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外的世界丨我的读书心路

 彭莫山一束光 2023-06-12 发布于广东
709/800
本文约 2000 
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文章| 黄排    
编辑 | 陈以乔

各位老师下午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厚街作协的活动。

首先,感谢朝歌会长的邀请,让我有机会跟那么多有趣有智慧的老师交流学习,听大家谈读书,谈人生,心灵深受滋润与感动。

想起作家刘亮程说的一句话,文学是我们和万物间的相互感知,相互看见。

今天这场读书会,是爱书人之间的相互感知,相互遇见,心中充满感激,同时也很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路。

1

这两天高考刚刚结束,在这样的节点,不少人回忆起白衣飘飘的高中时代。此时此刻,我也想起在东华读书时的一段小插曲。

那是高二上学期,有段时间我沉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午休不睡觉也在看,结果有一天被宿管发现了,书被当场没收。

那时东华的管理还是蛮严格的,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过了几天,有一天突然被班主任喊到办公室。到了他那儿,那本厚厚的《平凡的世界》就放在他桌上。

我心想,完了,这下肯定要被批评了……

结果没想到,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把书轻轻地递给我,说,“这是本好书,你继续看吧……”

幸福来得太突然。就这样,《平凡的世界》又奇迹般回到了我手里,陪我度过忙碌而充实的高中时光。

也许就在那时候,爱读书、读好书的种子已经悄悄在我心里种下,让我带着这份感动,投入平凡的世界,书写自己平凡的人生。

当时我对书里的一句话印象深刻,田晓霞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孙少平:

“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是有另外世界的人”。

我很好奇,为什么孙少平跟别人不一样?另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后来我考上大学,带着这个疑问,离开家乡,到上海求学,见识更大的世界。

在崇尚“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校园里,我读了很多经典的好书,听了很多精彩的讲座,可谓大开眼界。

我当初读的是中文系,记得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有此生此世是永远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文学对人的灵魂的舒展与安慰,是在现实的压力之外,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存在空间。

我想,这也许就是田晓霞说的“另外的世界”。我也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接触到这样的世界,丰盛灿烂,充满诗意。

2

真正让我见识到“另外的世界”,是大学毕业到部队服役的那段时光。

当时我被分配到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的一座深山里,负责守隧道。

那个地方很偏,当时要从市区坐五个多小时的绿皮火车过去,到了镇上还要再换乘部队的军车进山。(那座山叫做彭莫山,后来我把这座山的名字拿来做我的笔名。

在彭莫山,手机真的是“中国移动”,要移动地找信号,而且真的很难“联通”。平时在山路上走几公里都看不到一个人,走着走着就跨省了,吃饭的伙食有时还要火车运过来。

用部队的话来形容,那是“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

从上海大都市一下子来到这样的地方,很容易让人不适应。对于过去的我来说,这真是“另外的世界”,完全不一样的世界,物质匮乏,环境封闭,生活单调。

家人和朋友都担心我会很失落,不适应。但很奇怪,我不仅没有失落,反而觉得这座山非常精彩,简直是世外桃源。我想,这种心态很大程度上源于读书。

在湘桂边城读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给了我一双“好奇”与“发现”的眼睛,对当地侗乡苗寨的风土人情有更深切的感受;

在彭莫山下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则给了我一颗平静的心,让我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生活的选择,我甚至自豪地说,梭罗有他的瓦尔登湖,我有我的彭莫山……

无论是操课之余,还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书像一个忠实的战友,一直陪伴着我。

可以说,读书让身处“另外的世界”的我,拥有了另外的世界,我不仅没有失落和迷失,反而觉得这段生活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

后来,我离开了这座大山,回上海读研,到北京当记者,从见自己,到见天下,见众生,天南海北,书本一路相随。

我由衷体会到,读书是打开另外世界的钥匙,是我们接近自由的方式,让我们无论身处何方,总能诗意栖居,总能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收获。

3

另外,书的世界也不只是书本,它也有“另外的世界”。

正如《从文自传》里所说,“读一本小书,同时读一本大书”,我们要善于读那些有形的书,同时也要善于读无形之书。真正的书房,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大家知不知道金庸小说里练剑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练剑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招式多么的繁复,剑气多么的凌厉刚猛,而是“草木竹石皆可为剑,渐入无剑而胜有剑的境地”。就是说,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我觉得读书的最高境界也如此,即使手中无书,心中也可以有书。对于一个会读书、心中有书的人而言,看一部电影也可以是读书,像现在这样听大家分享也是读书,认真地听田间的老农讲故事也是读书,行走大地山川,仰望日月星辰,一切都可以是读书。

只要心中始终保持着对人、对事物、对现象、对社会的好奇心,我们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读书。

4

就这样,读书陪伴着我走南闯北,一路经历,一路成长。

前两年,我脱下军装,回到了南方,重新开始,从心出发。

面对全新的环境,全新的挑战,我没有过多慌张和焦虑,而是拥有从容和镇定,我想,这背后是这些年读书给我的底气与定力。我相信自己也是拥有“另外世界”的人。

蓦然回首,距离在高中读《平凡的世界》的我,十几年过去了。

当初懵懵懂懂,不是很明白田晓霞说的那句话。如今我很明确地知道,另外的世界,是心灵世界,是那丰盈的心灵世界,让一个人与众不同。

甚至觉得,其实并不存在另外的世界,只有一个世界,那就是心灵的世界。

我们在人世间行走,所遇见的一切都不过是内心的投射,而读书无疑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的心灵,滋润我们的心灵(好巧,咱们今天活动这个地方就叫“润心阁”,名字起得真好,在此也特别感谢聂总提供这么有优雅而有能量的场地),让这平凡的世界变得更有诗意,让我们自己活得更有意义。

最后,借用诗人冯至的一句诗作结:读书,“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我的分享完毕,感谢大家的“阅读”。

写于广州



END -
印记
— 第709期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