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岁看老:心血管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慢病始于儿童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米杰发表文章称,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呼吸系统疾病等,在儿童时期就种下“因”。

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虽然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其发病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在儿童时期已经开始。

再如肥胖,一个胖孩子,就可呈现左心室质量升高、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加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等心血管的重构。

而且,胖孩子中30%有高血压,超过40%有高血脂。长此以往,可想而知。

小孩得2型糖尿病也不是稀奇事,胖孩子中有1/3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也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人到老了,骨质疏松多见,而儿童青少年期是骨矿含量积累的快速和关键阶段,形成90%以上的终生峰值骨量。峰值骨量水平越高,中老年期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越低。

而运动不足、消瘦、肥胖、喝碳酸饮料等不良膳食行为都会加重骨量的流失。

除了这些,免疫缺陷、呼吸系统疾病和部分肿瘤,都源于儿童青少年期肥胖和不良生活行为方式。

米杰认为,唯有从生命早期开始进行营养优化,从儿童青少年注重避免肥胖,方能从根本上遏制心血管病等成人慢性病的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生命早期(一般指 3 岁以内)至随后的儿童少年阶段是构筑终身健康的关键期,也是预防和降低慢病发生风险的最佳成本效益的干预窗口。

来源:米杰. 成人慢性病的发生起源与儿童期防治.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8, 52: 1089-109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和《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