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古镇老街之五:罗店古镇

 zzm1008图书馆 2023-06-14 发布于上海
说起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是高楼大厦?是摩登时尚?还是十里洋场?
如果我告诉你,上海不仅有繁华热闹的一面,还有宁静安逸的另一面,你是不是会感到有些意料之外?
今天,请你跟随我的镜头,走进宝山罗店古镇,感受一下属于江南独有的枕水人家,体验青砖伴瓦漆的慢生活,这也是认识上海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图片

罗店古镇

说起上海罗店古镇这个地名,不只是外地人不知道,即是上海市区的本地人也感到十分陌生。
罗店古镇位于宝山嘉定地交界处,因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1370年)商人罗升在此设店,得名为罗店,由此也开启了罗店近700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三湾九街十八弄”的集镇规模,至清康熙年间,棉花、棉布交易兴隆,故有“金罗店”之称。
罗店古镇景区主要集中在市河(原名练祁河,又名罗溪)新桥大通桥之间,河北是亭前街,河南为市河街,两街夹一河形成了古镇“丰”字的三横,贯穿新桥南北的新桥街就是“丰”字的一竖。河两岸新建的水乡民居连成一片,一派典型的江南风韵。
罗店古镇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宁静而清雅,没有其他古镇吵闹喧哗的商业气息,居民们休闲惬意的生活在这里,尽显“幽巷深处有人家”的意境,一切都是那么地静谧而安逸,处处散发着独特的古镇人文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亭前街是古镇风貌区内一条主相对来说,古貌保留较为完整
亭前西为整修后的旅游区随处可见明清民居斑驳的砖墙,精致的雕花门窗,房顶上的黑色旧式小瓦,还有屋檐下高挂的红灯与过街的彩旗飘扬。长长的老街上,没有鳞次栉比的网红店,也没有千篇一律的烤肉、臭豆腐、铁板鱿鱼等烧烤店,只有出于本地人生活必要而经营的小店小铺。:白铁修理部,修表配钥匙的钟表屋手工制作布鞋的鞋铺,量身定做服装的缝纫店一些近乎失传的老手工艺,在这江南偏僻小镇仍旧滋润地延续着、传承着,分外惹人注目。还有门头上标有“罗店供销社”"小农具门市部"字样的杂品店,出售的是日用生活杂品及农业生产资料
平日只有三三两两外地游人在空荡荡的老街上闲逛,店主们无事就坐在门口与邻居们下棋或闲聊,十分清幽,也显得冷冷清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亭前街为原貌区,也是居民生活区。这条只有短短几百米老街,看起来也有点破败颓废,却是有着最接地气的菜市场,街道两边就是食品小铺,卖菜的、卖肉的、卖鱼的、卖水果等等。家门口台阶上坐着的老人和游戏的孩童,自行车与摩托车在行人中穿行人流与车流把老街堵得满满当当……嘈杂的市井里,携带着一腔平凡生活的真实和暖意,深藏着的却是城市烟火气和人情味。
据2月12日《新民晚报》报道:“今年,宝山区罗店古镇“城中村”改造项目加速推进。对古镇风貌区内,亭前街延伸段的亭前东街进行提标改造,改善风貌此次改造也格外注重保留保护历史文脉,为村民留住乡愁。
提标改造改善风貌以后是否还能留住乡愁?是否能留住烟火气?不得而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罗店古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风土人情,传统民间艺术精彩纷呈,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棉花被罗店人视作“万花之王”“万花之神”。始于明末清初的罗店龙船独树一帜,综合了造船、建筑、雕刻、扎灯、织锦、书画、刺绣等艺术精华,为罗店一绝,颇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2007年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令人遗憾的是,罗店古镇虽然曾被大规模的修整过,因为地理位置距市区偏远,交通也不太便利,开发较晚没赶上古镇旅游这班车,以至于游客很少到此地游玩,只有当地人居住,还有少数外来人员租住,生活的烟火气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完整保留着。
罗店古镇依然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虽然冷清却静谧安然。如果你看腻了充斥着商业元素的人造景区,厌倦了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的嘈杂和喧闹,想一个人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待上一天,来罗店古镇沿河走一走,到罗店古镇老街逛一逛,然后坐下来品尝罗店鱼圆、天花玉露霜、“鞋底”年糕、草头塌饼、馄饨咸沙粥等罗店美食,享受悠闲的慢生活,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多少年来,罗店古镇这样地静静地等候着你,无论你来或是不来,它依旧还是这个隐秘而低调的样子。

(题图:油画《江南水乡》作者:袁运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