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文化 少年先行 | 天津广播电视台《传承有少年》栏目有了56个民族的非遗“艺术基地”

 艺趣看点 2023-06-12 发布于天津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广播电视台《传承有少年》栏目带着百余名少年儿童走进荣程集团的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举行栏目宣讲与集团非遗传承联欢活动。

荣程文建集团书记张洪涛、天津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刘静华、荣程新智研究院执行院长卫东、元点(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媛等共同为天津广播电视台《传承有少年》艺术实践基地揭牌。揭牌仪式上,栏目组为各民族非遗工匠颁发“艺术顾问”聘书,首批来到荣程“艺术基地”的孩子们被授予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小小讲解员”。天津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许杨姐姐主持了本次活动。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小小非遗“传承者”们与各民族非遗工匠以“非遗”为纽带交流共叙,共绘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画卷。

活动伊始,荣程新智研究院执行院长卫东现场发布非遗锦盒系列产品,讲述荣程集团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的相关举措,并对《传承有少年》栏目给予大力肯定,对孩子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荣程文建集团党委书记张洪涛介绍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情况。他说,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遵循,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抓手,结合课程打造、互动体验项目以及直播传播新形式,打造“匠人入驻、创意创业、新媒直播、实训学习、技艺交流、线上线下联动”的空间文化载体。目前已合作签约非遗传承人3000余位,空间常驻匠人15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非遗大师。

《传承有少年》栏目编导胡赢之向各民族非遗工匠详细介绍了《传承有少年》节目,《传承有少年》是由天津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元点(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在2023年全新打造的非遗探索益智节目。节目由电视台专业摄制团队全程执行完成。面向全市少年儿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以爱国主义教育、美育教育为主旨,培养当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记录青少年在镜头前的别样风采。参与节目录制的孩子将以“非遗小使者”的身份,带领电视前的所有观众一同探索发现家乡的无尽魅力,感受津城深厚的历史文化。

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为孩子们颁发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小小讲解员”证书

据介绍,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于2017年12月26日建成开馆,建筑主体分5层共约5000平米,全景式呈现56个民族生活方式、生产场景,致力于构建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挖掘、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整合56个民族文化资源,每个空间作为创意创业家园,凸显各民族非遗特色。

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为各民族工匠大师颁发艺术顾问聘书

会议结束后,孩子们走进荣程集团56个民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孩子们在聆听了各民族非遗工匠的技艺介绍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一定要当好“传承少年”,让非遗文化在我们手中传承下去,做勇往无前的守护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