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水资源科学利用助力可持续稻作生产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3-06-12 发布于山东

  日本东北部的宫城县有一片富饶的稻米产区。江合川、鸣濑川等河流从这里穿行而过,大片沼泽地和湿地为种植水稻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洪涝、干旱、冻害等自然灾害也经常光顾这里。数百年前,当地农民用智慧和汗水把这里变成适合稻作生产的地区。这里就是“大崎耕土”地区。2017年,大崎耕土的传统水资源管理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大崎耕土涵盖大崎市、涌谷町、美里町、加美町、色麻町等1市4町。为了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将荒田变良田,数代在此耕作的农民们想出了许多改进方法:在河流两侧,他们修建了水库、蓄水池、引水渠、排水沟等约1300处灌溉排水设施,还形成了一套由农民主导的用水管理协调机制。干旱季节,上下游之间按照协议轮流用水,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需求量巨大。”鸣濑川沿岸土地改良区董事桝形恭一介绍,为了解决在水田改造期间及夏季枯水期的缺水隐患,当地通过各种方法把排水沟与蓄水池连接起来,对水资源进行反复利用。

  得益于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管理机制的不断改进,大崎地区的农业生产有效克服了恶劣气候带来的负面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升。该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8万公顷,占宫城县水稻种植面积的28%。“笹锦”“一见钟情”等多个日本著名大米品牌都诞生于此。

  大崎耕土不仅是稻米之乡,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当地农民积极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种植有机水稻,同时利用水田中的青蛙、蜘蛛、蜻蜓等来消灭害虫。由于生态良好,每年冬天,都会有西伯利亚飞来的天鹅、白额雁等候鸟在这里越冬。

  除了稻米种植外,该地区还发展了林业、木炭制造、蚕种繁殖、马匹育种和木制工艺品生产等多种经营方式,并大力推广农牧业综合养殖模式,动物粪便被制成肥料返回农田,有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通过不懈努力,该地区成为日本为数不多的稻米之乡,农业也成为大崎市的基础产业。蕴含着丰厚历史和先人智慧的传统农耕文化被一代代农民传承至今,“我们希望把这一传统介绍给更多人,传递到下一代。”大崎市世界农业遗产推进课课长高桥直树表示,要保护好这一农业遗产,需要消费者和农民充分理解其独特价值,并相互支持。

  为了推动对大崎耕土的保护与发展,由地方政府、农业团体、农业用水管理团体及农业保护团体等组成的大崎地区世界农业遗产推进协议会应运而生。协议会经常组织城市居民前往农村体验农业生产和文化,近距离了解稻田生态系统,并通过设置宣传板、在网络上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培养潜在消费者。此外,该会还推出大崎耕土品牌认定制度,对于以少农药少化肥方法栽种的“绿色”大米,以及用传统方法制造的“岩出山冻豆腐”等产品进行认定,促进当地产业振兴。据统计,大崎耕土已有1000名农民成为宫城县认定的生态农民,占该县生态农民认定人数的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