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总是生活在别处

 自欺紫七 2023-06-12 发布于湖南

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我们无法想我们所想的。是不是很矛盾,生活就是这样的矛盾,若是哪天不矛盾了,反而不正常

基于这样的一个情况,人总是生活在别处,总觉得自己生活的地方不好,由此诞生了那一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不知道珍惜当下,便就成了最正常的情感表达,总是觉得别处会好些,自己拥有的,却总是看不见

有一种细菌很想飞,可又没有翅膀,于是它潜入青蛙产的卵里。由于细菌的侵入,长大青蛙都是残疾的,很容易被老鹰吃掉,于是细菌如愿以偿地感受到了飞翔!我不是老鹰,我是飞翔着的细菌。

成为寄生动物,是选择捷径最大的一条路,便也就不在开始真正的思考,总会觉得别处会有寄主出现,寄生这种艺术活,便也就成为了跟随的风向

这里面最强烈的一个词就是等,等以后,等将来,等明天,从来没说,今天就很好,把生活美好的向往寄托在远方,生活在别处

在那期待的别处,有着自己最美好的生活,但可能到最后一切都是那么不如意,又把它寄托在那些看不见的别处,别人身上

虽说靠自己成不了大事,得靠人,但若纯粹的只靠人,而自己不去构想,生活总归是别处别人的生活,与自己无关

对自己好点,这是我送给看到这些字眼的你,去感受当下生活的美好,而不是寄托于以后的别处会好,那只是为了给自己存留一口气活着而已

或许只是苟延残喘的寄生活法,从来没有发散性的活出自己的模样

人总是生活在别处,在那岁月的山沟里,最终翻了船,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在别处相逢时,竟也觉得自己陌生

一直都希望好,希望生活的一切都能好起来,就是因为不可能,才有希望,但要完成不可能得更不可能,把每一个当下,而不是别处,过出属于自己的模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