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击茅台股东大会:3个关键数字、4个核心词汇、“五线”生态体系

 长江酒道 2023-06-14 发布于四川

“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在当下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关键节点,茅台将释放哪些高质量发展信号?

6月13日,备受行业关注的贵州茅台2022年度股东大会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2023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等13项议案。根据本次通过的13项议案,长江酒道梳理出了3个关键数字和4个核心词。

3个关键数字:

15%,71.09亿元,325.49亿元

一直以来,茅台把稳中有进作为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统筹全局。对于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提到,企业今年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15%左右。

“我们对实现今年15%的增长目标信心十足、底气十足,并将努力创造更好的成绩。”丁雄军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茅台对于2022年营收目标也是增长15%,根据年报显示,2022年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275.54亿元,同比增长16.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7.16亿元,同比增长19.55%,保持了“稳中有进、再创新高”的增长态势。

今年一季度,茅台实现营收393.79亿元,同比增长18.6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利润207.94亿元,同比增长20.59%,按当下这种趋势,现场股东代表多数认为茅台要达成上述目标应该不难。

  

除了营收增长15%的目标,另一经营目标是基本建设投资71.09亿元。

《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显示:锚定年度投资目标,紧盯质量、成本、进度,扎实推进茅台酒“十四五”产能扩建、包装物流园、习水同民坝一期等项目建设,做好拟建、储备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同时,加快智慧茅台建设,全面推进智慧产业链、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三大板块建设,推动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

  

茅台自上市以来,一直都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截至目前,已累计现金分红超1761亿元,约为上市募资净额的88倍,占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总额的47.48%。

去年11月28日,贵州茅台实施上市以来的首次特别分红,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1.91元(含税),合计约273.23亿元。由此,贵州茅台2022年全年分红总额约532.34亿元,超过2021年净利总额524.6亿元。

今年茅台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9.11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达325.49亿元(含税)。这也意味着贵州茅台上市以来的累计现金分红将突破2000亿元,占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约56%。


4个核心词汇:

品牌、创新、渠道、生产

“品牌”是白酒行业永恒的话题,茅台作为行业龙头,一直是品牌建设的引领者,是推动行业品牌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年,茅台坚持开展茅台文化“九大系列”建设,持续做深“二十四节气”文章,办好小暑百年老店传承人系列活动、处暑茅台红缨子高粱节、霜降茅台酒节等文化活动,打造独一无二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名片。持续办好走进四大书院、“茅粉节”“茅粉嘉年华”“喜相逢·茅台 1935”“寻根汉源·问道汉酱”等特色活动,打造茅台特色文化活动矩阵。

作为拥有千亿规模的航母型企业,茅台的品牌化发展,一定程度上关乎行业品牌化发展的趋势走向,同样也彰显出了大品牌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是本次股东大会的高频词之一,作为白酒行业的龙头,茅台展现出了充沛的创新活力,这种活力不仅成为企业的战略锚点,也同时深刻影响着白酒行业。

去年一整年,茅台围绕原料、微生物、酿造环境等七大方面开展科研项目203项,同比增长70.94%;申请发明专利93项,发表科研论文77篇(其中SCI27篇),分别同比增长14.9%、66.7%。

同时,深耕茅台冰淇淋经典款,加大新品研发力度,丰富产品口味多样性,创新开发年轻人喜爱的产品,进一步拓宽产品带。 

《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茅台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推动科研项目有序开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积极改革,主动求变是茅台业绩不断增长的核心动力。

丁雄军在作《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时表示:坚定做强渠道,加强流通渠道管理,加快终端渠道建设,加大线上渠道发展。

事实上,2022年茅台就进行了多维度改革措施持续落地,茅台1935、i茅台的推出有效拉动了营收的增长,去年3月31日,“i茅台”正式上线。在去年一整年的时间里,“i茅台”实现营收118.83亿元,在整个营收中的占比为9.58%,打开了茅台全新的增量市场。

丁雄军在股东大会现场演讲中透露,截至6月12日,i茅台的注册用户数达4179万人,日活用户超500万,累计预约人次33.82亿,酒类交易总量达7217吨,投放门店2374家,累计交易额达270.3亿元。

“每个渠道都在发挥独特的作用,不同的渠道又在互相协同,渠道与渠道之间形成很好的渠道生态,这是我们做市场最大的底气。”丁雄军表示。

  

《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显示:全力确保优质稳产,持续践行“五匠”质量观,坚持完善“365”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质量评价指标,强化生产调度督查和过程管控,全力确保实现基酒生产稳中有进。

与此同时要切实抓好市场营销,深入落实“五合营销法”, 聚焦“六定”要求,围绕做精产品,全力打造核心产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重塑产品开发格局;坚持做大市场,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快拓展国际市场。

生产永远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而“五匠质量观”以及“365质量管理体系”则为茅台生产划定了标准,因为茅台作为酒业龙头,不仅自身有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同样还肩负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美的“五线”生态体系

2022年2月,丁雄军提出要把“美”作为科学应变的主导思想和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开启茅台营销“美”时代。一年多来,茅台通过系列动作不断深化和阐释“美”的内涵和理念。在这次股东大会上,丁雄军将“美”继续升华,以《美的“五线”生态体系》为主题进行演讲,并从两个角度进行解读。

  

首先是何为美?丁雄军表示:“这两年不断学习茅台常识,不断研究中国白酒的规律。发现茅台'美学’可以作为茅台长期发展的自身企业哲学。”

丁雄军认为:“茅台过去70多年的辉煌,正是茅台美学的基本遵循。辉煌了70年,我们还想以茅台美学的五线发展道路,走向成功的未来。这是对美学的思考。”

其次是生态,生态是茅台的发展逻辑,一个企业能不能形成一个好的生态,是这个企业能不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丁雄军看来,生态有三个特性,一是多样性,即生物的多样性,二是系统性,即生物系统或生态系统,三是平衡性,这三个特性又形成了四大核心势能。即独一无二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独一无二的微生物菌落群、独特的茅台传统工法以及几十年来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基酒。

  

同时,丁雄军还将茅台的“美”学内涵注入进“五线”发展之路,用丁雄军的话说就是:“这五条线如果过去是线性,现在要把这五条线变成生态体系。”

一是蓝线生态体系。丁雄军表示:蓝线聚焦增长要靠产业生态,产品生态和渠道生态。产业生态是指打造呈体系化的生产体系与拓宽产业服务。产品生态是指产品体系的梳理。渠道生态是指渠道之间的互相协同。目前,茅台有六大类渠道,分别是自营、团购、电商、商超、社会经销商以及i茅台。

二是绿线生态体系,绿线又分为质量生态和自然生态,“质量生命之魂”,茅台形成了365质量体系。3是3个目标,6是6个工程,5是5个保障。同时实施五大专项工程和五大专项行动,编制ESG报告,建设两山基地,不断维护茅台酒生产区域里的自然生态。有了好的质量生态和自然生态,绿色这条线就能形成绿色的生态体系。

三是白色生态体系。白色聚焦动力,而动力是指科技和数字化,利用科技的手段对物质、菌系、酶系进行研究,从而使茅台酒品质永续传承。其次是数字化,从产品到企业到行业,茅台都在引领数字化,数字化是动力,能够带来效益。

四是紫线生态体系,紫线聚焦文化,又分为美的文化生态和共同体生态。美的文化生态包含了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传承、活动和产品的文化创新、国内和国际关系。共同体生态是指维护好员工、政府、消费者、投资者、供应商、经销商等六个关系形成利益情感和命运共同体。

五是红线生态体系。核心是聚焦“安全”,打造美的安全生态。对于茅台,安全生态的重点是要构建形成科学系统的安全生产体系、环境治理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

从2021年丁雄军在临时股东大会上首次提出“五线”发展,到去年股东大会提出“美时代”理念和五线发展的“五个更、五个美”,再到今天首次提出茅台可持续发展的“五大生态体系”,这背后是丁雄军对茅台发展理论体系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正是因为这种探索和创新,也让更多人对未来的茅台充满无限遐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