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中“风诗”的时代背景与诗歌特点

 鹤纭 2023-06-11 发布于辽宁

   《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中最早的作品记录于西周初年,最迟的作品产生于春秋中叶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诗经》在内容上分风、雅、颂三部分。精华部分为“风诗”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全貌和先民的生活百态。

     诗经中的“风诗”分为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和豳风。除王风外,周南、召南、豳指的是地域名,其余皆是诸侯国的国名。

     “风诗”产生的地域很广阔,包括今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湖北,而多集中于河南。

一、周南与召南

1、时代背景

        周朝由文、武落成,因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曾助武王灭商,武王封周公于鲁,但他不就封,由其长子伯禽去鲁国接受封地,自己则留下辅佐武王及其儿子成王。召公情况也大致相同。

     两年后,周武王病逝,周公和召公全力以赴辅佐周成王。为其天下的稳定,周公和召公决定分陕而治,周公管理陕之东,召公管理陕之西。

     周公把主要的精力用于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稳定东部新拓展的领地;而召公的责任就是进一步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巩固的经济后方,为周王朝进一步开拓疆土解除后顾之忧。

    《诗经》中的“二南”作品就是指周公和召公统治地域的民歌,主要包括长江、汉水、汝水流域的诗歌,其创作时代在西周末至春秋初约一百多年间。

    有一种说法,诗经之所以 把“周南和召南”排在前面,既是对周公、召公的追忆,也是对⼆公安定、教化南国之功的褒扬。

2、诗歌特点

    “二南”诗歌在风诗中具有特殊地位,流传广泛,受众更多。一是因为与周公和召公的巨大影响有关;二是因为具有雅诗的地位,其最早以雅乐出现,后编诗者将它们放入风诗之中;三是为孔子所重视,“二南”诗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反映出孔子对恢复周礼的渴望。

    “二南”诗中,集中反映了以周礼为导向的和谐、文明、有序的社会境况,是“正风”的典范,很多诗吟诵起来,感觉充满了明朗、尚礼的清新质朴气息,也感受到了诗言中所蕴涵的纯正“风雅”精神。所以说,历来都称“二南”诗为“正风”是很有道理的,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分析:

①抒无邪情思,中正平和,教化世人喻情于礼。首篇诗《关睢》即描写纯真浪漫的爱情故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又兼述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相结合的理想婚姻,如孔子之所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它的爱情诗《汉广》、《摽有梅》、《野有死麕》等,皆符合“发乎情,止于礼”的道德规范。

②述怀人之情,以明夫妇之情深真挚,思念无尽又能晓以大义。细读《卷耳》、《草虫》、《殷其雷》等诗,便会深有同感。

③表述婚姻之事,赞女人之德。见《桃夭》一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如朱熹所言“然则桃之有华(花),正婚姻之时也。”

    同类诗《鹊巢》、《螽斯》等,从祝福新婚和多生贵子的角度,反映出南国百姓顺意安乐的生活状况。

④颂贤臣文德,以教君子诸候不废修身治国之事。见诗《甘棠》、《樛木》、《麟之趾》等。

     总之,“二南”诗中,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多彩的南国,是一个充满了诗的灵气和生命活力的世界,从许多诗的字里行间,便可发现南国缤纷绚丽的自然之美和汉江两岸烟波浩渺的辽阔之美。

二、邶风+鄘风+卫风

 1、历史背景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伐纣灭商,西周政权建立,周武王采取“以商治商”之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为了更好地统治管理殷商故址,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武王病逝,儿子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唆使武庚叛乱,史称“管蔡之乱”,后周公率兵镇压,杀死武庚与管叔,放逐蔡叔,合并三地(邶、鄘、卫)为卫,连同原殷民一起封给康叔,建都殷墟,号称卫国。此时,邶、鄘国已不复存在。

      卫国,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09年。自康叔历十三世至献公还好,而后便国力日衰,内乱不息,卫宣公荒淫无耻,纳媳杀子,到卫懿公(最大的爱好是养仙鹤)时,更加腐败不堪。

    公元前660年,狄人入侵,将士们拒绝上阵,结果卫懿公被杀,卫国首都朝歌的百姓逃离了都城,在黄河边被追赶上来的狄人一场屠杀,幸亏有宋桓公(因许穆夫人前去求援)派兵营救,南渡黄河,整个卫国剩下了五千人,这时,卫文公受命于危亡之际,在楚丘重建卫国,后又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卫国日渐强盛。

     《载驰》、《定之方中》二诗就是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 

2、诗歌特点

     《诗经》有“正风”和“变风”之说,除了“二南”诗外,剩余十三国风均为“变风”。

     变风的产生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动荡和混乱,礼崩乐坏的现实使得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甚至扭曲,以至于难以排解生活中的苦难和心灵上的困顿,所以在诗歌中就流露出些许讽刺、怨怼等负面的情绪。

     另外一点,卫国(包括合并的邶国和鄘国)是商朝故都所在地,而殷商文化多是崇尚纵酒享乐,所以很多诗中都深深的烙上了周和商的文化印记。

①“邶、鄘、卫风”诗共39篇,占国风的四分之一,反映了当时殷商旧地人们的生活百态,也反映了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程度。 

    如《邶风.柏舟》诗中“我心匪鉴”的“鉴”是指铜镜;《卫风.淇奥》诗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除了颂君子之美德,也暗示卫国玉石业的发达。…从类似于这样的一些诗句中,不难捕捉到卫国手工业、商业、农业等方面的发展面貌。

②“邶、鄘、卫风”中婚姻爱情诗占了很大比例,其中就有表达自由恋爱,以物寄情的诗歌,如《邶风.静女》、《卫风.木瓜》等;表达真挚友情和爱情的《邶风.击鼓》诗中的一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流芳千古。

     还有描写受父母之命和媒妁的束缚,爱之路坎坷不平的,如《鄘风.柏舟》等,即有自嗟命运的无奈,又有觉醒和反抗的意味。

      另还有一些怨妇诗《邶风.日月》、《邶风.终风》、《卫风.氓》等,《氓》最具有代表性,弃妇自诉情变经历和婚姻悲剧,“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其中痛定思痛的反躬自省,很是令人感慨。

 ③卫国虽然人杰地灵,但是昏君特别多,朝政混乱,奢糜无耻,国家搞得乌烟瘴气,多灾多难。所以也造就了卫人嫉恶如仇的性格,导致很多诗中充满着一种阴郁愤懑之气,讽刺诗很多。

      其中有抨击和鞭挞统治者(卫宣公和宣姜)违背天伦、不修礼教的诗,如《邶风.新台》、《鄘风.墙有茨》、《鄘风.君子偕老》等。代表作为《鄘风.相鼠》,用犀利、简洁又跳跃性语言,将那些贪得无厌、卑鄙无能的昏君与人人喊打的老鼠相比,一针见血地尽情讽刺和斥责,“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堪称讽刺诗一绝。

④据说,在“邶、鄘、卫风”诗中,有一些作品是由中国第一女诗人庄姜所作,如“邶风”的前几首诗:《绿衣》、《燕燕》、《终风》、《日月》和《无衣》,大都是忧愤沉郁之作,充满着哀婉之美,这也许与她凄美的一生经历有关。其中《燕燕》这首中国最早的送别之作,抒情深婉而语意沉痛,“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别离之情跃然纸上,读之心旌激荡。      《卫风.硕人》是描写庄姜出嫁之盛况的,词华流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刻画出庄姜的神之美,也成为后世博喻美人的佳句。

    另有第一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著名三首诗《邶风.泉水》、《鄘风.载驰》和《卫风.竹竿》,表现出女诗人不俗的才情和深明大义的爱国情怀,《载驰》尤为突出,在卫国灾难深重,危在旦夕之时,“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许穆夫人舍生为国的气魄令人钦佩。

三、王 风   

1、时代背景  

    “王”是指东周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无力驾驭诸候,其地位等同于列国诸候,所以其地产生的诗歌便称为“王风”。

    东周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原来的宗主地位,对诸侯国非但无力控制,而且要受到强大诸侯国的欺凌,领土日见萎缩。然而在春秋之初,周王朝还不免要摆出一副天子的架势,对所谓“无礼”的诸侯国进行征伐,但无不以失败告终。

    正因为东周王朝前期征伐频繁,又加上贵族生活奢侈,所以不得不加重对统治区百姓的压迫和剥削。在沉重的兵役、劳役负担之下,人们普遍地感到世道江河日下。

2、诗歌特点

     “王风”十首诗歌由于受到创作时间和地点的影响,而具有与其他风诗不同的特殊风格,乱离之作、风衰俗怨是王风的主旋律,表达人们心中的悲愤和无奈的情绪。如《黍离》即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又对国家的衰败惋惜,忧思悯意情怀尽显,“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由于本诗的流传,“黍离之悲”在中国文化中成了一种深沉的民族心理沉淀,成为亡国遗民借以抒发爱国情愫的一种典型意象。

     同时,“王风”中的诗歌从不同层面反映出在社会动荡时,人们的道德操守面临考验。如《兔爱》一诗,就是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感慨西周灭亡后的沧桑巨变。

   《君子于役》和《扬子水》等属于战争徭役诗,这些诗有的表现征夫士卒的苦楚和难辛,还有些是妻离子散的思妇哀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这类诗在别的国风中也常见,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王风”中的情感诗怀友诗贴切而委婉。如《大车》、《采葛》、《丘中有麻》等,其中《采葛》被誉为“千古怀友佳章”,诗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后世演化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并成为人们表达思念之情的精典佳句。

四、郑风

1、时代背景:

    (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周朝姬姓诸侯国。郑桓公,郑国第一位第一任君主(周厉王之子),前774年,担任周王室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前773年,郑桓公见王室多有变故,祸患将至,于是迁徙其国民到东虢国和郐国之间,号称新郑。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郑桓公与周幽王一同遇害,谥号桓,故称郑桓公。

    郑武公(桓公之子)继位后,攻灭东虢国和郐国,建立独立的郑国,定首都为新郑。

     郑庄公(武公之子)继位后,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从而有“天下诸侯,莫非郑党”;但郑庄公多宠子,在其死后,郑国即陷入内乱。

    经过几次君位争夺,郑国国势大不如前,而周边列强则纷纷而起。战国初年,被韩国灭亡。

2、诗歌特点:

    诗言情是郑风突出的特点,一是因为郑国经过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几位贤明君主的励精图治,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欢快活泼、自由奔放的诗歌也应运而生。

二是因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郑国是较早分封的一个诸侯国,乃帝王之乡,因此隆祭祀、重占卜、爱好歌舞等殷商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郑风”情诗的奔放爽朗就与原始民风有很大的关系,古老文化放荡不羁,充斥着最原始的野性特点,同时祭祀、歌舞和男女相会的风俗为情歌的广泛产生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基础。

三是因为春秋时期,天下分裂,大国争霸。郑国是小国,又处于秦、晋、齐、楚等大国竞相争雄的中间地带,不得不用文辞四面应酬,八方周旋,以求得国家的安宁。由于郑国统治阶级尚文,对民间也产生了影响,这也是这些诗歌兴起的原因之一。

    郑风共21篇,80%左右是咏唱男女间的爱情和婚姻。这其中包括:

①赞美男子的俊美和勇武的《叔于田》、《大叔于田》。

②表现男女间倾慕和纯真爱情的诗有《子衿》、《将仲子》、《出其东门》、《风雨》等。《风雨》虽然可理解为描写恋人久别重逢情意绵长的爱情诗,但诗中隐含着“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寓意深刻。“风雨如晦”也常比喻社会黑暗、前途艰难,所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因此成为名句。

    尤其是《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表达恋人间相思之情的诗句,吟诵至今,经久不衰。而《子衿》的另一意旨是“为刺学校废说”,由此而衍生出师友之间相责相勉之说,这就使得《子衿》这首诗备受后世学者的关注。

③表现恋人之间戏谑和情感冲突的诗有《山有扶苏》、《扬子水》、《狡童》等。④表现男女约会嬉戏而唱合的诗有《野有蔓草》、《溱洧》等。《野有蔓草》诗中的“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是形容少女美的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⑤表现夫妻间和谐美满、情意融融的诗有《缁衣》、《女曰鸡鸣》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展示出一幅夫妻间伉俪情深的美好画面。

     总之,“郑风”的爱情诗内容丰富多彩,结构上精巧细腻,句式上参差错落,用词欢快清新,表达出自由奔放、清扬率真之情,读之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五、齐风

1、时代背景

  (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南部。

    始封君为太公望(姜子牙),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

    姜太公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优势,确立了“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这一政策。因此,齐国呈现出繁荣的态势,该种经济环境直接催生了齐人尚奢的风气。

    此时,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齐为田齐所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史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齐风诗主要产生在齐哀公到齐襄公时代,约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

2、诗歌特点:

    “齐风”主要内容有讽刺诗、爱情诗、狩猎诗。

    讽刺诗内容大多是反映齐襄公和文姜间的无耻秽行和鲁桓公纵容文姜而不防犯,导致惨遭杀身之祸。如《南山》、《载驱》等。

    因齐国较其它诸候国发展迅猛,经济繁荣,在诗中不免显现出尚奢之风。

     首先从《敝笱》、《载驱》等诗中,通过描写文姜出行时的奢华之状,就体现出这种风气的存在。

     而在《著》中所描写的女子出嫁场景中,不难发现,新郎所佩戴的饰品从青、素、黄到琼华、琼莹、琼英,皆可看出齐人尚奢的习俗。

      “齐风”诗的表达语言上有一特点,语气助词出现很多,如“兮”字的运用就很广泛,在《还》、《东方之日》等诗中很常见,这样会延缓诗歌中的节奏,阅读起来较为舒缓,给人一轻松愉悦之感。

六、魏风

1、时代背景

      魏氏的先祖是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毕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子。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命毕万灭姬姓魏国,并把魏地(今山西芮城县一带)封给毕万。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战国初期,三家分晋,毕万的后代魏斯重立魏国。

    “魏风”中的魏国,一般认为是春秋时代魏亡国入晋之前的那个魏国,并非是战国时的魏国。古时,魏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比较恶劣,虽为古之圣贤栖居之地,但地域狭小、物产稀缺,属于典型的贫瘠之地,魏国处在秦晋两大强国之间,政治统治也是异常混乱、黑暗残酷,使得魏地百姓深受剥削和压迫,生活艰难困顿,怨愤不断。

2、诗歌特点

      因为魏地贫俭的生存环境以及魏地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孕育并孵化了“魏风”多刺少美的思想主题和酣畅激切的现实主义风格。

     所以,《魏风》的讽刺诗占多半,这其中包括①针对统治者进行揭露和抨击的诗,如《葛屦》、《伐檀》、《硕鼠》等。其中《伐檀》成为诗经中反剥削反压迫的代表性诗篇之一。《硕鼠》则以比喻贴切逼真而著名,诗中把奴隶主剥削者比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控诉其罪恶,揭露其丑恶面目,同时也表达民众的觉醒和愿望。

②不满魏地繁重徭役的诗作,如《陟岵》等。

③还有的诗表达出有识之士忧国忧时的嗟叹,如《园有桃》等,

     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魏风”诸篇则更为一致,都散发着强烈的现实主义气息,贴近生活和社会现实,在语言表达上多为酣畅激烈之词。

七、唐风(晋)

1、时代背景

      唐国,又称“古唐国”,   “唐”,最早指的是一位历史上地位非常崇高的人物——尧。尧的后人世居于唐,直到周武王灭商。据说,周武王驾崩后,周成王继位,唐国发动针对西周的叛乱,很快就被周公灭掉,并封给唐叔虞(周成王之弟),成为唐国首任国君。

      唐叔虞治理唐国时,境内大治,周边部落对唐国都非常敬服。唐叔虞在位的年限大体与成王相始终。唐叔虞去世后,即位的姬燮(大约公元前506年),因境内有晋水,于是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晋国的由来。

     公元前750年,晋文侯杀了周携王(与周平王各自称王),会同郑武公、秦襄公共同护卫周平王完成东迁。

     后晋国经历了百年争位之战,在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重耳)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晋文公九年(前628年),重耳逝世。重耳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2、诗歌特点

     因“唐风”与唐尧故地的更久的文教紧密相连,在诗意的表达上更达到了触及灵魂的思考水平。

     所以“唐风”和前面各国风偏重儿女情长截然不同,大部分都是君臣之情和友情,惜时奋进,努力事功。这个是与晋国在整个春秋时期的霸业相辅相成的。

①思深忧远,“晋本唐国, 故有尧之遗风。忧深思远, 情发于声。”如《蟋蟀》、《山有枢》等。这些诗寓意深刻,即规劝珍惜时光,活在当下,但又要有所节制,“好乐无荒”,很有人性味,是发人深省的感时之作,对于当今而言都有警醒的意义。

②劝戒醒世,有讽刺感和历史感。《杨子水》这首实事诗,反映晋国宗族之间的仇杀,即有讽刺感,又揭示出沉重的历史真相。而《采苓》则是一首劝戒世人,不要听信谗言的诗,读之发人深思。

③有些诗以深沉哀怨的笔调,通过描写征夫思家恋土和悼念亲人,表达出统治者下的徭役和战争,给百姓所带来的痛苦,借此抒发内心的愤懑不平之情。如《鸨羽》、《葛生》等。

      因此说,“唐风”在整体上表现出“忧深思远”的情感特征,既与先民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又具有独特的唐风(晋风)特色。

八、秦风

1、时代背景

      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好马及畜”,又擅长骑射和作战英勇,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周幽王之父)封为西陲大夫,彊土逐渐扩大。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为周朝防守边境,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基础。

    统治区大致包括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秦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大致说来是自春秋初至秦穆公(死于前622年)的160年间。

2、诗歌特点

     因为秦人所处的环境和戍边之责,常要面对西戎侵略者,所以迫使秦人“修习战备,崇尚勇武”,逐渐形成了朴实、豁达、剽悍、勇猛的民族气质。由此,秦风诗中也多有征战猎伐的诗篇,《小戎》等,而脍炙人口的从军之歌《无衣》更是充满了同仇敌忾,奋勇向前的爱国主义热忱,这是在《诗经》别的风诗中少见的尚武精神和悲壮慷慨的情调。

     秦风诗中内容丰富,但以其悲凉、凝重的风格独立于十五国风之中。这其中有展现秦国宴饮文化的诗《车邻》;有悲惋秦国三良的挽诗《黄鸟》;还有贤臣志士嗟叹怀才不遇的诗《晨风》等。

     但秦风《蒹葭》却似一股清流,让人们脱离了黄土高原的粗犷沉雄气息,仿佛来到南国渺远空灵、朦胧缠绵的意境之中,在整个秦风诗篇中,《蒹葭》是柔情而委婉的,似乎与秦人尚武好勇,重情且勇猛的性格不相符合,所以在品读和辩析诗义时,诗中“伊人”和“在水一方”的象征与意旨就令人浮想联翩了,或是意中情人,或是良臣贤士…,这使《蒹葭》即充满了浪漫朦胧的美感,又具有难以明述的人生哲理意味,终成为千古名篇。

结语:  

     关于国风的时代背景和诗歌特点现总结至此(止于秦风),通过展开先秦时期的历史画卷,品读晦涩难懂的诗句,感受先民的情感世界,体味先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探寻祖国诗歌发展的源头,最终真正领略诗经之美。

      虽然诗经年代久远,有些诗的作者与创作地点、时代,甚至于其作诗之义都存在着各种观点与争议,但还是从不同角度展现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经》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是一部丰富生动的先秦时期百科全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