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成手术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科学声明,指出非心脏术后心肌损伤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诊断。

有研究发现,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经常升高,然而因为胸痛和呼吸急促少见,肌钙蛋白升高常被忽略。

但即使无症状,肌钙蛋白升高也与死亡和主要血管并发症有关。

2014年,有学者提出了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是一种疾病。

科学声明指出,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的定义是,术后30天(通常在72小时)内,排除其他非缺血原因的cTn升高,有或无缺血症状或心电图异常。

声明指出,术后心肌损伤很常见。

总的来说,169项研究53万例手术中,报告了术后心肌损伤发病率为18%,且大多数患者无症状。

术后心肌损伤多与缺血有关,如供需不匹配或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许多因素可导致术后cTn升高,麻醉和手术创伤可导致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炎性细胞因子的激增。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可导致心肌氧供需的失衡,从而导致心肌损伤。

术后心肌损伤也可能由斑块破裂引起,伴有或不伴有血栓形成,导致1型心肌梗死或损伤,或在没有不稳定斑块的情况下冠脉灌注和心肌氧需求不平衡,导致2型心肌梗死或损伤。

其他几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能与术后心肌损伤有关。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贫血、肾功能衰竭、脓毒症等。一般来说,脓毒症患者不应诊断为术后心肌损伤。

此外,急性肺栓塞和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也是常见心肌损伤原因。

声明指出,术前心血管风险评估可确定高风险患者。术后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见下表。

表 术后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

高龄

男性

Duke 活动状态指数得分

高血压

糖尿病

冠状动脉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

脑血管病

心衰

心房颤动

慢性肾功能不全

未经治疗的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脏风险指数评分高

STOP-Bang风险评分高

利钠肽升高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4

血糖升高

血小板升高

运动后心率恢复受损

急诊手术

外科手术类型

急诊手术患者术后心肌损伤发生风险要增加2~3倍。血管手术(尤其是开放式主动脉或腹股沟下手术)和腹腔外科手术的心肌损伤风险也增加。 

VISION研究中,心肌损伤发生率最高的是血管手术(19%)、骨科手术(12%)、胸科手术(9%)和普通手术(9%)。

声明强调,高危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在术后4872小时内监测cTn

声明指出,术后心肌损伤患者出院后需要密切随访。对于这类患者,同样需要戒烟,优化危险因素管理,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Ruetzler K,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21 Oct 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