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省吃俭用都是为了你们”是真的吗?

 张瑜教育 2023-06-11 发布于北京

01
省吃俭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上了年纪(55-90岁)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能省则省,因为我们是从物质极其匮乏的时期过来的,我觉得这很正常,我也是这样做的,没有什么不好。
02

比如:

很多老年人自己愿意因循着多年一贯制的方式生活,不乐意改变。

少点外卖、不进馆子。

天气再热舍不得开空调,开电扇。

使用购物、买菜的塑料袋当垃圾袋,绝不花钱买垃圾袋。

纸箱、塑料瓶不扔,攒着卖钱。

几十上百的电影院不去,有赠票还可以,等等。

我们喜欢这样做就这样做,不妨碍谁,不影响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可是,为什么要说呢?问题出在哪里呢?

就是很多老年人企图将自己的生活模式复制到年轻人身上,让他们过和我们一样的朴素生活。

比如:

看不惯儿女们的“乱”花钱。

看不惯孩子们赶新潮。

种种.......

形成了观念上的冲撞:

当孩子不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办,或是有我们认为的“乱”花钱现象时,就会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有谁愿意听呢?

他们懂得的比我们知道的多得多,谁还愿意听我们那些絮叨了千百遍的车轱辘话,不想听的方式就是敬而远之。

我们舍不得这舍不得那,归根结底是舍不得你的老观念、旧思维、担心再过苦日子。

其次的其次,才是为孩子。因为遗产一定是子女的,哈哈。

心理学认为:

每个人的生活模式都是与其成长经历、认知模式息息相关。

遵从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过自己的人生,完全是个人的私事。

由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背景,养成了省吃俭用模式:

从小就被教育:

“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等等。

这些理念已经在潜意识里深深地生了根,拔除这个根系是痛苦的,为了免受此“苦”,最好的方式就是,延续以往的生活模式,保持不变,没有改变就没有痛苦,这样即自得其乐又省钱,又爱护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想清楚的那一刻,突然就不再纠结了、看开了想明白了,我的生活模式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任何人。

儿孙自有儿孙福,过好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过好自己就是对孩子们的最大支持,没有必要再去为孩子们担心。

重点:

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首先是满足自己的信念价值,让自己不纠结,不内耗,是爱自己的表现哈。

否则就是把自己放到了道德的制高点,“道德绑架”其他人。

03
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听这些呢?
第一、他们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
第二、他们有他们想要的生活方式;
第三、他们思维更进步,知道怎样活在当下,而不必杞人忧天;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希望生他们、养他们的人生活的好,晚年开心快乐,而不是继续因为儿女委屈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