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6-11 发布于河南

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

人患肝炎、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传染的。植物呢,也能害病毒病。

最初,有人发现有的烟草叶子的颜色深浅不一样,植株也呈现出皱缩畸形。对这种现象,开始人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也没发现什么病原物。可是只要把有病的植株和健康的植株接触摩擦,就能使健康的植株感染发病。用细菌通不过的过滤器也滤不掉它,于是人们就给这种病原起了个名字叫过滤性病毒。

这种病毒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使用一般显微镜,甚至高倍显微镜都看不到。由于这种病毒太小,只能用极小的度量单位--“埃”来表示。“埃”的度量单位是毫米的百万分之一。

病毒是一种分子生物结构,就是说它没有细胞结构和自己的代谢系统,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植物得了病毒病以后,常见的病状是矮缩丛生,比如小麦丛矮病、水稻矮缩病、玉米粗缩病等。另一种病状是造成植物的叶片形成花叶,经常看到在双子叶植物上叶脉变黄,沿叶脉的叶肉随着也变黄,同时又有深绿色的斑块出现,形成花叶。有的病毒侵入叶片细胞以后,叶绿素遭到破坏,使叶片颜色改变,例如谷子的红叶病、小麦的红矮病,都使这些植物的叶片变色发红。

传播病毒病的主要因素是昆虫造成的。比如传播谷子红叶病的有米蚜、黍长管蚜;传播小麦红矮病的是稻叶蝉;传播玉米粗矮病的是灰飞虱等。但是昆虫传播并不是唯一的传毒方式,还有一些,象带毒的无性繁殖材料如马铃薯块茎,就可以把病毒传给下一代;还有象枣树得的一种枣疯病,可以通过嫁接把病毒传给新的植株;再就是人工管理不善,比如在整枝、中耕、或者由于刮风使植株摩擦时,造成植株出现伤口,病毒就可以通过接触伤口侵入到健康的植株上。

目前,对防治植物病毒病还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只能依靠综合农业措施进行防治。比如在一些小麦病毒病发生严重的地区,要注意适时播种,播种过早了发病重。在小麦丛矮病严重的地方,要注意防治灰飞虱。小麦黄矮病严重的地区要注意早期防治麦蚜。这样可以减轻病害。

另外,可以结合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培育抗病品种,采取合理密植和加强田间管理等,都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有效办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