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精品)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乘法分配律
2023-06-14 | 阅:  转:  |  分享 
  
课题乘法分配律课型新授总序第 18 个教案授课时间年 月 日课时共 2 课时,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
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
难点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策略小组讨论导 案课前课中反思一、复习导入。
1、口算。25× 47× 4 50× 26× 4 2、口算。(1) (6+ 4)× 5 6 ×5+
4× 5 (2) (8 +12)× 4 8× 4+ 12× 4 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
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二、新授 1、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
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1)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
多少人了。(2)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
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2、小组讨论:(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教师要
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 这两种解法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都是求参加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所以: (4 +2
)× 25=4 ×25+ 2 ×25 同样: 25 ×( 4 +2)=25× 4+25×2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
举例。 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表示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左右两
边相等 教师引导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得出乘法分配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
配律。 (a+b)×c=a×c+b×c 或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
配律?简记为: 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三、巩固练习:P36/做一做 P38/5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学 案一,合作探究学习: 1、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1) (6+ 4)× 5
6 ×5+ 4× 5 (2) (8 +12)× 4 8× 4+ 12× 4 2、小组讨论: (1)两组算式
有什么相同点? (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3、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4、我们举的例子是不
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 5、通过这些算式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6、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 7、用什么方法表示
这个规律。二,探究提升: 1、 (□+33)×70=6×70+33×□ (1) 在这个题里我们在□里应填什么数字? (2) 这个
式子用了什么定律。 2、计算 : 23×12+23×88 (35+45)×12 (11×25)×4 25×(4+40)课后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