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下,进军福建

 晓宇阁 2023-06-12 发布于上海

(忆父亲福建作战)

作者:容子

悠悠七十多年过去了,福建,在父亲的军旅生涯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迹。战争年代虽已远去,但1949年父亲跟随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南下福建的作战经历,他永生难忘。作为战争的幸存者,每当想起南征北战中牺牲的战友,父亲就会说:“新中国来之不易啊,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

挥师南下

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在取得上海战役胜利后,经过短期休整,在叶飞司令员、韦国清政委的率领下,于1949年7月初,先后从驻地出发,奉命执行“进军福建,建设福建”的使命。父亲所在的10兵团29军87师259团,从上海战场撤离后,进驻苏州城外的垮塘镇整休。

部队给全体官兵发了“三件宝”,即一顶竹编斗笠,可遮阳挡雨;一个单人蚊帐,防蚊虫叮咬;一双上海产的胶鞋,供长途行军。这些东西很受官兵们的欢迎,过去一顶军帽走天下,穿的是苏区老乡支前的老布鞋,这回要南下去福建作战,福建多雨潮湿,蚊虫凶猛,这“三宝”成了保障部队战斗力的必要装备。

7月3日,259团从驻地出发,这时,父亲已从二营调到团政治处组织股担任股长,随大部队冒酷暑、顶炎热,开始了南下征程。进入闽境,爬山越岭,晴雨无常,战士们身着粗布军服,肩负沉重的武器装备,终日汗流浃背,身上生满了痱子,有的因腰部扎子弹袋,还长了疮疖。进入新区,征粮困难,途中常遭敌机和残匪的袭扰,部队经常饿着肚子行军打仗。尽管条件恶劣,困难重重,但官兵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互助,充满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7月下旬,部队到达福建南平城,根据兵团对福州战役的部署,第29军渡过闽江,快速抵达福州以南地区展开行动,对国民党守军远程迂回包围,切断了福州守军的南逃之路。8月5日,南下部队向战区挺进。6日发起福州战役。次日,第29军各部于闽江以南急速东进,259团翻山越岭,进入了人烟稀少的山区,行进在崇山峻岭的羊肠小道。山高林密,人马难行,有人不慎落入悬崖绝壁,部队饿着肚子冒雨前进。在山城永泰附近,碰上大批溃逃的国民党军,经过激战,对方全部缴械投降。部队继续向福(州)厦(门)公路方向挺进。在尚干地区,259团对国民党25军一部展开攻击,双方鏖战5个小时,解放军攻占尚干,歼敌1100多人。与此同时,兄弟部队也攻占了闽江以南的大片城镇。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

福州解放后,87师处于战场南线,奉命继续南下,追歼逃敌。9月2日占领泉州,兵团主力随后南下。为了彻底解放福建,兵团决定发起“漳(州)厦(门)金(门)战役”。9月19日攻占漳州,广大闽南地区均告解放。原拟第28军、29军、31军分别同时攻打厦门岛和金门岛,但因渡船不足,无法满足作战需要,10兵团决定:集中兵力先打沿海岛屿,然后攻克厦门,再战金门。“前指”决定29军的259团及2512营,共四个营的兵力参加攻岛作战。9月下旬,参战部队抵达了海边的莲河一带。

10月1日,部队在阵地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度过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国庆日。激动之余,官兵们表示:解放沿海岛屿,向新中国献礼!

福建沿海“三岛”(大嶝岛、小嶝岛、角屿)的主岛大嶝岛,国民党军在此驻守设防,成为金、厦两岛的屏障。大嶝岛与大陆隔海相望,距离1—2公里,背靠金门9公里。根据实地观察,大陆与大嶝岛的海面涨潮时一片汪洋,水深4.9—6.5米,可乘船登岛。落潮时为广阔滩涂,滩中有海沟,可涉水而过。我军的原定作战方案是在强大炮火支援下,部队乘船渡海强攻,经实地考察后,发现乘船强攻易遭敌军火力杀伤,遂将战斗方案改为利用夜间徒步涉水越海,发起隐蔽的突然进攻。

10月9日晚8时,参战部队冒着大风细雨,在落潮时快速徒步涉水越过海滩,向大嶝岛隐蔽挺进,随之发起冲击。经过激战,10日晚9时,国民党守军第40师师部及所属两个团和空卫团、水警部队共4000余人,除少数逃往金门外,全部被歼,俘虏1200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我方259团官兵也伤亡300多人。随后,兄弟部队又攻占了小嶝岛和角屿,10月17日攻占厦门。至此,除沿海个别岛屿,福建全省获得解放。解放军南下攻无不克,士气高涨。

一曲悲歌

厦门解放后,十兵团急于发起攻击金门岛的战斗,成立了以28军肖锋副军长为指挥的前线指挥部(“前指”),准备以28军和29军共6个主力团作为攻击金门岛的兵力。但限于渡海作战运兵船只严重不足,“前指”决定登岛作战部队分为两个梯队实施攻击,通知第二梯队将所有船只交给第一梯队使用,等待第一梯队登陆金门后,立即返航运送第二梯队参战。这是我军第一次参加渡海作战,在当时的条件下,缺乏经验,缺乏船只,缺乏空中支援力量。

据父亲回忆:原定29军的259团也作为主力部队,和28军的主攻团一起作为第一梯队登岛攻打金门,后因上级认为259团刚刚打下大嶝岛,就让29军的253团作为第一梯队,让259团作为第二梯队。当时259团的曹国平团长还有意见呢,找上级请求参加一梯队,未准。这样,参加金门岛战斗第一梯队登岛作战部队,我军主力为2882244团、84251团,另有2985253团,共三个整编团。

金门为台湾门户,是台湾的最后一道防线,退守台湾的蒋军必先死守金门。蒋介石高度重视金门,对金门之战亲颁手谕,调遣嫡系汤恩伯弃厦守金,不惜血本在金门古宁头至一点红海滩一带修筑了200多个碉堡,这些碉堡给解放军登岛部队带来了致命打击。

19491024日晚9时,金门战斗打响,我军第一梯队各团从海边扬帆出发。出发后,途中风大浪急,吹散了原定的战斗队形,参战船只无法按建制航行,只好各自为战,勇猛地向金门岛冲击。父亲所在的29军第二梯队,在海边阵地上焦急地等待第一梯队的船只返航。

25日凌晨23时,在大海这边的第二梯队人员,听到金门岛方向密集的枪炮声,看到岛上探照灯扫射海面。第二梯队人员判断,前方攻击部队已突破金门岛前沿阵地,在向纵深推进。

这天清晨,隔海相望的第二梯队,看到蒋军飞机在金门海边上空来回飞行,听到大炮轰击,海滩上火光四起。国民党军把解放军登岛作战的船只全部炸毁,故不见一船返航。第二梯队人员见此,意识到战况严重,心急如焚,为第一梯队作战忧心,恨不得立即飞到金门岛上驰援。第二梯队各团的船管队人员火速外出,寻找渡船。

25日傍晚,“前指”通知第二梯队各团集中所有船只,派出兵力准备上岛增援。259团把征集到的船只都集中到三营使用,由三营营长梅鹤年、教导员邹汉忠以及一营张大山营长,率领200多人前往金门参战。

因船只不足,父亲和二营人员仍在海岸待命。三营邹教导员和一营张营长所乘船只夜间迷航,飘向外海,未能上岛,于翌日回归。另有部分人员上船后,因退潮船搁浅未能起航,结果只有三营梅鹤年营长所带两个排和一营的两个排,在26日天亮前登上了金门岛,与第一梯队汇合,继续作战。

图片

[图1:金门战役解放军古宁头指挥所]

多年后,据我军被俘回归人员证实:金门战斗打响后,我军攻势迅猛,25日凌晨,第一梯队突破了蒋军前沿阵地,尖兵直插金门县城,前锋已逼近金门最高峰北太武山,但身后有未攻克的蒋军阵地和碉堡,有蒋军的反击部队,遭到蒋军火力杀伤,战场呈犬牙交错状态。到天亮时分,登上金门岛的我军第一梯队向纵深发展打得较顺利,捉到不少俘虏,缴到很多武器,也占领了许多阵地。但到了上午,蒋军胡琏兵团增援赶到,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坦克开道,发动了强大反击,战斗惨烈。

第一梯队人员伤亡极大,逐步后撤到古宁头海边固守待援。然而,因缺少渡海船只,我军第二梯队无法登岛,第一梯队只得孤军奋战。26日晨,第一梯队撤到古宁头海边后会同第二梯队增援部队,再次向守岛蒋军发起新的进攻,遭蒋军反击围攻,寡不敌众,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部队被打散了。这时,我军参战人员已两天没有吃喝,部分人员回到海边寻找船只准备返回大陆,部分人员向岛的东部山区转移,准备上山打游击。

26日傍晚,天色近晚,通信员通知我父亲马上到团指挥所。父亲到达团部,曹国平团长、李峰政委和一营教导员李凤慈已在。曹团长说:“上级通知不再增援。要259团派人去金门古宁头把伤员等接回。你们俩带上一个排去执行这项任务。”听罢曹团长指示,父亲随即和李凤慈教导员赶到二连驻地,经研究由二连冷广银副连长带上一个排跟随他们去执行任务。

当晚9时,父亲来到海边登船处,只见海面上泊着一艘汽轮,曹团长、李政委已在等候送行。冷副连长带部队先行上船,父亲和李凤慈教导员在后,向团首长告辞。这时,李锋政委突然对我父亲说:“团里决定你留下,另有任务。”于是父亲与李教导员握手告别,目送他上船。

汽轮发出“啪、啪、啪”的声音离岸而去,消失在黑暗的海面上。父亲回到驻地彻夜难眠,期盼李教导员他们早些归来。但天亮了,不见船归,只听金门岛上枪声又起。许久,枪声消失,父亲感到攻击金门岛的战斗结束了。令人痛心的是,登上金门岛的解放军9000多官兵和船工,无人回来。

19491029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亲笔拟写电文《严重注意攻击金门岛失利的教训》,致电第三野战军和其他各野战军前委。电报转述了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等人对第十兵团首长的批示:“你们以三个团登金门岛,与敌三个军激战两昼夜,后援不继,致全部壮烈牺牲,甚为痛惜。查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为轻敌与急躁所致。”

登上金门岛的作战人员英勇顽强,实际苦战三昼夜。部队被打散后零星人员在岛上顽强坚持战斗的时间更长,终因寡不敌众,光荣牺牲。在全国解放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这曲悲歌令人痛哉、悲哉。金门战役的失利,为后来我军跨海作战解放海南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缅怀英烈

父亲是金门战役的幸存者。长期以来,人们对金门战役的真相以及赴岛作战官兵的命运,众说纷云,父亲心中充满疑问。直到1994814日,原259团副政委方征从南京给我父亲寄来人民出版社19947月出版的《回顾金门登陆战》一书,并在此书扉页上给我父亲留言:“你是金门登陆战的幸存者”,父亲才从书中了解到当年一些不为人知的情况。此后不久,父亲又读到军旅作家陈惠方所著《海旋一一兵进金门全景纪实》,进一步知道了金门战役的整个实况,心中许多谜团得到解答。

259团被俘回归人员冷广银(原二连副连长)说,他在国民党“新生营”里见到259团三营梅鹤年营长,但梅营长很快“失踪”了。

原一营教导员李凤慈和父亲是老战友,父亲特别怀念李教导员,很想知道他登陆金门后的情况。被俘回归人员(原251团一营营长)李同顺在《四十年后忆金门》一文中说:“(19491027日凌晨)我们大家正愁找不到船的时候,忽然发现一条小汽艇,嗵、嗵、嗵地直向岸边冲来,船头上站着一个干部带着南方口音高声喊:'这里有负责人吗?’他就是259团一营教导员李凤慈,和一位副连长带着一个排来接人。几十个伤员一听高兴极了,大家一拥而上,爬上汽艇。正值落潮,汽艇搁浅在海滩上,怎么也推不动。这时太阳出来了,敌人黑压压一大片,从四面八方向沙滩冲来。我们把枪扔到海里,百八十人(大部分是伤员)包括李凤慈等都被俘了。”这段话证实了李凤慈等人赴金门接人,因汽轮搁浅而被俘的情况。被俘回归人员(原253团参谋)俞洪兴在《一场悲壮的战斗》一文中说:“1026日夜,由后方到古宁头接人的259团一营教导员李凤慈也不幸被俘。194912月,李教导员在集中营画了一幅画,画上几个人围着饭箩抓饭吃,还画了一个人睡在地上,盖一条小被,露着脚,像死人一样。这幅画揭露了敌人虐待俘虏的罪行。”由此可见,李教导员在狱中仍坚持斗争。

李凤慈,广东梅县人,抗战时期在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后到解放区参加新四军江南抗日斗争。1945年北撤苏中,曾任29259团宣教股长,淮海战役结束后到一营任教导员,那时父亲是他的副手(副教导员),他们朝夕相处,搭档共事,战友情深。父亲每当想起这位老战友,心情沉重,李教导员的形象总是浮现眼前。战友们浴血奋战,虽未能改变历史,但英名永存。

刑永生28军主攻团团长兼政委。率主攻团船队接近金门一点红海滩时,蒋军炮火极为猛烈,刑永生伫立船头,身边参谋、警卫员纷纷中弹牺牲。特务连连长问:要不要回去?刑永生厉声回答:“只有前进,决不后退!”登陆后,刑永生率领的主攻团被坚固碉堡压制在空阔的滩头,几名“爆破英雄”身绑炸药包,爬到雕堡附近或冲进雕堡,与雕堡敌兵同归于尽。刑永生率部奋力冲杀,英勇顽强,前锋曾抵金门县城,但终被打垮。刑永生受伤被俘后,主攻团的官兵被打散,仍继续各自为战。刑永生被押到台湾后不久即遭杀害。

图片

[图2:刑永生]

刘天祥28军助攻团团长。他的部队在金门古宁头登陆,建立了登陆场,与国民党胡琏十二兵团在古宁头村展开逐屋争夺,战况酷烈,官兵们威武不屈,在古宁头坚守到最后一刻。至今古宁头屹立着刘天祥的团指挥所,上面弹痕累累,被台湾方面作为金门战役史迹保存。战斗失利,刘天祥打开报话机与肖锋副军长通话,他的最后一句是:“敬爱的首长,我的生命不在了,为了革命没二话。祝首长好。新中国万岁!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随即耳机里传来剧烈的爆炸声,大陆指挥所无人不落泪。

孙云秀28246团团长。1025日夜,孙团长率四个连增援金门,预感此去难回,仍凛然受命。他摘下手表和心爱的钢笔交给师领导,庄重地说:“这回我是革命到底了,就作为我最后的党费吧。”说完,头也不回地下海。孙团长登上金门岛后,战局曾一度改观,但终因蒋军胡琏十二兵团参战,我方寡不敌众,失利后撤入深山。1027日清晨,蒋军搜山,从四面包抄过来,孙云秀和几个战士突围无望,他突然跃起,高喊:“过来吧,我就是团长!”打倒几个敌人后,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枪,国民党的战史上这样记载:“尸体兀自屹立不倒”。 

图片

[图3:孙云秀]

徐博,28253团团长。原名徐泽民,上海人,最爱说的话是“阿拉革命来的。”进攻金门前本欲结婚,未婚妻已来部队,他笑着说:“且慢结婚,说不定充军金门”,不料一语成谶。金门战斗失利后,徐博潜入深山,在一个山洞里藏了100多天,靠吃田里红薯坚持,等待我军再战金门。后蒋军搜山,将徐博搜出。徐博被捕时“长发长须,形同野人”,不久被杀害。

解放军参加金门战斗的官兵无比英勇,喋血鏖战,至死方休。

在福建作战的这支解放军队伍,从淮海战役的战场走来,从解放上海的战场走来。当年,没有海军、没有军舰,靠老区人民支持,靠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冒着枪林弹雨,乘着木船百万雄师过大江,从江北打到江南,又一路南下打到福建,解放了福州;第一次经历海岛作战,解放了大嶝岛、小嶝岛、角屿,解放了厦门岛。又满怀信心准备去解放金门岛、解放台湾,去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然而,世事难料,他们没料到金门战斗的失利成了胜利进军中的一曲悲歌,许多人牺牲在金门岛。

金门战役后,父亲所在的29军259团进驻泉州城,进行“再战金门”的动员和各项准备,官兵们纷纷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要打下金门岛。但到了年底,部队的任务改变了。1950年1月初,259团奉命到闽西龙岩地区剿匪,剿匪任务完成后,259团奉命进驻平潭岛,担任海防驻守任务。

后记:追寻父辈的足迹

20064月我前往东南沿海厦门参加外事培训,学习班组织我们乘船游览小金门海域。远见金门岛的岩壁上赫然刻着八个大字:“三民主义 统一中国”;回望大陆一则,厦门海岸的环岛路上,遥相呼应也有八个大字:“一国两制 统一中国”。194910月的那个秋天,父亲的战友们跨海作战,一去不返的故事,再次在我脑中萦绕、撞击……我倚着船舷,任凭海风袭面,长久地眺望对岸金门。咫尺天涯,海峡隔断了几代人多少期盼!

学习班结束后我从厦门去了福州,探访了小学和中学的旧址,替父母看望了他们的老战友。这天,不知是哪股动力驱使,我临时租车从福州直奔平潭岛一一那是父母年轻时曾经驻守、生活过的岛屿,也是我一岁前生活过的地方。

到了平潭岛,我两眼一摸黑,分不清东南西北,只好用手机和父亲通话,惊得老爸连问“你在哪儿?”当他确信女儿的双脚已经站在他几十年前驻守过的海岛上,他只告诉我两个字:“东壁”,这是当年部队驻地的村名。就凭着这两字,我追根寻源找到了至今驻扎在东壁的原259团部队团部。承蒙父亲老部队官兵热情接待,我参观了部队营区,拍下了珍贵的照片寄给父母。

图片

[图4: 平潭岛军营 (作者2006年4月摄)]   

在返回福州的渡轮上,望着茫茫沧海,海的那边就是台湾,我不由地想起这些年海峡两岸的沧桑变化,想起这些年我接待过的台湾IT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对台政策,停止了“炮击金门”和“对敌喊话”,两岸关系从交流合作逐步发展成“三通”。改革开放为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打开了大门,也为大陆和台湾IT企业的合作铺平了道路。然而,近年来由于台湾岛内“台独”势力与域外反华势力勾结,致使两岸关系紧张,台湾至今未能回归祖国怀抱。

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告诉了我什么?

站在渡轮甲板上,我无法平静波澜起伏的思潮。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进步,推翻封建腐朽的旧中国,是历史的必然。父辈们为了建立新中国,有多少人血洒沙场,有多少人奉献了青春。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心愿,也将是历史的必然。新一代中国军人继承了老一辈的光荣传统,驻岛守疆,保家卫国,时刻准备着为统一祖国奉献一切。风起浪涌,平潭岛渐行渐远……

(记:此文内容写于2017年纪念建军90周年;2019年收入作者散文集《故乡在何方》出版;2023年6月略作整编修改。)

附:作者照片

图片

[图:作者1969年11月,入伍后首张军装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