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AMA刊登挪威研究:有钱人比穷人命长,男性多活近14年,女性8.4年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有人说,贫穷最悲哀之处在于,觉得任何事情都只能拿命来抵。

JAMA上发表的一项挪威研究好似为这句话做了注解:有钱人确实命更长,即使在挪威这种福利较高的国家。

研究显示,收入最高和最低的25%的男性和女性,预期寿命相差了8.0年和6.0年,而收入最高和最低的1%之间,这一差距更是分别达到了13.8年和8.4年。

其中,心血管病是造成寿命长短差距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癌症、慢阻肺、老年痴呆症等。不过在40~49岁,主要原因是滥用药物和自杀。

1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造成预期寿命差距的主要死因

前一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也发文指出,虽然全球人预期寿命平均增加了5.5岁,但贫富国家差距悬殊达18.1岁。

为什么穷并命短?这个问题有点傻,就个体而言,有钱人自然可以拥有更好的物质和医疗条件,容易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

从宏观来看,有钱好办事,可以更好做好防控。

一项发表在Circulation上对全球90个国家近100万人的分析研究显示,全球3/4高血压患者聚集中低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高血压防控遥遥领先。

再如全球每年有170万死亡与果蔬摄入不足相关,所以搞定一盒“车厘子”之类,悄悄地已经和命挂上钩了。

PURE研究进行的分析则显示,全球六成居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贫穷国家因“买不起”吃的最少。

图2 全球18个不同经济水平国家每日人均消费水果和蔬菜的份数(份

N Engl J Med一项研究也估算,中国有16%的心血管病死亡是由每天不吃水果造成的。每年有56万人因不吃水果而死于心血管病。

不过,知识还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近期,PURE研究最新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而非财富,决定心脏病风险。

2007~2008年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等进行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的井喷,而低教育水平则是易患因素,文化程度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

每个个体或在生活中身不由己,除了提高自身健康素养外,乐观对待生活或者也有延寿作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学习颜回吧。

来源:

[1]Kinge JM, Modalsli JH, Øverland S, et al. Association of Household Income With Life Expectancy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Norway, 2005-2015. JAMA, 2019 May 13. doi:10.1001/jama.2019.4329.

[2] Miller V, Yusuf S,Chow CK, et al. Availability, affordability, and consumption of fruits andvegetables in 18 countries across income levels: findings from the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 (PURE) study. Lancet Glob Health, 2016, 4(10):e695-703.

[3] Du H, Li L,Bennett D,Guo Y, et al. Fresh Fruit Consumption and Maj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N Engl J Med, 2016, 374(14):1332-43.

[4] Rosengren A, et al.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20 low-income, middle-income, and high-income countries: the 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ic (PURE) study. Lancet Glob Health, 2019 Apr 23. DOI: 10.1016/S2214-109X(19)30045-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