量的财物和人口,让明朝从军事到经济都遭遇了极大的损失,把明朝彻底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了。而雪上加霜的是,内忧方面的农民起义,再也镇压不住了,李自成的大军最终攻进了北京,推翻了明朝。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