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讲平说3340期:如何提升深层素质?反问是一把金钥匙,框架思考是个宝,自我觉察很重要

 凯哥好心情f6v8 2023-06-12 发布于湖北


Image

框架思考是个宝,反问反思不能少,自我觉察很重要。


文 | 趙玉平

Image


平讲平说3340期#

连续两天高强度讲课,回来的时候又赶上天气不好、飞机晚点,昨天深夜才回到北京,整个人都处于一个上火的状态。今天早晨起来嗓子就哑了,赶紧就调了调又吃了点喉宝,现在才稍微好一些。昨天我们谈到了深层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这个话题大家还挺感兴趣的总体上讲深层素质包含三大类,分别是情商素质、逆商素质和觉商素质。关于前两类素质我们以前讲还挺多的,这个第三类素质我们以前讲得并不多

其实这个素质就是人的内心深处跟思想觉悟相关的一些品质,比如说价值观、进取心,比如说信心和信念,比如说三观端正、尊重规则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统称为信念力和觉悟力,这是一个人深层素质当中最宝贵、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么进一步来说,这些觉商素质应该怎样去培养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大家注意,凡是修行人都特别强调这个“觉”字,“一念迷,是凡夫;一念觉,变成佛”,这个字可以说既能引导我们走进内心深处,也可以引导我们走向宇宙深空。那么说如何让自己在这个角色上面有提升、有跨越呢?这里边有一套具体的方法。

请大家回忆两个具体的场景:早晨出门的时候妈妈提醒你,觉得今天要下雨,你要拿着伞;到了公司以后冲进领导办公室,准备把这一周的情况具体地讲一讲,结果现场还有其他部门的几个领导,当你要讲的时候领导给了你一个深深的眼神,你觉得领导这是不想让你说的太多,所以就及时地刹车打住了话头。然后领导很满意,脸上露出了默契的微笑。你看妈妈觉得要下雨,这是对天地的一种“觉”,而你觉得领导不想让你多说,这是对他人的一种“觉”。

所谓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和,这个说的都是以上的两种”。有人说,老师我感觉你说得对。好注意现在用了一个词——“感觉”实际上大多数人在启动这种觉的时候,靠的都是感官处理信息、经验推导结果。比如妈妈感觉要下雨,你感觉领导不想让你多说,他感觉赵老师说得有道理,这种感觉往往包含很多主观成分、随意成分,甚至于包含一些成见、偏见和执念。尽管觉”很重要,但如果我们沉迷在感觉当中,那不但培养不出深层素质,而且还会犯很多深层的错误,所以说我们的觉”应该是超越感官的,应该是超越经验判断的。

具体来说呢,就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强调的一句话,思维要有框架,分析要有模型。这些个框架和模型就像一张地图,有了地图以后我们再去寻找出路,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如果没有地图,凭借经验直觉误打误撞,那个结果往往就是处处碰壁,浪费精力和时间。

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认认真真锻炼自己的框架思维力比如谈到管理,我们立刻心中就有一个基本框架: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比如谈到文化,我们心中立刻有一个框架: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规则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那进一步来说,如果谈到打铁先要自身硬、自我管理从哪突破,我们立刻心中也有一个框架:淡泊、俭静、惜时、子女、健康。要让这些框架成为常识、成为本能、成为基本反应,这样的思维才会有深度、有穿透力。

当然的过程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是对内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所以自我觉察也特别重要。比如修行人经常讲的,吃饭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吃饭,说话的时候知道自己在说话,高兴的时候知道自己在高兴,烦恼的时候知道自己在烦恼,这种随时随地都能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的力量,就是觉悟力。我们在讲情绪控制的时候经常强调,用第二反应去调控第一反应,关键时刻要懂得反问自己“我这是怎么了”,其实这样的办法都是在启动觉悟力反问不光是智慧的开始,反问就是智慧本身,因为反问这把小钥匙打开了觉悟力的大门,我们就能感受到智慧之光。

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过程中,我们也经常说这个人比较自觉、那个人自觉性差一点,其实这个“自觉”是一种很高级的素质,是一个人对自己当时当下所做的行为和所处状态的一种觉察。这种对自我的觉察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提升的基础,儒家所强调的“吾日三省吾身”,其实就是在讲这种自我觉察。其实这个事情并不难,只要在关键时刻我们能启动自我反问就可以。

总之一句顺口溜:框架思考是个宝,反问反思不能少,自我觉察很重要。好了,关于深层素质的第一部分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更进一步的探讨我们留给明天,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