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伯特·福琼《两访中国茶乡》读后记(20)—福州(一)

 芸斋窗下 2023-06-13 发布于浙江

福州府坐落在山间的一片开阔地上,大约距闽江口20英里远。闽江从其郊外流过,连接两岸的就是著名的万寿桥。人们都说这座桥有100个桥拱,事实上它根本不是拱桥,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壮观。万寿桥全长2000多英尺,有50个用石头砌成的结实桥墩,连接相邻桥墩的是一片片巨大的花岗岩石板,这些石板就是桥面。雨季的时候,迅疾的江水从桥墩间奔涌而过,大桥屹立这么多年而不倒,足以说明这座桥的坚固。

关于万寿桥,在宋以前,闽江福州段上没有跨江桥梁,只有渡口。到北宋末年,江上因沙洲的形成,阻碍了部分渡船航道,到宋元祐八年(1093年),福州太守王祖道发动民众在城南的闽江上兴建浮桥,将数十条船只固定于江中的石柱上,船之间铺木板为桥面。到了1141年又改建成无护栏的石墩桥,不过因为桥长且江阔水深,行人往来非常不便。

到了元代,福州万寿寺僧人法助于1303年奉旨募造石桥。此工程极为浩大,历时20年,法助在建造期间去世,他的徒弟接替他进行监督。元至治二年(1322年),桥梁终于落成。为纪念万寿寺的法助,遂命名为万寿桥。桥梁为采用石板石梁的简支石桥,全长391米,宽4.5米,桥下有37孔水道。桥墩高5米,其上下游造成三角形分水头,两尖端上翘为船首形。桥面用40吨大石梁铺成。整座桥平面上略有弯曲。后来在南端又兴建有石梁5孔、木梁4孔的木石混合结构的江南桥。

图片

(康熙年间福州地图,图中右下角即为万寿桥,绘制时间约为1670年-1700年,原图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万寿桥南端的江南桥被大水冲毁,乡人于次年又重修了一座长105米的石桥。1930年万寿桥进行改造,由日本大和工业合资会社承包工程,在原石梁基础上加建钢筋混凝土,拓宽包括江南桥在内的桥面至9米,中间为宽6米的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各1.5米,次年竣工。本次工程质量不佳,到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不得不又进行了大修。1971年为闽江上游通航,拆除了一个桥墩,改建两个,并将桥面抬高,架设于原桥面之上,同时将桥改名为“解放大桥”。

1994年福州大水,万寿桥一个桥墩崩离原位。1995年福州市政府将万寿桥、江南桥拆毁重建为联拱悬索桥,至此万寿桥不复存在。

图片

(黎芳1870年拍摄的万寿桥)

图片

(1910年拍摄的万寿桥)

图片

(1930年经过日本大和工业合资会社不太成功的改造后的万寿桥,照片摄于1932年)

图片

(2009年重修之后的福州解放大桥)

福琼他们将船停靠在闽江口,然后一行人包括那位“挟持”来的向导,一起打了一条当地的小船前往福州。这些老渔夫此时已经非常融洽地和他们在一起了。到了临别时候,这位老渔夫请求他们再搭他一段路去往下一个镇子,福琼很奇怪他为什么不回他打鱼的白犬岛上去,他回答,如果这样回去,很可能遇到强盗将他刚领到的赏金抢光,所以他先得去找个地方存起来,然后再回到岛上去。

整个福州城都用城墙围了起来,就像宁波和上海一样,依靠城墙来设防。福州的城墙周长至少有八九英里,东南西北各设有一个城门。城墙上有些地方,包括四个城门上,都建有镝楼(即城墙上用来加强防御力的高台、城楼等建筑),每座镝楼里都配有枪炮。城内大部分地区都是密集的房屋,只有南北门之间有一小块地还空着。城内有两座相当漂亮的宝塔,一些小山上建了寺庙。站在这些小山上,整个城市和郊区的风景都尽收眼底,英国领事就住在其中的一座小山上。

福琼这里提到的英国领事,就是刚到任不久的李太郭(1844年6月到任)。在福琼开始整理旅行记录的时候,李太郭已经去世(1845年11月6日)。李太郭抵达福州的时候,发现福州民众对于洋人抱有很强的敌意(这种极不友好的态度福琼在书中也有记载),毕竟这里是禁烟英雄林则徐的故乡。

中国官府及官员对于李太郭的住址也是非常敷衍地应付了事,在城外鸭姆洲找到几间民房给他。李太郭见环境非常肮脏简陋,随即通过港督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坚决要求进城,又被中方以《五口通商》章程外国人不得进城而拒绝。经过反反复复的不断交涉,最终李太郭在城内乌石山上的积翠寺租了一部分屋子,这样才在1845年2月设立了福州第一个领事馆。因为这是福州唯一一个领事馆,所以李太郭不但要处理英国的外交、贸易等事宜,还要代理协助其他国家办理侨务。这就是福琼所指的英国领事住在其中一座小山上。

乌石山也叫乌山,海拔仅85米,因为山上多花岗岩,经风雨侵蚀发黑,所以被称为乌石山。乌石山自唐代起就是福州城著名的旅游胜地。积翠寺位于乌石山南坡,但已毁(1903年在积翠寺原址处陈宝琛创办了全闽师范学堂)。值得一说的是,积翠寺在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竣工时,还是林则徐应寺僧要求撰写的《重修积翠寺记》(1828年林则徐丁父忧归家期间撰文)。

图片

(全闽师范学堂大门,陈宝琛1903年在积翠寺原址创办了全闽师范学堂)

福州城在清朝是福建省省会,以及福州府及其两个附郭县(闽县及侯官县)的治所,但在历史上也是命运多舛。福州城最早因西汉高祖刘邦册封无诸为闽越王治理闽中故地。无诸在冶山周围兴建城池作为王都,这也就是最早的冶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建安太守严高在越王山(也就是现在的屏山)南麓筑建郡城,唐朝时有所增建,此时叫子城。五代十国时期闽太祖王审知和后梁太祖朱全忠又在子城周围筑建罗城和南北夹城(月城)。

到了北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呈增又修筑东南夹城,此时福州还未归宋,属吴越之地,福州刺史钱呈为加强防御,在夹城添置新的城门、楼阁、便门、敌楼与护城河。但四年之后(978年),吴越王钱俶向北宋献出两浙十三州,以保属地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零八户、兵一十一万五千三十六性命无恙,这就是历史上的“吴越归地”。宋太宗诏堕福州城,拆除所有军事建筑以及可用于军事用途的建筑。北宋枢密院直学士蔡襄任福州府事时在《乞相度开修城池奏议》写道,“自太平兴国中归纳疆土后,堕毁城池。至今四围城墙,只高三五尺,可以遮闭牛羊,至于私商小儿,皆可逾越。”南宋状元梁克家在淳熙九年(1182年)编著的《三山志》也写道,“皇朝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氏入朝,诏隳其城不用…断垣荒堑,往往父老徒指故迹以悲。”

福州城就这样只高三五尺城墙近百年,一直到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福州知州程师孟才在子城旧基上重筑福州城。南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为了抵御蒙古军队南下,筑福州外城。景炎元年(1276年),宋端宗在福州称帝,升福州为福安府,城池又有所加固。不过此诏令颁发6年后,南宋即告灭亡,故终宋之世,福州城不能尽复旧观。元灭南宋后,再诏堕福州城。

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为防御明朝军队,时任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草草重修福州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又在陈友定所修福州城的旧基上重筑福州城,且“修砌以石”。修城时,王恭先在屏山巅修建一座作为各城门楼样本的谯楼“样楼”,从该楼中可望大海,故又名“镇海楼”。洪武六年(1373年),福州府城又被重加修治,“并筑楼橹,周而覆之”。此时的福州城周3349丈,高2丈1尺7寸,阔1丈7尺[14],共有7个城门、4个水关、62座敌楼、98个守宿之铺(警铺)、2684间战屋,北跨屏山,南绕乌山和于山,东南面又有壕沟,这也成了后来抵御海盗的一座坚固的城堡。福州府城上还建有数量众多的堞楼和女墙。

图片

(明万历年间《福州府志》中所绘“福州府城图”)

清朝时期福州依然被设立为福州省会,所以福州城也不断加修城垣,城墙愈益坚固,城内也大兴府学、县学,扩充和兴建鳖峰、凤池、共学、越山等书院,手工业和商业也由此发展迅速。但福州府城格局基本维持明代式样,这也是福琼所见的模样。辛亥革命之后,福州城墙在民国时期基本被拆除。其中南、西两段城墙是在1928年修路而拆除,其余部分是为了抵御日舰自闽江入侵,拆除城用墙石填堵闽江口航道了。

图片

(黎芳约在1871年拍摄的福州城墙)

福琼所述福州城内两座相当漂亮的宝塔,就是被誉为福州双塔的于山白塔和乌石山乌塔。白塔实为报恩定光多宝塔,位置在万岁寺后,于山西麓,始建于唐末,现存建筑为明代重建。唐天祐元年(904年),王审知在任威武军节度使时,为超渡父母亡灵建塔。塔面涂有白灰,所以被称为“白塔”。后在塔边建白塔寺。相传建塔开挖地基时,挖出一粒明珠,所以定名为“报恩定光多宝塔”,简称“定光塔”。初时白塔为八角七层,砖砌塔心,木构外周,通高240尺(约合80米)。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塔遭雷火焚毁,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改砖砌轴心为塔身,添加七层八角葫芦状塔刹。最近一次重修是在1958年。

图片

(约翰·汤姆逊约1869年拍摄的福州白塔)

另一座乌塔实为崇妙保圣坚牢塔,位于乌山东麓,因塔身为用花岗石砌建,风化后略呈黑色,故被称为“乌塔”。五代时期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王王延羲称帝,为给自身及属下祈福,在唐贞元无垢净光塔旧址兴建宝塔(原无垢净光塔在乾符六年-879年毁于黄巢入闽战乱)。天福九年(944年),王延羲被下属刺杀,而此塔当时仅建到第七层而停工,原计划是八角九层。明天启元年(1621年)大修,在底层八个转角处增嵌八大金刚立像。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并重铸塔刹。最近一次重修是在1958年。

图片

(福州乌塔,1958年因塔身倾斜,被箍以钢条,并以水泥灌注石缝加固)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