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文章主讲清官式单檐四角亭建模的思路。本次示例的建模过程相对简单,模型也不是很精细。小N主要想通过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古建建模是什么样的过程与思路,所以简略了操作。其实很多操作技巧小N之前的文章中就讲解过,当然也可以把本篇文章看成对于之前教程的汇总与梳理了。 一直以来小N其实想讲的不单单是建模,更想通过建模来普及古建方面的知识。本篇文章就当抛砖引玉了。也欢迎大家下面留言交流。 注:模型与图纸暂不分享。 一、定通则与权衡 本模型为清官式单檐四角亭。清代建筑模数通常采用“斗口”和“檐柱径”两种。而通常大式建筑看斗口,小式建筑看柱径。本模型以斗口为模数,对主要木构件进行权衡,计算得出了各个木构件的尺寸。具体的计算过程与构件尺寸表就不展开了。 附上权衡表。 中国传统古建筑建模可能第一个麻烦的地方就在于确定其法则与构件计算。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最后的模型成品相对靠谱。 如果不了解古建的规矩与法则,建模思路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做出了所谓古建筑模型也只能似是而非的。网上一些古建教程都有这个问题。应该有人会认为小N这里较真了吧,但我以为古建筑模型不谈古建筑规矩,就失去了核心。而且模型作品不也是要精益求精的吗? 二、制图与导入 为了方便能更快更准确的建模,小N先绘制了cad图纸。关于cad导入的注意事项与技巧,可以详见小N文章《CAD导入SU技巧与教程》。 当然小N也可以不先绘制cad图纸,在su里面直接建模。但是想做精细点模型,小N认为还是先通过绘制图纸推敲一下后再建模的好。而且先绘制二维图纸再建三维的模型这个方式相比直接建模,在细致建模时,未必速度会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怎么顺手怎么来。 在导入之后小N会顺便分好图层。关于古建筑图层方式,可以详见小N文章《聊古建筑建模中的分图层》。注意,小N我写那文章时,su版本图层功能中还没有添加文件夹功能呢。 三、台基 根据图纸拉出台明与踏跺。踏跺不大于面阔。另外注意设计规范,室外台阶在设计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最高不能大于0.15m,最少不能低于0.1m。 四、大木构件 3.1 柱子 柱子容易做。选取好一半截面,路径跟随圆形就完成了。 这里附上柱顶石的权衡表了。 3.2 枋 檐枋需要注意如上图的建模细节。具体操作可以再详见小N文章《枋的细节建模教程》。 3.3斗拱 这里制作的斗拱为一斗三升平身科斗拱。建模相对简单,注意权衡好尺寸。 3.4檩与梁架 根据之前计算过的构件尺寸建出构件并进行拼搭就行。 这里注意清式古建筑木构的步架与举架,要按照对应的方式计算。保证屋面曲线的自然和缓。 本四角亭采用抹角梁法。考虑到构件的拼接会有碰撞打架的问题,在建模的过程中注意削角处理。 3.5角梁 角梁相对复杂一些。建模之前需要放线。 本建模比上图的形式略微简单些。用的同为扣金角梁。老角梁后尾做法是三岔头做法。 特别要注意角梁头饰的做法。这里小N做的是下面的老角梁霸王拳、上面的仔角梁为三岔头做法。这些做法都是有其讲究的,同样细节也是需要放线的。 分别对应图中的(1)上图与(6)图 3.6 望板、连檐 檩上搭椽,椽上搭望板与连檐。 根据屋面曲折绘制望板与连檐断面。然后做檐口的跟随路径。关于檐口线放线操作可以参考小N文章《翼角檐口线建模教程》。关于翼角有“冲三翘四”的口诀。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口诀也不是死的。对于亭子等这类园林建筑,角梁头部可抬起高些。有的水平位置还要抬起0.5到1椽径。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路径完成后,就使用路径跟随功能与切割插件完成这部分。3.7椽子 平身椽没什么建模难度,主要麻烦点在翼角椽变化上了。这里可以说是本建模最麻烦的地方了。想做讲究了,小N感觉就没有捷径了,就像小N这样一根一根计算并拉出来。 如果不想做这么精准的古建模型时,只能“偷工减料”了,保证做好椽头撇度变化,后尾等看不到的部分就不做变化了。 每根椽子完成后,根据放线位置放置。先对水面位置再对竖向位置。 上图为示意图,可以看到椽子放线的基本规律。另外注意清代建筑翼角椽一般为奇数。规模较小的亭子一般为7根、9根、11根。带斗拱建筑翼角椽数计算方法,廊(檐)步架尺寸加斗拱出踩尺寸再加檐平出尺寸除以一椽加一当尺寸,所得数取整数。该数如为奇数,就是所得椽子数,如为偶数,则还要加1。多说一句,关于翼角椽根数是否必须为奇数的问题。以马炳坚老师的观点来说,不能片面追求“奇数”而导致翼角椽过稀或过密。还是要从实际出发。 五、小木作 本模型的小木作主要是枋子下面的倒挂楣子与下面的坐凳楣子。这里小N设计的形式为步步锦。建模操作不多讲了。如果你对于步步锦这种古建装修形式感兴趣并想了解更多,可以再详见小N文章《细讲步步锦》。 六、屋面 5.1铺瓦 本模型是筒瓦屋面。关于铺瓦的具体操作这里也不多讲了。更多内容可以参考小N文章《浅聊古建铺瓦与筒瓦建模》。5.2屋脊 根据瓦号、屋脊类型与做法,按照古建规矩绘制对应的屋脊断面,再用屋面路径跟随一下。屋脊就出来了。 七、附材质 素模完成后,最后最大的工作量在附材质上了。关于上材质的技巧,这里不多讲了。可以详见小N文章《古建建模中的彩画贴图技巧》。 注意,虽然关于材质的内容放到文章最后这里提了。但是如果想更快更好操作,建议在上面讲的具体建模过程中,就提前考虑好材质操作。 八、整理检查 此次建模可充分利用了古建四角亭的对称性,再结合su组件功能与镜像插件进行操作。 上图就是四角亭模型中的四大组件群的一个。镜像拼接完成后,检查细部有没有缺少的构件。清理多余的线条,还有辅助线、辅助面和图层等不需要的内容。最后一个清官式单檐四角亭就完成了。 模型更多图片可以看下面 不知道这么给大家讲古建筑建模如何?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另外附上相关建模操作速览视频: ![]() |
|
来自: 新用户27853117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