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经。 【要义简释】 利水泻湿,燥土健中,壮筋骨而伸拘挛,利关节而消壅肿,最养脾胃,甚止泄利。 土茯苓之能,可概为“泻湿、养中”。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土茯苓有“抗肿瘤;治疗棉酚中毒”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高濯风用土茯苓大剂量(最大120g)治各种头痛,并用其治脑肿瘤。《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土茯苓治头痛,疗痛风,“除湿利关节”。古籍谓其治“筋骨挛痛……”一般每日用60-120g。与玄参合用,善降血糖,治糖尿病。《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用土茯苓时饮茶,可能导致脱发,宜忌之。”《悬壶杂记》(唐伟华)称土茯苓重用(30g以上)可治疗脑瘤。《长江医话》(詹文涛)载陈慕莲治血栓性静脉炎,必用土茯苓、土贝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