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准评估冬眠心肌和极薄心肌有妙用!安贞医院研究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张晓丽等研究发现,SPECTPET评估冬眠心肌联合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测定左室室壁厚度,可改善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危险分层。

该研究回顾性纳入于北京安贞医院在2周内行门控 SPECT、门控PETCMR检查且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75例。

图像分析采用17节段法和5分法来评估心肌对显像剂的摄取情况(0分为正常,1分为轻度减低,2分为中度减低,3分为重度减低,4分为缺损 ),分别获得心肌灌注和心肌代谢异常的总积分,计算二者差值,灌注异常分 - 代谢异常分≥ 1分,即心肌灌注 - 代谢“不匹配 ”,定义为冬眠心肌。

磁共振测定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 <4 mm 的心肌节段定义为极薄心肌。

根据冬眠心肌范围(冬眠心肌节段占左心室面积的百分比)和极薄心肌节段数,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冬眠心肌范围≤10%、极薄心肌节段数<2个)、B 组(冬眠心肌范围≤10%、极薄心肌节段数≥2个)、C组(冬眠心肌范围>10%、极薄心肌节段数<2个)、D组(冬眠心肌范围>10%、极薄心肌节段数≥2个)。

A组、B组、C组、D组分别有13例(17.3%)、14例(18.7%)、21例(28.0%)、27例(36.0%)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岁,男性69例(92.0%)。

中位随访31个月,11例(14.7%)患者死亡,A组、B组、C组、D组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100%84.0%63.5%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冬眠心肌范围联合极薄心肌节段数是预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3.578)。

作者指出,该团队既往研究发现,有冬眠心肌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如果未接受血运重建治疗而仅采用药物治疗,预后较差,心原性死亡率较高。

STICH亚组研究显示,冬眠心肌与心脏搭桥术后是否获益无关。但该研究采用SPECT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估冬眠心肌,并未采用评估冬眠心肌的“金标准”——PET心肌代谢显像。

该研究中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极差(CMR检查示,LVEF25.1%),合并严重的心力衰竭,中位随访31个月,总死亡率达14.7%。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改善这些高危患者的预后极其重要,而如何精准评估冬眠心肌和梗死心肌极其关键。

该研究采用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PET心肌代谢显像来评估冬眠心肌,结合CMR评估极薄心肌,利用这些不同影像学手段各自的优势,可改善对该类患者的危险分层。

来源:曹慧晓,孟晶晶,王辉,等. SPECTPET评估冬眠心肌联合心脏磁共振成像测定左心室室壁厚度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中国循环杂志,2023, 38(1): 34-40.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3.01.00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