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年江苏苏州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3-06-14 | 阅:  转:  |  分享 
  
2020年江苏苏州中考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題第1页至笫3页、非选择題第4页至第8页;共28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題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θ.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題必须用2B铅笔把答題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政动,请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題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城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选择题(共40分)

一、

1.“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废旧报纸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A.

B.

C.

D.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3

B. SO3

C .NaOH

D.K2 SO4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衣服晾干

C.冰雪融化

D.食物腐败

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铜

B.水

C.氯化钠

D.氖气

5.四氯化钛(TiCl4)可用于冶炼金属钛。四氯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4

C.0

D.-1

6.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测定pH

C.滴加液体

D.检查气密性

7.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陶瓷

B.焊锡

C.塑料

D.钢筋混凝土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五氧化二磷:P2O5

B.银元素:AG

C.2个镁离子:2Mg+2

D.8个硫原子:S8

9.工业用反应来制备纯碱,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0.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代替空气以获得更高的温度

11.某净水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1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镁条燃烧:

B.铜绿分解:

C.氨水中和硫酸:

D.酒精完全燃烧:

13.利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天然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C.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D.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饱和溶液降温后都有溶质结晶析出

C.碘酒溶液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D.水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

1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SO42-、NO3-

B.H+、Ba2+、OH-

C.Fe2+、Na+、OH-

D.Ca2+、Cl-、CO32-

17.K2CO3、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7 121 126 139 KNO3 63.9 85.5 110 169 A.K2CO3的溶解度大于KNO3

B.乙代表K2CO3的溶解度曲线

C.t应在50℃~60℃之间

D.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63.9gKNO3

1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鉴别:用熟石灰鉴别NH4Cl固体和NH4NO3固体

B.除杂:用浓硫酸除去O2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C.检验: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O2中是否混有SO2

D.制备: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备少量H2

1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20.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非选择题(共60分)

21.(5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加剧了大气层的 效应。

(2)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3)大米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 (填名称)。

(4)儿童患佝偻病、骨骼疏松是因为缺少 元素。



22.(7分)某兴趣小组制取氧气,并尝试回收部分药品。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下图。



(1)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双氧水和MnO2制氧气。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

(3)加热KClO3固体制氧气(1.5gMnO2作催化剂),并对KClO3完全分解后的残留固体进行分离。

(已知反应原理为:)

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

②KCl的溶解度曲线如题22图所示。将残留固体冷却至室温(20℃),称得其质量为4.8g。欲将KCl全部溶解,至少应加入该温度下蒸馏水的体积约 (填字母)。



a.5 mI

b. 10 ml

c. 20 mI

d. 30 mI

③对溶解所得混合物进行过滤,滤渣经处理得MnO2。从滤液中获得KC1晶体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3.(7分)铝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是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1)人类冶炼和使用金属铝的时间较晚。可能是因为 (填字母)。

A.地壳中铝元素含量少

b.冶炼铝的技术要求高

(2)用铝锂合金制造“神舟号”航天飞船的一些部件,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高、耐腐蚀和 (写一条)等性质。高温下,铝与Li2O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用砂纸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将其浸人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并有气泡产生,经检验气体为氢气。

①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铜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___。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4.(5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题24图-1所示。

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题24图一2所示。

1913年第一座合成氨工厂建立。如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1)工业上可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获得合成氨的原料N2。

(2)甲烷和H2O高温下反应得到CO和原料气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科学家研究合成氨反应催化剂的日的是________________。

(5)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200大气压、300℃

b.200大气压、500℃

C.400大气压、300℃

d.400大气压、500℃

25.(7分)氢气被看作是理想的能源。氢气的制取和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Ⅰ.氢气的制取

(1)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2)水热分解可得氢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题25图所示。



图中曲线A、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填符号)。

Ⅱ.氢气的储存

(3)一种镁铜合金可用于储氢。

①将镁、铜单质按比例在一定温度下熔炼得到上述合金。熔炼时须通入氩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350℃时,该镁铜合金与氢气反应,生成了一种仅含Mg、H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7%。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6.(8分)硝酸钙可用于无土栽培等。一种利用石灰石制备硝酸钙晶体的流程如下:



已知:硝酸会挥发、受热会分解。

(1)气体X为 (填化学式)。

(2)“制浆”所得的混合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3)写出“中和”步骤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工业生产根据以下两项指标判断“中和”反应完全发生:容器内混合物基本变澄清和________________。

(5)“制浆”时须控制好加入水的量。加入水量太少会导致制浆困难;加入水量太多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

(6)若省去“制浆”步骤也可制得硝酸钙。但硝酸利用率会降低、同时会产生污染气体NOx。产生NOx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7.(10分)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在生活、生产和实验硏究中均有广泛应用。

【配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別为1%、2%和4%的Na2CO3溶液

(1)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取2gNa2CO3固体

b.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c.选用带玻璃塞的广口试剂瓶,将配好的溶液装瓶并贴标签

(2)分别测定25℃时,上述3种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Ⅱ Ⅲ 溶质质量分数 1% 2% 4% 溶液pH 11.62 11.76 11.90

【制备物质】用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

【已知溶液pH大于8.8时,Fe2+完全生成Fe(OH)2沉淀】

(3)在烧杯中制备FeCO3沉淀时,应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

b.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

C.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

(4)潮湿的FeCO3固体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反应如下:,则X的化学式为 。

【标定浓度】标定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将Na2CO3固体在270℃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212g无水Na2CO3于锥形瓶中,加入50m蒸馏水溶解,滴入待测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反应中Na2CO3所含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

①列式计算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Na2CO3固体未经充分干燥,则测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8.(11分)钢铁的腐蚀是重要研究课题。

【知识回顾】用如题28图一1所示实验进行铁钉腐蚀的研究。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而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E中铁钉严重锈蚀。



(1)由A、B、C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2)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向试管D中(含生锈铁钉)加人过量10%稀盐酸,浸泡。可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呈黄色,一段时间后黄色变为浅绿色。

(3)写出铁锈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推测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可能是因为氯化铁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所致。

现进行如下3个实验(持续10小时,已知氢气不影响该反应)。

序号 实验I 实验 实验 实验内容 现象 溶液颜色始终呈黄色 产生红褐色沉淀 溶液逐渐由黄色变浅绿色

综合分析上述3个实验,试管D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仲】研究水样的pH、水中溶解氧浓度与钢铁腐蚀速率的关系。查阅相关文献得到如下资料。



(5)题28图一2表示水样温度22℃、氧含量6mL·L-1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样pH的关系。当pH<4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增大的原因是 。

(6)题28图-3表示温度22℃、pH=7时,钢铁腐蚀速率与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关系。当溶解氧超过20mL·L-1时,钢铁腐蚀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020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C A D C A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C D C A B A C D 非选择题(共60分)

21.(5分)

(1)温室(2)隔绝氧气(空气)(3)淀粉(4)钙(Ca)(5)导热

22.(7分)

(1)分液漏斗

(2) D或F

(3)①A ②b ③蒸发结晶

23.(7分)

(1)b

(2)密度小(质轻等)(合理答案均得分)



(3)①

②Cu2+和H+

(4)Al13-

24.(5分)

(1)分离液态空气(合理答案均得分)

(2)

(3)混合物

(4)提高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5)c

25.(7分)

(1) 吸收

(2)H、O

(3)①防止熔炼时镁、铜与空气反应

②MgH2

26.(8分)

(1)CO2

(2)b

(3)

(4)溶液的pH等于7(或溶液的pH略小于7)

(5)结晶步骤能耗过多

(6)CaO与HNO3反应放出大量热,HNO3受热分解产生NO2

27.(10分)

(1)ab

(2)25℃时,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碱性越强

(3)b

(5)①0.73%

②偏大

28.(11分)

(1)O2、H2O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且防止氧气再溶于水

(3)

(4)①探究FeCl3能否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

②酸性条件下,FeCl3与铁钉发生反应生成FeCl2

(5)钢铁与水样中的H+发生反应

(6)钢铁表面生成较致密的氧化膜,阻碍O2、H2O与钢铁的接触

























献花(0)
+1
(本文系考试真题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