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华清回忆录-44

 兰州家长 2023-06-12 发布于甘肃
文章图片1

中心任务:走

1947年8月6日,我知道了这次渡过黄河的真正目的:挺进大别山。

8月6日,纵队召集各旅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了中央军委指示和刘、邓首长关于向大别山挺进的命令。陈再道司令员介绍了敌人的企图和行动部署。蒋介石对我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图毫无觉察,误认为刘邓野战军经连续作战,疲惫不堪,短时间内难以再战,因此重新调整兵力,以鲁西南战场的八个整编师18个旅约14万人,分别从菏泽、袁口、嘉祥等地出发,实行分进合击,企图围歼我野战军主力于郓城、鄄城之间狭小地区内。

刘、邓首长决定乘敌合击部署尚未完成、且后方兵力薄弱空虚的有利时机,突然南进大别山,先敌在大别山展开。中央军委复电指出:“决心完全正确”,“情况紧急不及请示时,一切由你们机断处理”。要求刘邓大军“用全副精神注意于运动中大批歼灭敌人,一切依靠打胜仗”,实现挺进大别山的任务。

为了保持行动的隐蔽突然,造成敌人的错觉,刘、邓首长决定将主力分三路南进:一纵并指挥中原独立旅为西路;三纵为东路;二纵、六纵掩护中原局与野战军直属队为中路,二纵为中路的左路军,并列向大别山挺进。另以十一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黄河渡口佯动,造成北渡的声势;并以暂由刘、邓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五个纵队钳制敌人,掩护刘邓野战军主力南进。定于8月7日挥师挺进大别山。陈司令员强调:沿途遇敌不可恋战。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一个字:走!

8月7日傍晚,我旅随纵队出发,向南疾进。四旅、五旅在前面,我旅跟进。纵队要求坚决响应野战军号召:“勇往直前,决不向后看,坚决勇敢地完成这一光荣的战略任务!”

出发时碰上了倾盆大雨。部队踏着泥泞前进。11日,我旅受领任务:夺取陇海铁路商丘以东张阁车站,为大部队开辟通道,同时占领和庄至何楼段铁路线,并破坏铁路和桥梁。当天19时30分,我旅十八团首先进抵陇海铁路线,该团三连向张阁车站之敌发起了攻击,全歼张阁车站守敌。我旅主力随即占领了和庄至何楼铁路线,破坏了沈牌坊、前后何楼段铁路和桥梁。

12日18时,二纵从朱集至前后何楼10公里宽大正面全部越过陇海路,向敌人辽阔空虚的战略纵深疾进。

14日晚,我旅随纵队冒雨渡过涡河。15日,我旅以日行40公里的速度到达鹿邑以西,进入了满目疮痍的黄泛区。

黄泛区是蒋介石的“杰作”。1938年6月,为阻挡日军从东面进攻郑州后南进,蒋介石下令炸毁了郑州以北花园口的黄河大堤。滚滚黄河水改道东南方向,灌入颍河、涡河等河流及两河之间广大地区,注入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及苏北地区的44个县,受灾群众达1250余万人,淹死89万人。这片地区被称之为“黄泛区”。花园口决堤,没能挡住日军攻势。

内战爆发后,蒋介石又企图重施故伎,让黄河归了故道,可没能挡住我军强渡黄河。从炸花园口算起,快10年了,黄泛区仍然是遍地积水,淤泥无际,浅处至膝,深处及脐,没有人烟,没有道路。在这一宽达20公里左右的地带只能隐约看到一些被淹的民房屋脊和掠空而过的野鸟,真是悲惨凄凉。

黄泛区不能硬闯,我们派人探路设标,并在当地群众帮助下选择了前进道路。

15日傍晚,部队出发,又赶上阴雨连绵。踏进黄泛区时,指战员们手牵手,臂挽臂,踩进没膝深的淤泥坑里,一步一拔,非常费力气。部队开展了体力互助活动,人与人、班与班,互相帮助。

走了一夜,仍没走出20公里宽的黄泛区。

16日,太阳出来了,是个难遇的晴天。晴天有晴天的麻烦。时逢盛夏,太阳发威,黄泛区成了大蒸笼。水蒸气从黄水污泥中往上冒,弥漫着腐烂腥臭气味。阳光灼热,无遮无拦射下来,许多人中暑晕倒。行军极为艰难。

车辆、马匹的通过困难更多。有时骡马陷入泥坑,奋力挣扎,越挣扎越下沉,需要数人才能从泥里拽出来。我虽配有坐骑,但没法骑,也和战士一样赤脚行军。我旅有50多辆豫东的木轮车,用来拉载伤员、粮食和弹药。有的车轮一轧进泥坑就滚不出来。战士们把木板、干草、甚至棉被垫在泥浆上,一起使劲,才能把车拉出来。伤员们看到这种情况,硬从车上跳进水里,和大家一起干。火炮也陷进淤泥,拉不动了,炮手们只好把火炮拆开,背着炮架,扛着炮身,抱着炮弹,互相推拉着前进。

8月16日,我旅全部通过了黄泛区。

刘邓野战军越过黄泛区,使国民党企图利用黄泛区围歼我野战军主力的计划落空。蒋介石十分恼怒,动用了近30个旅的兵力跟踪追击,并令空军轰炸我野战军南下必经河流的渡口。

16日傍晚,为了尽快渡过沙河,纵队决定由郭集地区分两路向南疾进。我旅和纵队直属机关部队为西路,经郸城集、钱店集到槐店(今沈丘县城)过沙河;四旅、五旅为东路,经石槽、宜路店到新安集过沙河;并令我旅和五旅各派先遣部队到渡口架桥。

17日12时左右,我旅先头部队到达了槐店渡口。沙河水深三米多,宽90多米。先头部队找到几只小船,架起浮桥。我旅部队过河后,进至槐店以南曲集地区。纵直机关部队因辎重部队和教导团没到齐,暂时在槐店东北大于庄地区集结。至19日,二纵除了辎重部队外,全部渡过了沙河。

我们南进行动极为保密,不断改变番号,有的伪装成地方部队,敌人始终没有觉察我军的战略意图。刘邓野战军渡过沙河后,矛头直指大别山。蒋介石觉察到了,急令整编第八十五师和整编第十五师一个旅沿平汉路南下,企图抢先到汝河南岸布防,南北夹击刘邓野战军。

渡过沙河后,我旅休整一天,向部队进行动员教育,提出了“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的响亮口号。部队情绪很高。为了摆脱敌人追赶,部队进行了轻装,将笨重的武器如缴获的榴弹炮等就地埋藏,准备向汝河、洪河挺进。

纵队决定由范朝利副司令员率前卫在前面开路,大车辎重及后勤机关由钟汉华副政委指挥随后跟进。20日晚,纵队指挥机关进至沈丘以南魏营地区。我旅进至新蔡县以北龙口地区。四旅进至新蔡东北野里集地区。五旅仍在沈丘地区,准备阻击尾追之敌。

8月21日下午,我旅由孙召集渡过洪河,进抵新蔡以西地区。十六团包围新蔡,监视该城守敌。纵队主力进至蒋店集地区,准备南渡洪河。23日,纵队主力从洪河与汝河汇合处的大杜湾村三汉渡口渡过洪河。24日,我旅奉命向淮河疾进,抢占渡口,当晚进至夏庄地区。25日,纵队大部分到达淮河北岸,准备从潢川以北的华店至长陵集段南渡淮河。26日和27日,第五旅在淮河以北包信集地区阻击敌整编第七、四十八师,掩护主力渡河。26日深夜,我旅与第四旅、纵直顺利渡过淮河。

在我们渡河同时,六纵和刘、邓首长的指挥机关在新蔡西南的汝南埠渡口被先期到达汝河南岸的敌整编第八十五师挡住了去路。刘司令员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六纵指战员们动作快,打得猛,硬是杀出一条血路,掩护首脑机关渡过汝河。西路、东路比较顺利,未与敌主力遭遇。

8月27日,刘邓大军全部渡过淮河,胜利进入了大别山。我旅整整奔走21个昼夜,行程1000多公里,战胜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一战略任务。

大别山雄峙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东至淮南路,西至平汉路,南临长江,北至淮河,突出于武汉、南京之间,山脉横亘于西北,走向东南,海拔1000米左右,为淮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大别山北部为山岳、丛林,南部为丘陵、平原和水网,物产丰富,人口1200余万。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就是革命根据地,1946年我军中原主力转出后,党领导当地群众一直继续坚持斗争。这一地区位置极为重要,以其为依托,可瞰制中原,威胁南京、武汉,是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机动、夺取中原和进军江南的战略要地。

8月28日,我旅直捣商城。商城保安团闻风而逃,该城被我旅占领。

进入大别山后,指战员都很兴奋。大多数指战员生长在北方,现在看到的是南方景色,感到新鲜好奇。对我们这些原来就生长在大别山地区的同志,则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青山、稻田、茅屋、鱼塘,还有浓浓的乡音,久违的风俗习惯等等,无不倍感亲切。

我又回来了,大别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