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1不挂,2不采,4讲究”。端午节插艾要记住这些规矩!

 我的城和我的客 2023-06-12 发布于湖南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是古人留下来的传统,可端午节时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插艾呢?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万物生长最为繁盛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太阳之气也最为盛重,这个时候生长的动植物都具有毒性,五月因而被称为了“毒月”。

五月初五是双午,被看作是“毒上加毒”,端午节也就成了“毒日”,甚至被人们划为“九毒日之首”。为了应对“毒日”,人们就用艾草来驱赶瘟疫和毒虫,因为五月是艾草的最佳成熟期,插上艾草“五毒”便避而远之了,保护了家人健康。

艾草是一味中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艾草当然也是有禁忌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用的,端午节插艾草也是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的,比如:“1不挂,2不采,4讲究”。

一、家中有孕妇或婴儿的不挂

艾草中的艾草油所挥发的浓烈气味属于刺激性气味,容易动到胎气,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可能会有影响,特别是孕早期的。婴儿也一样,他的器官还未发育完全,身体状况比较娇嫩,婴儿长期闻艾草的气味容易感到不适,会影响婴儿的睡眠。

二、二种艾草不能采

第一种:长势矮小、柔弱的艾草不能采。

艾草有一股浓烈的香气,它能够驱逐蚊虫,让蛇害远离,因此古人认为艾草具有驱毒辟邪的作用。长势高且强壮的艾草,在生长过程中接触到的阳光更多,这样的艾草更加健康,插在门上驱虫的效果会更加好,能更好的起到祈福辟邪的作用。

第二种:干枯或萎蔫的艾草不能采。

干枯或萎蔫的艾草意味着死亡,人们认为这样的艾草不能起到镇压邪气的作用。其药效也会降低,散发出的气味不强烈、不持久,驱虫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掉叶的艾草或者患了虫害的艾草,我们也不要采摘,这种艾草药用价值也比较低。

三、4讲究

1、插艾时间是要讲究

艾草是清晨采割的最好,早晨的气温相对较低,艾草上还沾有露水,这样的艾草发挥的价值也最大。若等太阳彻底升起后,阳光的照射会让艾草中艾草油随着的水分蒸发而降低,其作用不仅会大打折扣,而好的福气也会随之跑到别人家去了。

集市上买艾草,要买带有湿气的艾草,拿回家要及时插上,这时艾草的香味最浓郁、作用也最大,驱邪赶害虫的效果最好。端午节插艾草最迟不能超过上午十一点,但也不能隔夜就插上艾草,那样会挥发掉一部分香气,艾草的作用就削弱了。

2、挂艾草忌三长两短

捆绑艾草的数量要成双成对,可以2根、4根、6根、8根的挂,具体数量可以根据情况而这,数量太少驱虫害的效果太弱,太多的话气味过浓,可能很多人会闻不惯。艾草选用是越长越好,但不能折断,折艾与“折爱”谐音,寓意同样不好。

捆绑艾草的数量切忌“三长两短”,就是三根长的艾草配两根短的艾草。三长两短是一个不吉利的成语,意思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多用于假设、虚拟),出自《鸳鸯棒·恚剔》。寓意会有不好的意外发生。

3、捆艾草用红色绳子

捆艾草要用红色绳子,选选长短一致的艾草捆绑在一起,数量切记要双数,特别不能是5根;为什么要用红色的绳子捆绑?因为自古红绳就有辟邪的说法,是红红火火、吉祥如意的象征。用红绳捆绑的艾草,艾草的驱毒辟邪作用也就会加大。

另一个挂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绑好后的艾草在悬挂时,要将它的根部朝上挂在家门的两侧,这样倒挂利于艾草的香味挥发出去,可以更好地驱蚊虫。另外,和过年贴“福”字一样,艾草倒挂也有“福祥”之气到了的寓意,保佑家人福气安康。

4、艾草悬挂后有讲究

艾草悬挂于大门的两侧,是有些不雅观,与家人过完了端午节,有的人会急着将艾草扔掉,但此时的艾草没有全部干枯,还具有一定的驱赶蚊虫的作用,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艾草中的水分被蒸发,香气会慢慢减少,其作用也没那么明显了。

那什么时候把艾草扔掉为好呢?艾草悬挂一个月后,就会彻底干枯掉,因为这个时候的气温高、蒸发快,这个时候将艾草摘掉即可,干枯的艾草不要扔掉,可以将艾叶放入水中泡脚、洗澡,或是将艾草点燃还能够继续驱赶蚊虫,效果也很好。

四、小结一下

俗话“1不挂,2不采,4讲究”。的确,端午节插艾是要记住这些规矩,不然一不小心就犯了忌讳,比如:“三长两短”、家有孕妇或婴儿的、将艾草倒挂等等,如果我今天不是写这篇文章,也不知道端午节插艾是有如此多的禁忌,是得学习!

确实,端午节在门上挂艾,是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也有保佑家人吉祥平安的作用,最少大家在心里是这样认为。俗话也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再来”,艾草是一味好药,有好多人喜欢用艾炙治疗自己多年的风湿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3.6.11.20∶30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