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正英:从新四军女兵到院士部长

 古稀老人赵 2023-06-13 发布于北京

有一位女院士,她16岁上大学,21岁治理淮河,从新四军女兵,27岁成为最年轻的副部长,与水电水利结缘一辈子,并主持论证了三峡工程,七八十岁仍能下长江游泳,最后官至副国级。

她就是钱正英。

1923年7月4日,钱正英出生于上海。16岁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今同济大学),其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开展革命斗争。

年轻时的钱正英

18岁时加入共产党,曾任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

日寇高压统治上海,她从大同大学肄业并前往淮北解放区,成了一名新四军女兵,她对师长彭雪枫说,我想搞工程设计。

新四军师长彭雪枫

彭雪枫打趣,“以后淮北解放搞建设了,第一个就找你!”

钱正英很高兴,只可惜彭雪枫最终没能兑现诺言,两年后他在战场不幸牺牲,钱正英为他设计了墓地。

彭雪枫之墓

1943年,淮河发起了大水。次年春天,当地人民政府决定实施以工代赈,组织群众投入到这项工作。21岁的钱正英,担任淮北行政公署建设处水利科科长,负责修复那段堤防,从此走上水利工作岗位。

钱正英在治淮工地上

白天,她和战友们在堤上公开办公,晚上和军队一起打游击,在附近的各村流动住宿,时时刻刻防备着敌人的偷袭。她写下一首豪迈的诗:“夕阳映远山,大堤临长淮。足下黄水去,天边白云来。跃跃女儿志,浩浩祖国怀。笑指对岸敌,中华屹然在。”

1950年3月,年仅27岁的钱正英被破格提拔为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女部长,被称为“丫头部长”。

她积极投身治淮工作,参与编制新中国第一部流域治理规划《治淮方略》。

1952年,年仅29岁,担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同时兼任华东水利学院( 今河海大学)第一任校长和教授。

她贯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导思想,参与规划和组织实施了新中国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她还参与审定葛洲坝、丹江口、刘家峡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专家,在许多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至1988年,钱正英先后任水利电力部部长、党组书记,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为把我国建成水利电力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制定新中国第一部水法,主持编制我国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和全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

钱正英在视察工作

作为水利水电专家,钱正英参与了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江河流域的整治规划,完成了三门峡大坝的两次改建。三峡工程也是她主持论证的。

1997年,钱正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由于贡献突出,钱正英与钱临照、钱令希一起,被称为“小三钱”。“大三钱”是指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

鲜为人知的是,钱老本人还是游泳健将,七八十岁的时候,依然每周坚持游泳至少3次,一次1000米,不歇一口气游完就走。有一次,作为政协副主席考察时,还下长江游泳。

钱正英

每逢有老领导、老同事看望她时,她总是自豪地说:“我游过地中海、大西洋、红海。”

2022年10月22日,钱老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