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武汉 | 汉口的老岗亭及“斑马线”的前身

 人文武汉 2023-06-11 发布于湖北

以前的武汉街头,有一种有趣的建筑景观,那就是老式交通岗亭。

如果这种带盘旋向上钢梯的老式岗亭还保留至今,那极可能是红遍全国的网红打卡点。可惜,那个年代的人们普遍缺乏保留城市文化遗产样本的意识和远见。现在残留的民国时期的电线杆,那也是劫后余生,屈指可数。

民国时期武昌警钟楼下江边的交通岗

当然,还有一种“如果”,就是在江滩公园里复制一个这样的岗亭,再现往日街头风景,甚至可以让青少年们沿着陡直的梯子爬上爬下,感受一下在空中岗亭里瞭望和拍照的快感。还有老式铸铁加钢管制成的第一代交通护栏等设施,都可以在江滩公园复制陈列,让国人回望历史、触摸历史,其实也是武汉警察博物馆的延伸。这一设想,只能寄托给公安、水务以及园林景观设计师朋友去实现。

原生态岗亭实物已经无法挽留,留下的,只是回忆,还有老照片以及讲述它们故事的文字。

我于1957年出生,解放前的岗亭我没见过,20世纪6070年代的岗亭,屡见不鲜,印象极深。我家住在公安路,小时候,滨江公园是常去的地方,沿着中山大道往上走,经过车站路、黄兴路、大智路直到江汉路、水塔、六渡桥,都是我“步踱”的范围。

那个时候的交通工具和设施,相对原始、落后,正因为如此,才容易浮现在人们的记忆中。

斑马线的前身叫人行横道线

6070年代,行人横穿马路过街,有“三看”,一看信号灯;二看指挥棒,有的地方没有设置信号灯,就要看警察的指挥棒。或者遭遇停电,警察就用红白相间的指挥棒人工指挥;三看脚下的人行横道线。若有人行横道线不走,随意乱穿马路,不仅受到警察的责骂,还要受身边“革命群众”的监督,批评其没有觉悟。

60年代还没有斑马线,那时也不叫斑马线,叫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线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呢?说来,如今90%的武汉人特别是年轻人都难以置信,有的路段是用一片片白色的碎瓷片在沥青路面上人工镶嵌的。我小时候在中山大道一元路见过的人行横道线就是用碎瓷片按扑克牌上的棱形“斜方块”图形拼铺而成的。那时的横道线只有纵向的两行线,约五六米宽,行人自觉在两道线中间过街。

对行人构成安全威胁的并不是机动车,而是如蝗虫般的自行车和三轮车。横道线不是现在划的横杠杠,现在的横杠杠才叫斑马线。那些碎瓷片有的经过车轮碾轧,从沥青马路上脱落,留下浅浅的坑。后来的斑马线是用白油漆划的,雨淋日晒,极容易脱落。现在,用的是一种热熔反光涂料。

在马路上使用这种铺装技术,还是个精细活,要把一片片不规则的瓷片完美地拼装在“斜方块”内,没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怕是做不到的。

我很奇怪这种用瓷片铺成的横道线,究竟是解放前的遗物还是建国后兴起的呢?在《武汉市志·政法志·公安志》中,查阅到如下信息:“1931年,汉口市政府在市区繁华的柏油路面上,漆划快慢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解放初期,快慢车道、人行横道标示线采用瓷片(废瓷器皿)人工镶嵌于柏油路面,水泥路面则用白色油漆划线。瓷片镶嵌费时费工,高温时柏油融软线形变化。1975年,始用机动车喷划白色油漆标示线。”看到志书上的记载,方知这种嵌瓷操作是解放初发明的。

1968年到1970年,我读小学时,是红小兵干部,经常上街参加交通执勤,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当时拿着铁皮喇叭筒,喊着自编的口号:“行人请走人行道,过街要走横道线。”遇到有人违规,我们就吹起哨子提醒。那时,大人们还是很配合很服从的。如果不配合,“掉底子”(没面子)的就是他们,有谁会给小学生过不去呢。

以前很多城市都有这种老式岗亭

带螺旋钢梯的岗亭吸睛夺目

街道上的交通岗亭(台)总共有三种,一种是最普遍的,用木板制作的圆形岗台,通常有上下两层,下层直径约3米,上面叠放一层,直径略小于底层,每层站台高约35厘米,涂有红白相间竖条纹的油漆。中央有一圆孔,可插放巨大的遮阳伞。警察站在岗台上戴起墨眼镜用手势指挥时,英姿挺拔,动作标准,十分威武。最经典的动作是将指挥棒自然下垂收起的那一刻,潇洒极了。有时,遇到一位气质饱满的帅哥警察,远处围观的群众纷纷驻足,投以羡慕和敬佩的眼光。

1938年,汉口民生路口

这种位居十字路口中央的站立式岗台,一直沿用到20世纪90年代。汉阳钟家村的大转盘上,就曾保留着全市唯一的示范岗台,很多新交警都要到这里学习人工指挥,其警姿中规中矩,一丝不苟。当然,有的警员过于紧张,肢体显得有些僵硬,不够自然。身材肥胖、腰杆不直的警察肯定是不适合站岗的,交通岗其实也是形象岗。修建人行天桥后,此岗台就失去作用了。中山大道江汉路十字路口修建人行天桥后,路中央的岗台还保留过一段时间。岗台和警察,共同形成城市一道风景线。以前,路人可以向站岗警察问路,捡到失物,可以交给警察处理,遭遇突发事故、求助等,一律找警察。警察可以无条件享受人们的信任和依赖。

第二种是在十字路口一角设置的水泥建筑式岗台,基座为砖混结构,高约1米,空心,上面覆盖面板和亭子组合结构,共约3米多高,圆柱形,上有亭顶,临街安装有弧形玻璃窗,背后开有一门,通常有三四级台阶。这种岗亭到2004年左右才彻底退出。汉口自治街前进一路口就曾有这种岗亭。

第三种岗亭是解放前的遗物,在上海等大城市可见。这种岗亭与吊脚楼相似,岗亭主体在空中,下面是笔直的钢管式立柱或钢架式立柱,岗亭高度约与二层楼房相齐,瞭望亭部分为圆柱形,高不足2米,直径也不足3米,临街开有几扇瞭望窗,亭内可容两名值班警察。这种悬空式岗亭需要沿着陡直的步梯或螺旋式钢梯攀爬上去,亭子底部有一活动盖板,可供出入。我记得最清晰的是一元路口有一个,就在武汉档案馆旁边的地方,上面的梯子是垂直的,警察当时用的是手控信号灯。另一个在大智路口,正在老通城门前,上面是盘旋式梯子。小时候,很想爬上去看看,但是没有机会。到50多岁时,爬过江汉关的钟楼,也爬过水塔的塔顶,就是没爬过这种岗亭。

关于岗亭,在《武汉市志·政法志·公安志》中,也有较详细的记载:“1929年,汉口特别市公用局在主要路口修建105个木质岗亭,供警员瞭望指挥交通。

1947年,汉口市警察局陆续添置交通岗亭(台),共115座。19495月武汉解放后,对解放前的旧岗台逐步进行了更新改造。

5060年代,新建水泥、铁质高岗台(岗亭)两种,共150座。岗台由无遮蔽式改为有遮蔽式,设立窗和座椅及灯光信号机。1955年,拆除妨碍交通的旧岗亭87座。全市只保留岗亭24座,并在主要岗亭内安装电话。这24座岗亭分布在江岸区的南京路、大智路、车站路、一元路、黄浦路,江汉区的江汉路、民生路、六渡桥、新华路、循礼门,硚口区的利济路、武胜路、硚口路、航空路、江汉桥磨盘,汉阳区的文化宫,武昌区的阅马场、大东门、彭刘杨路、司门口,洪山区的中南路,青山区的服务大楼、工人村、百货大楼。

70年代上海的岗亭

70年代,铁质高岗台全部拆除。1972年,对水泥岗台又进行改建美化,加大门窗,窗户安装有机玻璃,为火车车厢窗户式,可以挡风防寒。1984年,在主要交通路口使用无线电对讲机指挥联络。1985年,江汉路人行天桥下设铝合金质料的岗亭,窗户为横向梭拉重叠式,在岗亭的设计上有新的改进。”

原先的交通警察以一当十

20世纪6070年代,交通警察人数相当少,通常每个岗只有一两名警察,以致人们从一元路到江汉路所见的几个警察都没有生面孔。其中有一位身材高大肥胖,一个肚子都挺过了河,辨识度极高,估计现在还有健在的老人记得他的模样。

那个时候,司机是一种职业,都是为单位开车的专职司机,没有私车。除公交车外,平时在马路上跑得最多的是解放牌汽车、小三马、小吉普等,轿车(又叫小包车)极少。摩托车只有四类人有,一是公安局的,二是邮电局送电报的,三是电影公司跑片子的,四是省摩托车运动队的。那时,交通事故相对较少,偶有发生,定会惊动全城。

据史料介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汉口铺筑了第一条马路——后城马路(现中山大道六渡桥至江汉路),于1915年竣工通车,后称中山大道。当然,这条马路可能还不是汉口的第一条马路。史料记载有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武昌警务公所在行政科内设交通股,但无专职交通警,由守望警兼事其职。1930年汉口交通日趋拥挤,守望警兼顾交通事务已不能适应。汉口警察教练所训练30名交通警察管理市区交通。自此,汉口始有专职的交通警察。

1936年武昌警察总局设立交通警察队。武汉沦陷后,1943年,日伪汉口特别市警察局第二科警务股管理市区交通。1945年底,汉口市有交通岗80个,每岗4人,共320人。

1949年武汉解放。交通管理人员除吸收少数工人、店员和进步青年参加外,绝大多数是留下来的警察。1949年底,全市有交通岗162个,交通警察766人。19502月,三镇交通干警增为849人。19513月,江岸、江汉、硚口、武昌4个区分局成立交通大队,汉阳区分局设交通班。全市交通干警为934人。

解放初期,地处市中心的江汉分局在其各分驻所设立交通班,管理江汉交通。设固定岗29个,其中双岗有江汉路、民生路、六渡桥等5个,流动岗有循礼门、中山公园等24个。

1951年初,江汉交通大队正式成立,下设6个分队,全队干警300余人。固定岗有江汉路、六渡桥、自治街、前进一路等10处,各路口均无信号灯,流动岗没有岗台,固定岗设有水泥岗台,民警靠拉铃、打手势对路口交通进行管理。

70年代末,市各交通大队才开始先后加大装备投入,引入摩托车、现场勘测图和测速仪,配置基地台和手持无线电台等工具,直到今天的各种现代化管理、服务设施。

从警察队伍的人数壮大,就可以读出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轨迹:上世纪50年代,全市交警为800——1200人,6070年代800人,80年代初1200人,90年代初1400人,2001年,已达3000精英。

2004年,汉口前进一路与自治街交会处的一个岗亭,上部已拆除,只剩基座

关于交通指挥信号,有两个细节值得一说,清末民初,行人、车辆为左向行驶,武汉无规范的交通指挥。1929年,汉口特别市公安局始设简陋的红绿指挥灯。1930年,汉口市公安局加大指挥灯亮度,指挥工具有所改善。19347月,国民政府内政部经交通警察专员会议通过,规定了统一的指挥手势,分为停止和放行28种。

1946年,行人、车辆统一改为右向行驶;汉口市警察局修复了指挥信号灯21个。1947年,指挥采用响铃配合手势信号,灯光开启时,在岗台附近装置的电铃同时发声引起行人注意。这时的岗台多设在路旁,影响交通。1948年,始对全市22个双座灯光指挥岗台进行改建,上半年在中山大道六渡桥、黄兴路口筑指挥灯塔各一座。

1955年,在7个城区22个路口设置四角指挥灯4处。除灯光、手势指挥外,开始使用指挥棒。1982年,全市普遍采用周期自控信号灯指挥交通,并规定交通民警指挥手势7种,指挥棒被淘汰。

50年来的武汉交通设施和管理发展来看,不由得让我们对历史上作出过种种贡献的前辈们心生敬意。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清末,汉口警察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