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几乎整篇照抄杜牧诗改为词,成千古名篇2

 钟家台 2023-06-14 发布于湖北

众所周知,杜牧生在中晚唐时期,彼时朝纲混乱,正直忠义者,往往受到排挤打击,杜牧也是如此,一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心中抑郁难了,他在扬州寄情酒色声乐,写下了许多传唱千古的名篇,但就他个人的遭遇来说,是令人惋惜的。

会昌二年,也就是公元842年,杜牧被外放至黄州刺史。虽然刺史也是一个大官,但在这之前,杜牧是比部员外郎,能够参与重大决策,时常见到皇帝。而且,晚唐的黄州,连年兵祸,一向被视为偏僻鄙陋的贬谪之地。

会昌四年的九月,四十二岁的杜牧迁池州刺史,还是没能回到长安。会昌五年,和杜牧一样不得志的张祜,到了池州,与杜牧相会,二人重阳登山,对酒谈心,杜牧写下这首七律,来劝慰对方,同时也是劝慰自己。

此诗通篇流畅自然,无雕琢之功,挥洒自如,同时结构紧密,对仗工整。劝慰的同时,暗合重阳佳节和季节时令;在议论中,见诗意之优美,《唐诗笺注》认为这首诗通篇浑然豪迈,非常接近杜甫。《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认为,这样优秀的诗,在杜甫之外,已经很少见了,堪称杜牧最好的一首七律。

对比原作,苏轼旷达更胜一筹,二首作品皆流传千古

对比一诗一词,苏轼虽然改动不多,但在杜牧的情感上,他的放旷更为通达。杜牧虽然有心放旷,并以齐景公的典故反讽,但他这种放旷之中,多了一种无奈和苦涩。

例如最后一联,“只如此”,体现了一种无法超脱、无能为力的颓然,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勉励自己及时行乐。醉也是这种结果,不醉也是这种结果,怨与不怨,都无法改变,故而杜牧诗中多是“但将”、“不用”、“何必”这种转折连词,可视为自我劝慰的结果。

苏轼檃栝杜牧之诗,则去除了原作之中蕴含的无奈、悲愤。例如最后苏轼将“只如此”改为“谁不老”,前者是无奈的抉择,而后者是及早的勘破,在勘破之后遇到郁闷之事,所以能够坦然面对,闲庭信步。

并且词中的“年少”、“云桥”更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思想。在苏轼看来,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心若不消沉,暮年则是少年,暮气能化朝气,同时每一处都是绝美的风景,一座普通的山,亦是云峤仙山。

虽然表面看来,檃栝词不过是在前人的作品上略微改动,但是若非才高博学之人,只会做那点金成铁之事,将原作改得面目全非,像此等能够同时留名千古的,非苏轼之才,难以为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