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医理析药集·长沙药解·贝母

 四圣医苑 2023-06-12 发布于广东

味苦,微寒(《本经》:“味辛平”。陈注),入手太阴肺经。清金泻热,消郁破凝。

【要义简释】

贝母苦寒之性,泻热凉金,降浊消痰,其力非小,然轻清而不败胃气,甚可嘉焉。其诸主治……去胬肉。

此药之性与玄参、栝根大同。但玄参具补水之力,故地魄汤用其与麦冬、五味等治阴虚之证。

贝母降浊消痰及消郁破凝之用似较多见。其“去胬肉”之能又近于乌梅、败酱草。

贝母之能,可概为“清金、破凝”。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百合与贝母有相似的地方。不同之处可能在于百合补益之力较强,可以补肺阴;贝母更善于化痰散结,消除瘰疬。……如果百合和贝母比较一下升降的话,贝母偏升(散痰结),百合偏降(补肺阴)。”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川贝母有“镇咳;祛痰;抗溃疡”等药理作用;载浙贝母有“镇咳;解痉;镇痛;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贝母除川贝母、浙贝母之外,“尚有伊贝母及平贝母二种,其效用同川贝母,但药力较弱。另有一种土贝母,以解毒散结消肿为功,多用于乳痈、瘰疬之证,但无化痰之效,不可代替贝母使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谈爱民治乳痈、便秘时,用浙贝母为30g。《用药杂谈》(汪庆安)称,浙贝母合夏枯草、鳖甲、僵蚕、海浮石可治颈前结节(甲亢)。并称浙贝与白僵蚕、海藻合用,对乳腺结块有消散作用。(乳腺增生)《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浙贝母清热化痰、消痈散结、护膜医疡,伍生牡蛎治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腮腺肿瘤、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川贝母清火散结之力不及浙贝母,但润肺化痰之力则过之,故阴虚或肺燥咳嗽,宜用川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