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三叶虫纲—褶颊虫目

 ldtsg1957 2023-06-12 发布于四川

三叶虫纲—褶颊虫目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三叶形亚门

三叶虫纲

褶颊虫目

褶颊虫目(学名:Ptychopariida)是三叶虫纲下的其中一目,出现于寒武纪,包括的三叶虫种类相当的繁多。

1.形态特征

褶颊虫类拥有较大的胸部,通常是由8个或更多的环节组成的,而且褶颊虫类的胸部通常是比尾部还要长的,它们的尾部是比较小型的。

多数为后颊类,少数为前颊类,有些具边缘面线。头鞍一般向前收缩,鞍沟形状不一,内边缘多发育。多数胸大尾小。寒武纪至二叠纪。褶颊虫目是三叶虫纲的一大目,包括属种极多,如褶颊虫、毕雷氏虫、德氏虫、蝴蝶虫、蝙蝠虫、长山虫、嵩里山虫、济南虫、方头虫、泰勒氏虫、斜视虫、蚜头虫、小耳虫、镰虫、南京三瘤虫等。

2.下属

褶颊虫亚目(Ptychopariina)

椭圆头虫总科(Ellipsocephaloidea)

褶颊虫总科(Ptychoparioidea)

油栉虫亚目(Olenina)

三瘤虫亚目(Trinucleina)

3.褶颊虫亚目

褶颊虫亚目(学名:Ptychopariina)是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亚目。

(1)形态特征

多为后颊类,少数为前颊类或为边缘面线。头鞍多向前缩小,也有近长方形者,鞍沟平行。内边缘多发育。一般胸部大尾小,也有胸部短而尾大者。寒武纪至奥陶纪。包括属种甚多,中国寒武纪的三叶虫带化石多属此亚目,如褶颊虫(Ptychoparia)、毕雷氏虫(Bailiella)、德氏虫(Damesella)、蝴蝶虫(Blackwelderia)、蝙蝠虫(Drepanura)、长山虫(Changshania)、蒿里山虫(Kaolishania)、济南虫(Tsinania)、方头虫(Quadraticephalus)、泰勒氏虫(Tellerina)等。

(2)毕雷氏虫属

毕雷氏虫属(学名:Bailiella)是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属。头部半圆形。头鞍短锥形,具3对浅头鞍沟,颈沟明显。内边缘及固定颊均宽大,无眼。活动颊极窄,具颊刺。尾部较小,分3节,边缘清楚。中寒武世,亚洲、欧洲及北美。中国主要产于北方中寒武统下部,中国云南与越南交界处也有发现。

(3)蝴蝶虫

蝴蝶虫(学名:Blackwelderia)是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属。头部宽,头鞍长,锥形或切锥形,头鞍沟深而后斜。眼叶中等大小,约位于头盖中部,无眼脊。内边缘深凹,外边缘挠起。面线前支弧形,后支略成斜线延伸。尾部较小,尾轴锥形,后端尖,肋节伸出成侧刺。胸部12节。壳面光滑或具疣点。

①存活时期

亚洲晚寒武世。

②化石主要产地

蝴蝶虫的化石在中国主要产于北方上寒武统下部崮山组,湖南也有产出。

③研究意义

在地层学上,由于山东是我国华北寒武系张夏阶和崮山阶的标准地区,蝴蝶虫化石的发现不仅进一步扩大了蝴蝶虫在我国的地理分布范围,增强了该属在我国华南和华北寒武纪地层对比中的重要作用,还证实了在莱芜—新泰地区, 崮山组是一跨阶(期)的岩石地层单位,下部包含了张夏期的沉积,同时对长期争论的中上寒武统界线附近动物群混生问题的错误结论给予了纠正。

(4)褶盾虫

褶盾虫属于三叶虫纲褶颊虫目。头鞍大,近柱形,鞍沟3对,常相连接,褶盾虫头鞍前叶圆球形,大而突出。前边缘极窄,无边缘沟。固定颊近三角形。眼叶小,位于前端。尾部横宽,中轴粗而凸起,肋部平,可具边缘。壳面具线纹或粒点。该虫生活在晚寒武纪晚期,分布于亚洲及北美。

(5)卡尔文虫

卡尔文虫(学名:Calvinella),头鞍近长方形,两侧略向前收缩。颈环上有颈刺。固定颊窄。前边缘突起,前边缘沟斜伸到头鞍前侧角。尾部近半椭圆形,中轴窄,明显地向后收缩,肋沟及间肋沟短,分每肋节成不等的两部分,边缘极宽。壳面光滑或具疣点。晚寒武世,亚洲及北美。中国主要产于北方上寒武统上部,云南也有发现。

4.油栉虫亚目

油栉虫亚目(学名:Olenina)是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亚目。

(1)栉壳虫属

栉壳虫属(学名:Asaphopsis)是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属。头鞍短宽,前端微收缩,头鞍沟3对,均成坑状,不与背沟相连。眼叶中等大小,位于中部。固定颊狭,后侧翼宽,在头鞍的两侧旁有一对半圆形的叶状体。前边缘大而平,向前扩大。尾部近方形,中轴窄,分7~8节,肋部分6~7节,间肋沟几近尾缘,边缘窄,平或略凹,侧缘中部伸出一对尾刺。早奥陶世,亚洲及大洋洲。中国产于南方下奥陶统。

(2)中华油栉虫

中华油栉虫(学名:Olenus sinensis)是产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大陈乡的晚寒武世(∈3)的化石。

本种o。gibbosus(wahlenberg)较相似,但后者内边较狭窄,固定颊比较大,颈环上颈疣不突出,易区别,它与o。asiaticuskobayashi也较相似,但它的头盖稍长,内边缘的宽度较大,头鞍沟较显著。瑞典的o。rotundatus(westergard)内边缘也比较大,但瑞典的种内边缘的长度(纵向)仍较小,均为头鞍长度的1/4~1/5,头鞍较长较窄、向前收缩较缓。

5.三瘤虫亚目

三瘤虫亚目(学名:Trinucleina)是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亚目。

(1)形态特征

头部近半圆形。头鞍多呈棒状,有的具中疣或头鞍刺,鞍沟3对或少于3对,有的具一对卵形侧叶,颈环短而狭。幼虫期具叶状体,有的可保留至成虫。颊部凸,有眼粒,无眼叶,有的具颊脊。边缘狭,具有陷孔的宽阔双层饰边。颊刺长。面线为后颊类型或为边缘面线。胸部一般5~7节,胸轴狭,肋部宽平,肋沟深。尾部近半圆形或近三角形,尾轴狭,伸达后边缘,分节多,肋部平,边缘宽。壳面光滑或具网状或放射状脊线。奥陶纪至志留纪。中国奥陶系产出三瘤虫甚多,如南京三瘤虫(Nankinolithus)、汉中三瘤虫(Hanchungolithus)等。

(2)三瘤虫属

三瘤虫属(学名:Trinucleus)是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属。头鞍前叶及颊部均凸起似三瘤,故名。头鞍沟3对,短而深,后两对较长,有一中瘤。颈环无刺。颊部光滑,无侧眼粒。饰边宽阔,由上、下两叶板组成。上叶板下凹,前部及侧部有放射形陷坑,坑内有上下串通的小陷孔。下叶板具极长的颊刺。胸部6节。尾部宽三角形,宽度为长度的3~4倍,中轴狭,分节。奥陶纪,亚洲及欧洲。中国产于贵州下奥陶统上部。

(3)南京三瘤虫属

南京三瘤虫属(学名:Nankinolithus)是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属。头部宽,头鞍及颊部均凸起,头鞍有一明显的假前叶节。头鞍沟3对,后两对较明显。颊部无侧眼粒及眼脊。饰边分为凹下的内边缘及略为凸起的颊边缘,内边缘有三行排列在放射形陷坑内的小陷孔,颊边缘前部有放射状排列的小陷孔,侧部的小陷孔则为不规则排列。无颈刺。尾部短,三角形,中轴窄,分节明显,肋部有3对深的肋沟。产于中国南方上奥陶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