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深不寿为哪般——读《陶庵梦忆<朱楚生>》有感

 淡味茶原创文艺 2023-06-11 发布于山东


情深不寿为哪般

——读《陶庵梦忆<朱楚生>》有感

作者:李琳琳

在张岱的笔下,有这样一位女子,她长得并不是很美,但张岱评价即使是绝世佳人,也没有她的风姿神韵。原文中说:“楚楚谡谡,其孤意在眉,其深情在睫,其解意在烟视媚行。”她清雅俊朗的气质,眉间显露出孤高,眼睫藏匿着深情,秋波顾盼中透露着善解人意。这大概就是说的美人在骨不在皮了。
楚生是一位调腔戏演员,她的绝世佳处都展现在了戏中。她把演戏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竭尽全力来演戏,曲词和说白有错误的地方,用几个月时间,一定要改正的如同说话那样自然流畅。表演的做功和念白非常精妙,她善于表达人物的深情心态,把人物的心理活动都琢磨得非常通透。别的昆腔戏子在技艺方面不及其的十分之一。当时官至都御史的姚益城先生精通音律,也和楚生讨论讲述戏曲的关键之处,精妙深入到戏曲的深情之中。楚生演出的一些比较有名的戏,《江天暮雪》《霄光剑》《画中人》等,即使是昆山教授昆曲的老师仔细琢磨也对楚生的表演也无可挑剔。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幽情逸韵,“多坐驰,一往情深,摇飏无主”。她经常外表不动声色,内心却非常不平静,一往情深却心神不定。或许是入戏太深,或是多愁善感、忧虑多思,敏感而无人可知。她的多情多义,即使有张岱这样的好友,但想倾诉心事约见好友却低头不语,泣涕雨下。陶庵兄问及原因,她却左右言它。她整天忧心忡忡,最终为情而死。


她的美,在韵,在意态神色,在神情心态;在戏,视戏如命,精心琢磨;在情,曲高易和寡,情深难知己。这样一个有趣的灵魂逝去,若不是陶庵兄记载,若不是读了这篇文章,好像她从来没有来过。或许她的死就是她的解脱,就像板桥先生提的《破盆兰花图》:“春风春雨写妙言,幽情意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可能是现实中没有一个凡夫能匹配她的精神,香魂归仙境,不再历人间苦劫。可是想想李商隐那句“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这世界本就是在梦中,楚生和我们何必在梦中寻梦说梦执梦呢?所执不得,而一生不得安稳。

特邀作家简介:李琳琳,山东高唐人,文学爱好者,小学语文教师,淡味茶原创文艺特邀作家。

淡味茶原创文艺微刊第189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