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稳定性冠心病缓解心绞痛,多数仅需药物治疗!柳叶刀文章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有些患者尽管用上抗心绞痛药物,或者放了支架或者做了搭桥,但依然每天或每周都会发生一次心绞痛,这种情况的发生率在2%~24%之间。目前指南建议,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首选药物治疗。

近期,柳叶刀一篇文章指出,尽管多项随机试验表明,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变可预防心血管事件,但药物缓解心绞痛症状的作用尚不明确,何为有效的抗心绞痛治疗?如何定义抗心绞痛治疗的效果,抗心绞痛治疗该持续多长时间?

作者指出,在COURAGE试验和ISCHEMIA 研究均显示,无论是血运重建联合药物治疗,还是仅药物治疗都可显著改善6个月时的症状。

有些患者虽然进行了血运重建,但症状仍持续或复发,可能存在血运重建不完全、冠脉病变进展、冠脉痉挛或微血管功能障碍。

纳入欧洲32691例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一项显示,随访1年时,虽未行血运重建,但39.6%的人症状消失,而且每年有心绞痛的患者比例均在减少。5年随访结束时,45.8%无心血管事件,也未发生心绞痛。表明多数稳定性冠心病,仅需药物治疗。

结合当前的临床研究证据,作者指出,对于大多数慢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不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患者的心绞痛也会有所改善。

根据ESC指南的建议,一线治疗是使用单用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或二者联用控制心绞痛。

而长效硝酸酯类、伊伐布雷定、尼可地尔或曲美他嗪可作为二线治疗,根据患者心率、血压和耐受程度加用。

本文作者也称,对于血压低于100~110 mmHg或心率<60次/分的患者,使用雷诺嗪、伊伐布雷定、曲美他嗪或尼可地尔等药物更好。

作者建议药物治疗的初始疗程3~6个月。

但是,除了在心梗后和/或心衰患者中使用β阻滞剂外,还没有其他抗心绞痛药物有通过预防缺血,改善预后的作用。

应用β受体阻滞剂规范治疗冠心病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用药的“BETA”原则,即Beneficial assessment(获益评估)、Enough dosage(足量应用)、Timely usage(及时使用)、Adequate titration(充分滴定)。

另外,要每月一次定期评估抗心绞痛治疗效果。如果药物治疗无效之前,应先优化药物种类和剂量。

没有阻塞性冠脉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发生心绞痛,即使成功的血运重建也可能无法有效改善症状,有些患者在介入后6~12个月内出现心绞痛复发。

来源:

[1]Boden WE, Kaski JC, Al-Lamee R, Weintraub WS. What constitutes an appropriate empirical trial of antiangin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before referral for revascularisation? Lancet. 2022, 399(10325): 691-69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