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为影子写了一首诗,短短4句,却成古今经典

 咪斯头儿 2023-06-11 发布于四川

读诗解史,感悟生活

文章图片1

01 /_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什么是有趣的灵魂?

文章图片2

02 /_

世上有一种美,叫“知性美”。

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雨、听过的风,都是阅历的一部分,对生活的理解程度,决定你的气质。

而一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你的内涵,不求出口成章,但求心中有数。

对人类、对世界的包容和理解,彰显了你的修养,你越阔达,眼中的风景越多。

所以,气质、内涵、修养就是有趣的灵魂。

如果,你再懂一点幽默,那就更好了。

但“有趣的灵魂”有什么用呢?

文章图片3

03 /_

三毛在《如果有来生》中写: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有趣”的作用,就是能把一棵树看出万水千山,今生来世,无论苍凉还是琐碎,都有一种美感。

心中有诗,眼中有月,回忆有风,前行有光,在哪里你都会为自己骄傲。

因为,你总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象。

所以今天我们读一首苏东坡的诗,有悟、有景、有故事,很好读。

文章图片4

04 /_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出自苏轼的《花影》

影子,你有我有,万物皆有,有光的地方,就有阴暗面。

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王安石二次为相,继续推动改革,“元佑党”遭到打压,司马光已经罢官退居洛阳。

此时,苏东坡知密州,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政颇有不满,故作此诗影射。

诗文大意可解为:

亭台上的花影层层叠叠,驱之不去,几次叫小童去清扫,都无法打理干净;

暮晚时分,太阳落山后,花影刚刚消失,可月亮又升了起来,花影再次重现,继续重重叠叠。

文章图片5

05 /_

抛开政治背景不讲,苏东坡这首诗写得很有趣。

花枝招展,有影投来,本是美景良辰,可是诗人觉得有花无影方为清净,于是遣书童去扫。

自然,影子是无法被清理掉的,想来这个小书童也很无奈。

而有趣的地方也正是在于这一点,小童明知道花影并不能被扫掉,可还是去了,一扫帚又一扫帚开抡,只是徒劳。

于是,小童又气又不解的样子就浮现出来了。

太阳落山以后,花影随之而去,可是月光清照,影子再次浮现,诗人看到此景,嘴角也浮现出一丝无奈的笑。

整首诗并没有提到“光”,但是光无处不在,“上”“扫”“收”“送”一连串的动作,使人应接不暇。太阳落下,月亮升起,这依然是一种变化。

所以,一首四句短诗,能蕴含如此多的流动画面,俨然一部小电影。

亭台之上,小童气呼呼扫着空气的样子,既天真又可爱。

文章图片6

06 /_

苏东坡为父亲苏洵守孝期满后,回朝正赶上王安石推动变法,故上书论述其弊端,惹怒了王安石。

于是,王安石指使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他的过失,无奈之下,苏东坡自请出朝,任杭州通判,后调往密州任知州。

此时,王安石罢相后再次登台,改革看似势在必行,所以苏东坡借“扫花影”暗示朝堂黑暗,正义之风被遮盖,留下阴影重重。

太阳落山、月亮升起,也是喻指王安石的复相。

然世事如白云苍狗,让苏东坡也想不到的是,四年以后“乌台诗案”爆发,对他施以援手的反而是“死对头”王安石。

故,苏东坡出黄州后,刻意去看望了王安石,一笑泯恩仇,还约好了将来一起养老。

所以你看,人都是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才逐渐成长的。

文章图片7

“有趣的灵魂”并非与生俱来,后天的经历,一步又一步的见识、理解,对生活认知的提升,才逐渐造就了一个人。

而在一片花影中能看到气象万千,固然也是一种意趣。

到苏东坡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时,他就真的很开阔、很豁达了。

尤其是《赤壁》两赋,更彰显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清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