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谱文化故事:四百年的血脉寻根,两代人的家谱情怀

 京都闻道阁 2023-06-12 发布于北京

京都闻道阁作者索引总目
文丨师利国

2020年,我们家族历经三年完成续谱工作,由于全程参与体会颇深,为此我发表了一篇《我的家谱情缘》,前天有位外地朋友请我为他们家族续谱写人物传记,通过了解他的感人故事深受启发,看来每个家族都有很多默默奉献之人,尤其是涉及家族续谱,如果没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不计得失的人,很难完成这项工作。
在有些人看来,家谱没什么大不了的,有或者没有,续或者不续都无所谓,既不耽误吃又不耽误喝。我们知道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细细品味家谱是什么?要我说家谱是每个家族的百科全书,姓氏又是血缘关系的标志,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从呱呱坠地到人生尽头,如果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是不是有些遗憾。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宗是谁都不知道,作为普通人,留名的方式也许只有家谱。因此说家谱的存在,不仅仅是表达后人的孝心,也体现不忘先人,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传承。为什么近十年来,家族续谱的特别多。也应验了“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的深刻道理。
五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到郧西县龙潭河景点旅游,这里的景色特别美,水流形成的瀑布四处可见。在一凉亭休息闲聊时,遇见从郧西夹河来旅游的师家洪一家人,由于我们这个姓氏较少,见到后感觉十分亲切,也就有说不完的话。当问起辈分时,显然不是一个族系。
我问他祖籍是什么地方的?他答不上来,并且还说这是他最困惑的一件事。我说你们没有族谱吗?他说:听父亲讲,过去有,可是六十年代被烧毁。家族近二百多人,见过老谱的人不多。想起老谱被烧毁,父亲就责怪自己没能保护好。家族没有家谱是父亲一块心病,好像是一块大石头压的喘不过来气。当年属生产队管理,劳动强度大。农村联产承包后,大家为了生计而奔波,没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但心里始终放不下。父亲七十岁那年,凭自己的记忆整理家谱,由于时间久远,文化程度有限,写了改,改了又写,父亲还找其他老人了解具体情况。在我的印象中,父亲默写的就是家谱。父亲给我说,这只能作参考,尤其是辈分排列一定要牢记,这是寻根问祖最基本,也是认可的东西。你一定要想一切办法寻根问祖,我们这个支系到底从哪里来的,祠堂在哪里,祖先是谁?父亲不是一次这么说,2017年病重期间拉着我的手说,寻根问祖不能忘,一定要找到祖籍,我也是多方打听都没有结果,已经是我的遗憾,这个任务你一定完成。

我给师家洪说,现在通讯发达,信息畅通,交通方便,多打听多留心,一定会找到,我们一起努力。
有一次师家洪路过十堰,晚上在三堰农业银行“农香阁竹溪餐馆”吃饭,结账时看到老板姓师,他详细问了一下情况,并把自己寻根问祖的事讲了一遍。老板给他提供了河南、湖南、江西、四川、陕西几个师氏族亲的电话。
经过一个个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师家洪终于找到了江西九江本家师礼应,通过辈分的了解,才得知这一支系是清朝时代,从湖北咸宁搬走的,但没有记载去向,老家人也一直在寻找。
师家洪后来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具体情况,他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可想而知,当漂流在外的子孙,好不容易找到了故乡,也就是说找到了归属感,完成了老父亲的心愿,能不激动吗?第二天他到父亲的坟前,告诉父亲,您叮嘱儿子的事情,儿子完成了,我明天就到咸宁祭拜祖宗,看望那里的族亲。
师家洪开车到咸宁老庄后,老家的父老乡亲夹道欢迎我这个游子,他跪拜在他们面前,高呼我回来了。其中有位老人讲,28年前续谱,我们知道有一支系在外地,但失去联系,根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今天算是团聚了。老祖宗贯成公,四百多年前从山西太原到湖北咸宁,郧西县白河县这一支系是从咸宁搬来的,由于距离太远才失去联系,但他们从不放弃寻找。一代一代相传,才于2019年寻到。师家洪父亲师传宗2017年因病去世,享年87岁。如果老人家还活着,该有多高兴!
师家洪听说修缮祠堂续家谱,他主动捐款5万元,并全程负责湖北郧西县、陕西白河县的族亲续谱走访资料收集工作,第二年还带着全家老小到咸宁祭祖认亲。
师家洪父亲执着的信念感天动地,师家洪不负众望,很快完成寻根问祖之大任,这就是家族情怀。

2023.6.10十堰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