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凝聚力(孔祥文 栾雪飞)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6-12 发布于山东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凝聚力

孔祥文   栾雪飞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质,凝聚着中华民族千万年来形 成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对于增 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认同;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章编号:1002-4409(2007)09-0051-03



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在改造客观世 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为中华各民族大多数人所 认同、所接受、所追求的文化传统。世界历史上其他文明古 国都出现过大幅度的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唯有中华 文明虽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享 誉世界。这在一定意义上要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 的生存智慧和精神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举其大端,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祖国利益,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自中华民族形成以 来,爱国主义就深深地熔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中。中 国古代的爱国主义以同根共祖的宗族观念和对华夏文化 的认同为基础,形成了一种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结、民族情 怀,它虽然与忠君尽孝联系在一起,但无数忠臣烈士所表 现的舍身报国的牺牲精神,忧国忧民的无私品格,坚贞执 着的民族气节,为中华民族历史写下了厚重的一页。中国 近代的爱国主义继承了以往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被赋予了 新的时代主题,即救亡图强,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团 结共进,促进民族联合,增强民族凝聚力;积极改革,寻求 强国之路。在当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基于 血缘与文化的对祖国和民族的朴素感情,更表现为对全体人民利益的关切、对国家民族发展命运的关切而形成的高 度的理性自觉。当代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 是对以往爱国主义的升华。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虽 然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始终保持着基本的内涵:(1)不畏 艰险,世代相承地开发祖国和建设祖国,不断丰富和发 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的贡 献。(2)反对民族分裂、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 团结和祖国的统一。(3)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势力作斗争,推动祖国朝着繁荣富强的方向前进。

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光 辉旗帜,始终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为了中华民族 的生存与发展而前赴后继、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人是最坚 定、最彻底的爱国者。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 爱国主义的最高风范。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 的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日精神”、 “延安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 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六 十四字创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大发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生动体现。

二、强调整体意识,尊崇政教“大一统”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 团结起来。他们显示这种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 与伦比的经验。”这个观察是深刻的。

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就初步形成了“大一统”观 念。《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之滨,莫非王臣”,就从一定意义上表达了这种思想和价 值取向。尽管战国纷争,但孟子还是明确主张天下“定于 一”,荀子呼唤“四海之内若一家”,韩非子力主建立中央 集权制,以实现统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这种追求统一的思想趋向不是偶 然的。当时,西周社会创立的礼乐文明遭遇到冲击,早期初始 形态的“一统”格局趋于瓦解,导致诸侯争霸,混战绵延,给人 民造成了无尽的痛苦。面对以邻为壑的现实,人们渴望重新 实现政治上的统一,思想家的学说正是这样一种要求的反 映。虽然他们在追求统一的方式上存有歧见,但天下必须“定 于一”则是普遍的共识。思想家们的阐说进一步强化了人们 “大一统”的精神寄托和政治信仰,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具备着这样的思想基础,当统一 条件基本具备之时,才会由秦国通过战争的手段,横扫六合, 使这种政治理想变成了现实,“车同轨,书同文”,建立起多民 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才会有继秦而起的两汉大统一, 出现汉武帝在泰山刻石文中所描绘的那幅国家“大一统”的 理想图画:“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 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

“大一统”价值观长期以来深入人心,使统一成为人们 所普遍认同的理想政治秩序,成为人们衡量政治有序、天 下有道的主要标志。统一历来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要 求,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反 之,割据分裂的局面虽不时出现,但它始终无法为人们所 认可,始终不被承认为正常、合理的政治状态,始终被中华 文化所排拒。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以长江为界,曾几次形成 了比较长时间的南北对峙政局,第一次是三国时期,第 二次是南北朝时期,第三次是两宋时期。这些并不算短 的分裂局面,都未中断中华民族追求统一的坚定意志。 即如南北朝时期,天下分崩,群雄并立,但各个政权的 统治者大都以统一为己任,前赵刘渊以黄帝之后自居, 前秦苻坚渴求“平一六合”等,均为明证。它从一个侧面说 明中华民族“宁合不分”的愿望是多么坚韧。千百年来,这 种以“统一”为“正统”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了人们认同国家统一的自觉性。

近代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与侵略,也未能中断 中华大一统的发展进程。中国共产党人信守民族大义,接 过前辈未竟的事业,领导人民前赴后继,最终取得了反对 外来侵略的彻底胜利,维护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 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使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的伟大征 程。

与“大一统”思想相映照的是,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 了整体思维的方式。中华先民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 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 独特的生存意识逐渐升华为整个民族的群体意识,形成 整体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个体对社会对国家的 义务重于权利,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对家庭负责,更要 为社会、为国家服务。同时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 性,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 谋一时”,就是这种思想、这种思维的体现。这种整体 观念无疑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强大向心力,长久保持团结 和统一的重要力量。

三、倡导持中守和,追求“民胞物与”

西方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化之比较》一文中曾说过: “假使世界上有一个国家'不屑于打仗’的话,那个国家就 是中国。中国人生来就有友善和容忍的态度”。“假如中国 人愿意,他们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但是他们只 要自由,不要统治,别的国家很可能强迫他们为民族和自 由而战。”这个看法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实际。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中国传 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 想和观念。“和”,乃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 合、和祥之谓也。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无论哲学、医学、文 学、武学、农学、商学,还是各种艺术,都以“和”为一贯的主 流、最高的境界。这种“和”的精魂,看似柔弱而实则强劲, 具有无所不包的融合性与无所不至的渗透性。正所谓“天 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中华民族向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传统 文化比较多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论述了天人 合一的和谐思想。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传》则说:“与天 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强调人和自然 要保持和谐关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典籍,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是很大的。

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论语·雍也》 说:“中庸之谓德,其至矣乎。”《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 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倚 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中庸的核 心是言行适度,以理节情,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建立稳定的伦常秩序。崇尚中和使人们 养成了注重和谐、维护整体、温文尔雅、谦让宽容的民族 性格,对于维护社会和平、实现人际和睦相处具有重要意 义。

中华民族文化中关于“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 的思想情怀,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平等待人的重要体现。中 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表 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这种追求和平的风范, 表明了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独特态度,即民族、国家 整体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只能建立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携手 共进,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上。“和为贵”,是 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在各民族之间,强调要友好 相处,“和衷共济”,“和睦相亲”;在人际交往中,强调要“和气 致祥”、“和气生财”;在社会生活中,主张“政通人和”;在国与 国的关系中,主张“协和万邦”,反对一切形式的侵略,反对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正因如此,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民族间的大团 结、大融合始终占主流,“天下一家”、“以和为贵”、“持中守 和”等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美好境界。

四、推崇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节操

中华文化推崇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特别重视个 体的道德修养。儒家的理想人格,在于不断完善自己。《大 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 是一个不断自我充实的过程:“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 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周;也是一个向外拓展的过程:“格物 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刀。这就是儒家“内 圣外王”的主张,它认为唯有完善个人人格(“内圣”),才有 可能推广到社会生活中去,把修身工夫转化为治国平天下的 业绩,实现“外王”目标。这种重视道德伦理修养,追求成圣成 贤理想人格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个人品德修养来完 善自身,以便能承担起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中 华民族舍“小我”而全“大我”,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和独特品格。

五、人神相亲,宗教体现世俗化和兼容性

宗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方面。与其他宗教相比, 中国宗教更多体现了开放性、兼容性和世俗化的特点。中 国宗教的神不是唯我独尊,不是一家坐大。一个庙里可以 同时摆放玉皇大帝、太上老尊、如来佛祖等。道教神本身就 是多元的,“三清尊神”——原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同席而坐。中国宗教中的神既有天神,又有鬼神;既有自然 神,还有祖先神,更有动物神。中国的神仙本领庞杂,既能 上天入地,腾云驾雾,又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而且中 国的神仙经常“客串”,忠义神“关公”不知不觉“下海”了, 变成了“财神”。而一个人对神的信仰也是变化的、随机的, 强者往往尊儒,智者往往笃道,慧者往往崇佛。正所谓“红 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中国的神仙不像外国的那 样高不可攀,不可亲近,而是既食人间烟火,又动凡心到人间 活动。中国的人神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人人皆可成尧舜, 人人皆可顿悟成佛,人人都可修道成仙。

中国宗教的这种多元兼容性,减少了离心和分裂倾 向。这给中国民族间的宗教融和提供了空间,扩大了民族 间的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我们要挖掘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作为提升国家认同的重要资 源。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以“时为大”为原则,不断梳理、充实 和升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苛春生译:《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2]《后汉书·祭礼志》注引《风俗通》.

[3]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

[4]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5]《老子》第42章。

[5]《易传·文言》.

[7]《礼记·大学》.

[8]《孟子·尽心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