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山之石】品书即辨气

 赵文耕 2023-06-11 发布于山西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早年,祖上京华为贾。先严幼时,亦京城学贾。当时的规矩,凡为商贾者,“一手好字,两口二黄,三两烧酒,四季衣裳”,是为标配。当先严刚到柜上,掌柜的——相当于现在的门市经理,要考试,“喏,有纸有笔,写几个字给我看看!”刚刚十多岁的孩子,写下几个字,掌柜的把嘴一撇,就你那个字啊,哼。意思是不成!因此,夜晚打烊之后,开始练字——商号里有的是包装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打下了坚实的童子功基础。赶上了闹日本,被迫回到老家,抗战胜利后参加革命工作,先石门,后下派到赞皇县,直至离休。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书法又被慕雅人们追捧,先严擅长榜书,每逢春节,辛集的朋友们,找我求字——我那时在辛集上班,过完年节,必带回一大卷子纸。当然,先严创作时,我在跟前,必充当书童角色,伺候笔墨。三尺四尺整纸,只写一两个字,诸如福,寿,松涛,正气,清风之类,必须抻纸。在这个过程中,见得多了,就发现了内在奥秘——运笔即用气。

大约是05年的初冬,在宁晋城里的“做字阁“门市,主人姓寇字培臻,一位好兄长,见到一副作品,纸新,墨色新,装裱的也新。我就反复观摩,功夫大了,寇兄就问,“老弟,你看什么呢?”

我就问,“这是谁写的?”

“一位八十多的老先生!”“

“这位先生还在世么?”

“你怎么这样问呢?“

“我看他的气力有些不够了。“

寇兄伸出大拇指,“写完此幅,刚二十天就走了。”

参观书法展,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字真带劲!“说话之人肯定是门外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副成功书作,必定是气韵灵动!

还有一句挂在嘴边上的话,“字如其人”。面对一幅作品,能够透过表面,看到作者情志心态,不客气的说,起码算是及格了。如果按照层次论的标准,再辨别出归入哪家之气,那就算得上入道了!

李斯,始皇帝的丞相,嬴政推行“书同文”,命李斯作秦篆,就是俗称的小篆。这是文字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所以,我们观摩秦篆,一个字,就是“正”!反映在气上,就是“中规中矩”。

历史的车轮,轧到晋朝,晋朝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文人们为避祸,转而向道。王家信奉五斗米道。二王父子书作,仔细观摩,有一股潇洒遁世之气。


【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楷书四大家前三家,颜柳欧,都是唐人。历史上,唐朝被称为盛世。以道治国,尊老子李耳为始祖,政治清明,对文人思想的控制,相对宽松。颜鲁公之厚重,柳公权之刚硬,欧阳询之险绝,独步一时,各领风骚,影响久远。

赵松雪本南宋时人,且为金枝玉叶,结果呢,做了元朝的官,这个被认为品行有亏。他的字,应该算行书。后人拉到楷四家,大有滥竽充数之嫌。细观其书,所缺者,骨气耳!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在新华书店里,偶然发现薄薄的一本《行书字帖》,书写者周慧君。喜欢,买下,不时翻阅,总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漂亮中好像过于阴柔。若干年后,才得知周慧君是沪上的一位女书法家,啊,原来如此!

学古人与学今人?这是一个问题!初学,当然是今人了,因为,活着的老师,都是今人。这个今人,应该是引路人作用。最终,还是要学古人的。因为,古人的法帖,都是经过历史的大筛子过滤过的!

凡学书之人,首先第一要务,就是修炼自己的鉴赏水平。否则,弃朱砂而取红土。

具体到学字,还是应该从大字练起——这也是当年先严的教导,不过我没有听,客观条件不具备。大字,很容易发现大小毛病。找毛病,如果是一篇小字,都会找那个字不好;一幅大字,哪一笔不到位;榜书,那一段那一截乏力,榜书,难就难在这里。

一个小窍门,也是给先严抻纸时发现的,写成之后,倒过来看,有毛病一望便知,曾经专门写过一篇小文,《字能倒看方为好》。

气,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中医家的气,可以理解为生命能,“有气则活,无气则死。“书法作品的气,只能是在不断的总结——提高——再总结----再提高的循环过程中,发现和把控。

五十年观书之一点心得,不足为法,但愿与同好友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