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平关镇印象

 陈仓道工作室 2023-06-11 发布于陕西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阳平关镇位于鸡公山下,嘉陵江畔。三道河、韩家河和清河在此流入嘉陵江,四水交汇,向为水旱码头,军事要隘。元代以前,这里是控扼金牛道的险关。

2023年5月29日,我们到达阳平关镇进行三江(汉江、长江、嘉陵江)拍摄游。

遥望鸡公山。鸡公山,曾名鸡冠山,因山顶形如鸡冠而得名,宋蒙交战时,宋在此建鸡冠隘控扼金牛道。公元1235年,蒙古窝阔台汗次子阔端率蒙古军,从宝鸡入秦岭,过大散关,取连云栈道,攻陷汉中,然后转金牛道入川。南宋抗蒙名将,宋利州都统制曹友闻,率四川仅剩的2万主力军,坚守鸡公山,阻击蒙古军,鏖战八日 ,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身死,所部全军被歼。蒙古军突入四川。我们制作的纪录片《陈仓道》第八集《血雨腥风》,将讲述这个悲壮的故事。此次来阳平关主要为拍摄相关素材。

登鸡公山。鸡公山顶海拔1025米,为全镇的制高点。在山顶可俯瞰阳平关镇。据说,1933秋,汉中绥靖司令赵寿山到阳平关巡视,登鸡公山,即兴安排在山巅凭借山石凿一石椅,背刻“寿山椅”三字,今犹存。为了拍摄,我们想登顶鸡公山。一路小道上坡,不见人迹,快到山顶,蓬蒿没径。初来乍到,安全第一,只能适可而止,终没登顶。

俯瞰阳平关镇。好在我们已接近鸡公山顶,俯瞰可见阳平关全镇和擂鼓台(三泉县旧址),为我们拍摄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阳平关镇街景。元代以前,沟通汉中和成都的金牛道干道在此至嘉陵江边,然后顺嘉陵江南下,为交通要冲。元明清时,金牛道干道改道,从烈金坝南下,经宁强县城进入四川,但此道依然畅通,阳平关依然是这一带的水旱码头,物资集散地。1937年川陕公路通车,阳平关日渐萧条。今天的阳平关镇依然是陕甘川的公路枢纽。


阳平关老街。阳平关老街位于嘉陵江南岸。在老街上,和一位晒太阳的老者攀谈。老者说,他小时候,这里的嘉陵江还在通航,运的徽县铁锅较多。


友善的狗。在阳平关遇到多只狗,不管在街道,还是在村庄,居然没有一只冲我们叫,令人称奇。

子龙广场。三国时,蜀汉曾在阳平关镇驻重兵防守。相传,镇中子龙山因蜀汉赵子龙屯兵于此而得名。在子龙山下,现建成了子龙广场。子龙广场周围是阳平关镇的新区。

阳平关车站前留个影。1958年宝成铁路运营。阳平关是宝成铁路上的一个小站。阳平关镇也从嘉陵江南岸发展到北岸。1972年阳(平关)安(康)铁路通车。阳安铁路与宝成铁路在此纵横交会,阳平关成了铁路枢纽站。阳平关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现在,在秦岭两边各有一条铁路,北边的是沿渭河而行的陇海铁路;南边的是沿汉江而行的阳安铁路。因从阳平关翻越秦岭到宝鸡的宝成铁路至今还是单线,所以,阳安铁路大大分流了到宝鸡的火车运量。



欢迎点击以下标题,观看我们制作的十集电视纪录片《陈仓道》:
第一集  雄关漫道
第二集  践草为径
第三集  栈道千里
第四集  暗度陈仓
第五集  出师未捷
第六集  力挽狂澜
第七集  铁马秋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