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屋变迁记

 唐白甫grpj8q5p 2023-06-12 发布于新疆

房屋变迁记

刘根林

清末民初,大量的新化穷人迁来邵阳,他们来这里帮长工,挖山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当地人贬称他们为"新化佬"。新化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他们那比广东白话还难听懂的腔调,二是新化特点的土垒房。
新化人建房,首先得用两块一寸厚,六尺长,一尺二宽的杉木板做成一个墙盒,把墙盒平放在将要造房的山脚坡地上,再用四根木棍套在墙盒开口的一头固定,两人再挖土朝墙盒里倒,另两人握着两根木棍在里面砸。垒到一半时再放上四根荆条,墙越垒越高,土也越挖越多,房子修好了,屋场也挖平了,这种房子虽说外观丑陋,但冬暖夏凉,而且还防盗。我就是出生在这样一座新化式的士垒房中。人民公社期间,这座仅120平米的房子还曾经挤住过三户人。

弟弟要结婚了,老房子再也住不下了,没办法,一家人只得商量着建一座新房。由于女方那边不喜欢这一种新化式的土垒房,只得照着本地人的样子修一座土砖屋。
俗话说:修屋造船,昼夜不眠。左邻右舍,三亲六朋都来帮忙:晚上担屋场,白天打士砖。我就近把一坵八分面积的水田犁好耙稠,然后放干水凉起来,然后再借来七八个砖盒子。砖盒子的空间是二五八:厚,五寸宽,八寸长,打土砖是先把一根麻绳成∪型放在地上,把砖盒摆在麻绳上,用耙钩钩一把泥巴放进砖盒里,用右脚把泥巴踩紧,用划枪沿着盒子划一圈,再淋上水,用脚抹平,把盒子提出来,一个砖就打好了,一般情况下,一个劳力一天能打四五百砖。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被聘为国家公务员。农村里有些人已开始建红砖房。我也卖掉了家里的土砖屋,花了一万元建起了一座红砖屋,虽然欠了一屁股债,但心里却有点沾沾自喜,因为房值一万元,我也成了万元户。

九十年代,地方供俏社破产倒闭。区百货大楼对外出售,一弄三层只卖二万元。于是我与人合伙买了两弄,一层做门面:一人一间,二层三层都装修成三室两厅的套间,就这样,我一家也像城里人一样住上了套间房。
退休了。儿女们也都参加工作了。这几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民进城的热潮。顺应潮流,我卖掉了才住了两年的套间,在县城买了一套120平米的三室两厅。全家户口都迁来县城,就这样,我们都变成了城里人。
孙子考上了省重点中学。但就读得有学区户口。为此,儿子只得卖掉县城的房子,在省城按揭买了套三室两厅。为了陪读,退休了的爷爷奶奶只得在省城住了三年。

孙子考上了大学,老俩囗也完成了陪读的任务,心里想:终于真的退休了。人老了,总想着叶落归根。总是感觉到大城市的热天比农村热,冷天比农村冷,心里又无限留恋家乡的清新空气……于是父子俩商量着回家建一座房子。
经过三年的奋斗,小别墅终于建成。转了一个圈,我们又回到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作者简介:刘根林,湖南邵阳人,1950年12月生,1968年当兵,1969年入党,在部队六年,先后在营宣传队,团宣传股战史编写组,师宣传科《铁道兵志在四方》编写组工作,七三年退伍,在农村担任过生产队长,大队支书,八四年招聘为国家干部,2010年元月正科级退休。工作期间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文凭。笔名牛耕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