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抬头望云,低头见草,真美好!

 靠谱的阿木 2023-06-11 发布于河南

每一刻都像永远。

​6月6日,我从天中出发,北上郑州,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十多年前,K型火车将我从山里带了出来,这次回家,我是刻意选择同样的车的,想回味一些东西……
火车还是当年的那班车次,只是同趟火车,不同的是行驶轨迹和心境。
火车徐徐向前,我也跟着走过一座座桥,路过一处处山寨。​
跟随火车在山里穿梭,思绪把我带回了当年我求学,俺爸到处干苦力的一幕幕现实场景……顿时,回过神来,一个被洗脸盆倒扣着桶口的水桶,闪现在了我的眼前,它不知被哪个大叔放在了过道另一侧的邻座座位底下,从外面看,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桶里面有一个粘了些灰土的黄色安全帽,还有一个大水杯的杯帽……别看它被塞在了座位底下,其实它装满了主人的全部家当。
​我蹲下来,和它平视,拍下了这张照片,那时正好是6月7日的早晨7:40。

这一夜,我发觉过得很漫长,可能是火车本身就开得不快的缘故。

迷迷糊糊,我睡了醒,醒了睡,实在睡不着就看看书……整整一夜就这样反反复复。当我从晕晕乎乎中醒来,火车已经到了重庆西,时间大概是6月7日的上午九点多,火车晚点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
在重庆西,火车停了六十多分钟,又才向贵州开进。在停留的这些时间里,我打开照相机,把重庆西装进了手机里。
然后,偷偷地回到座位上,等待火车再次出发,等啊又等,看了又看,火车比车站站台屏幕公布的晚点时间,又晚了近二十分钟,火车才从重庆西开出。
火车前行没多久,在娄山关,又停了半个多小时。
终于,火车离开了娄山关。从娄山关到遵义,火车好像加快了速度,不一会儿就到了。
两点零几分,走出火车,在公交车站台坐上了303公交车,摇摇晃晃70多分钟,到达了茅草铺客运站。

买好到镇上的大巴车车票,拖着行李箱,走进了候车室。顿时,感觉有些饿,于是简单吃了点儿东西——这一顿吃的很香。
三点,开往镇上的大巴车开了。

一路上,我没有睡,可能是想把自己的感受一直置顶。一路上,车在往前走,一路上,我也拍个不停。

大巴车停在和平,下了车,把行李箱放在桥头,走到桥中间,我拍下了初中时经常洗衣服和洗澡的这条河。

因为天快黑了,不能太久逗留,于是又上了回家的山路。

野花随风起,永不恐消散。或许是弥补童年的记忆缺失,我还拍了一些现在也不知道名字的野花野菜的照片。

路长草色夏山绿,十年游子归来急。沿着乡村山路,扛着、拖着和提着箱子,我走走拍拍。

不知不觉,已走到了家对面的山头上。我拍下了下面这组照片。峰峦如聚,他们好像在等我。

走在儿时放牛哈柴(找柴,也就是打柴)干活儿的路上,我不时加快了脚步。
不一会儿,就到了俺家水稻田这里,今年的水稻秧苗长势很好
收过油菜籽的田里,长满了嫩草。你千万别小瞧这些野草,在小时候,那可是我们打猪草必抢的,割牛草要是能遇到它们,那都是会笑着跳起来的。

记得有一年,俺妹妹去打猪草,到别人家地里挠了几把这种类似的“猪草”,背篼都是被挼烂(踩烂)了的,还被人家追到屋里面打骂,俺家的门都被那人拿锄头打烂了……
除了野果,小时候最好吃的水果,莫过于家门口院坝的这棵李子树上的李子了。那时候,这棵李子树是俺家唯一的果树,现在还是。
这段时间是插秧的季节,想起小时候的这段时间,为了吃饱饭,一般都会去帮别人家插秧,因为帮的人家户不少,虽然我算不上插秧最快的,但也是一把插秧能手。

山里的水稻田,大部分都是望天吃饭的。在收完油菜籽之后,最大的期望就是下场大雨暴雨——有一年半夜三更,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爸爸从床上猛地坐起来,登上“解放鞋”,就去堂屋拿蓑衣、华口(犁),去牛圈里拉牛……我也顶上用尿素塑料口袋剪制的“雨衣”,扛起锄头跟着去七沿子(地名)打田。

可能你会问我为啥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和俺爸还有两个弟弟是挤在一张小木床上睡觉的,因为我又是家里的排行老大。

火车已经到了遵义高铁站,算了,就这到这里。以后写本关于个人类书的话,再细细道来。

抬头望云,低头见草,真美好!

阿木写于遵义

2023年6月1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