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威发话!从“农田”到“餐桌”节粮减损务必走好这三步!

 北方农资传媒 2023-06-14 发布于河北


导语
the  lead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从粮食产能提升和全产业链减损两端发力,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是新时期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那么,如何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发力节粮减损,从而牢牢守护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底线。

我国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节粮减损还需走好以下三步。

意识宣传推进节粮减损



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但粮食损失浪费现象一直存在,加强节粮减损工作,引导合理消费显得尤为迫切。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等同于为粮食有效供给扩增“无形良田”,减少粮食损失需要强化宣传推广,提高大众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爱护粮食的意识,将其深深植入大众的心智结构中,从而最大程度消除影响机收损失的主观因素和人为因素。

意识宣传

节粮减损

加大广告牌引导 政府部门在地铁站、公交站、火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合进行引导宣传,制作节粮减损的相关标语、广告语和引导语,从而潜移默化地将其灌输到大众的潜意识中。

借助短视频形式 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传播较快的媒介形式,据统计,我国短视频用户超10亿,人均单日刷短视频超2.5小时。短视频因活泼多元的视听元素深受大众喜爱,因此,宣传节粮减损的观念要巧用、多用短视频形式,从而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科技创新助力节粮减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践证明,推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能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损耗,为促进粮食节约减损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

节粮减损

培养专业的科研人才队伍 政府职能部门通过选拔考试的方式,与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强强联合,发挥院校机构的优势主导作用,构建一流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引进符合时代发展的的新农人,从而为节粮减损的科技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创新全方位的科学技术 减少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是遏制食品浪费的第一道关。因此,职能部门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引进智能设备,降低粮食田间损耗率,大力扶持和补贴科技创新企业,促进创新成果涌现,以此全链条推动节粮减损,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监督制约加强节粮减损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足够7000万人吃一年。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部门和职责部门要加强节粮减损的监督制约机制,依法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从而防止和减少粮食浪费。

监督制约
节粮减损

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将“节粮减损”纳入宪法体系,以此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国家规定,明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的接待、会议、培训等活动用餐规范,加强监督管理,从而遏制粮食浪费。

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主抓节粮减损的典型,对于严格遵守节粮减损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积极奖励,树立带头作用;不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而浪费粮食的人员进行严厉惩罚,以此警示大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这对新时代开展节粮减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践行节粮减损理念,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

创新求变,生态农业。“第八届现代农业(农资)产业创新模式南北对话高峰论坛”将于6月15-16日(15日报到)在广西南宁与大家见面,行业大事件将再次拉开帷幕!

期精选

你有变化、我有拆招——浅析广西农资市场的风云变幻

聚焦:农资人为何都被广西南宁吸引?

【震惊】伪造厂名厂址!山东公布一批农资典型案例!

铁拳行动!国家曝光一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肥案例!

柑橘行情遇冷,农资受挫,广西下一个“大单品”在哪里?

【精华篇】复合肥暴跌亏损,秋市如何谋划?

科技兴农有我 —— 根力多在行动!

“三夏”生产遇困难……专业的人告诉你该怎么做!

粮食粮食!四个重点工作,河北今年“ 不闲着 ”

关注生物有机肥行业前沿资讯/最新热点,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作者/编辑:李倩

责编:张亚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