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心只想考上研 | 二本旅游管理三跨考生上岸华南师大学科历史经验分享(7000+字超详细)

 司南教育学考研 2023-06-14 发布于湖南

个人情况

二本院校,二战三跨上岸211院校。本人的本科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专业为旅游管理。一战的学校为湖南师范大学,专业为学科历史,很遗憾没能成功上岸。二战选择的学校是华南师范大学,专业是学科历史,最后成功上岸。

英语经验

参考书目:

《恋练有词》及配套单词本

教师课程: 

有道赵楠楠老师(阅读,语法,新题型,完型)

有道陈曲老师(翻译与作文)

1.单词+语法

这是我们考研英语的基础。

一战的时候记单词比较机械,采用的是传统的抄写记忆,最后就是感动了自己,时间花了,但是效果却很小。记单词要不断的重复,要多看,有些单词只需要记住意思就可以,并不需要会写,要求会写的单词一般是用于写作的词汇,大部分单词的要求是理解意思即可。

因此在二战的时候,选择一本单词书(市面上的单词书挺多的,覆盖的范围都差不多,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即可)放弃了大面积抄写单词的做法,对于是在难记的单词可以抄写下来,每天多看,多听。我选择的单词书是绿色的恋练有词,在B站上可以找到相应的视频,每天路上不断的听,一个单元最多十五分钟,早上的时候每个单词系统的听一两遍,了解读音和意思,同时它配套的有英译汉和汉译英的单词本,每天晚上对照空白的单词本回忆,对于不能一时间想起来的单词,做上标记(我用的是“正”字,可以看到自己需要几遍才能记住),这本单词书也配套的用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格,会清楚的提醒你每天的任务量,严格按照这个执行,一个月至少可以把每个单元过四遍,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点吃力,但是随着记忆的次数越来越多,记忆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我知道记单词真的很枯燥,看着表格上面的满满的记号,会有成就感的。

2. 阅读

前期的记单词为我们的阅读打下一定的基础,然后就是长难句的拆分,阅读是有一个个长难句组成,学会拆分长难句对于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找到句子的主干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我们阅读的速度,对于理解文章中心也有作用。

要理解长难句的话,语法也很重要,我的语法是跟的有道的赵楠楠老师,阅读也是跟的赵楠楠老师,一般的老师都会在讲解语法的同时加入长难句的讲解,另外司南也会提供每日一句长难句,坚持每天练习,这同时也会促进我们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

五月份的时候,我开始练习真题阅读,由于阅读真题真的很珍贵,先练习的是00年之前的真题,了解做阅读的基本步骤也是一个积累单词的过程。赵楠楠老师将历年真题划分成不同难度,首先是练习入门级别的真题,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做阅读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每篇阅读理解中的一些词汇进行重点的掌握,难以理解的长难句进行拆分。

在暑假期间可以开始01年—10年的真题练习同样也是按照真题的难度进行,分为入门,进阶和高阶。在前期刷真题的时候,可以不计时,对于真题进行详细的阅读。由于在一战的时候已经刷过一遍英语二的真题(01年——21年),所以后面我刷的真题是英语一,然后就是01年之前的真题,一方面可以可以练习做阅读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心态。

3. 作文+翻译

英语作文开始的时间在9月份左右,我看的是有道陈曲老师的作文课和翻译课,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同学,也会有长短句写作的练习。讲解范围是历年的真题作文,在讲解历年真题的过程中形成模板,这个作文模板是非常灵活的,可以很好的应对考研英语作文的写作。

在听完课程之后,自己尝试写作或者是默写范文,每两天一篇,会形成一定的语感。同时根据自己的听课情况和练习形成自己的模板,一般老师会提供一些句型,只要自己填充部分关键词,当然老师也会提供纯模板,只需要记忆的那种,可能用起来会比较机械吧,当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备考时间和基础,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只要自己容易记住的即可。

翻译的话,我只练习了历年的真题,我觉得这就足够,基本操作是自己先翻译,然后看讲解课,了解一些人名地名的翻译技巧,以及中英文之间的语序问题,只要翻译通顺即可

英语二的翻译比英语一的翻译要简单一点,它是文段翻译,是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参考翻译。(这一部分和我们的语法和单词基础息息相关)

4. 新题型+完形填空

这个可以参考阅读做题的方法,在我们练习一定时间的阅读之后,我们可以参考做阅读的方法,找到文章的中心,根据一篇文章中的主题只有一个的原则,做完形填空的时候,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可以提高我们做题的速度,当然单词是基础,有方法远远不够。

对于做过的完形填空,一些不认识的词汇和固定搭配要及时的补充,完形填空中一些固定搭配的重复考察率还是挺高的。新题型的话,主要就是刷真题,英语二的新题型都挺简单的,学会找到关键词,与选型进行比对,只要用心,一般都可以拿到8-10分。

政治经验

参考书目: 

徐涛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八套卷和四套卷

老师课程:

徐涛老师强化课/冲刺课,曲艺老师模板课

我学习政治的时间是在暑假期间,选择的课程是徐涛老师的课,搭配的是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肖四肖八

1. 选择题

暑假期间先跟着徐涛老师的课,学完一章,练习一章的1000题,建议打印一份1000题的刷题本,这样1000题可以重复利用,1000题总共刷了三遍,第一遍是跟着课程来的,第一遍的时间可能会有点长,大概在开学前完成。等所有课程结束后在刷第二遍,给自己规定的是1.5周刷完一本书(四本书差不多一个半月)。

2. 刷题

是一边翻书一边刷题,还是刷完题之后在看书?

在第一遍刷题的时候,我会翻书,大概的浏览一下知识点,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加上刚上完课,对于知识点大概的范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翻起书来比较快。

在第二遍刷题的时候,为了检测一下自己,就没有翻书,然后就是那个刷题本可以当做错题本来使用,对于理解不清的知识点可以记录在这个题的题号旁边,第二天的时候大概过一遍,加深印象。

在肖八发货之前,把1000题再刷一遍,这次可以在书上做题,错题的话标记出来,但不用把正确答案标出来,后面复习的时候可以起到练习的作用。徐涛老师在今年出了一个刷题小程序,平时可以利用闲散的时间刷几道,其实不止,现在网上有很多可以刷题的小程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 论述题

前期的时候,会跟着徐涛老师公主号上的带背音频进行记忆。同时徐涛老师公主号上也会发布一些选择题的重点,在闲散时间可以去看看。

在最后半个月的时候,我报了徐涛老师的押题班,他是和考研政治曲艺老师一起合作的。曲艺老师是一个宝藏老师。在一战的时候我背诵的是肖四上面的内容,但是对于我来说,肖四上面的答案很多,我背书比较喜欢背有逻辑的,第一次的时候我会自己把答案整理一遍,按照自己的逻辑开始背诵,但是二战的时候肖四到的比较晚,然后自己整理的话有点来不及。所以选择了曲艺老师论述题模板,比较有逻辑,适用范围非常的广,可以套用很多内容,不过需要看老师的应用课,当时时间比较紧张,挤出时间倍速看完,最后在考场答题的时候写的十分顺畅。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在10月份左右去找老师的课,这个时候看完的话,可以在后面节省一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专业课背诵冲刺。当然,如果需要背诵肖四上面的内容的话,也可以去B站上参考空卡的带背视频,她也会给大家整理逻辑,毕竟肖四在考研政治上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不放心的同学可以选择背诵肖四。

4. 时政热点

一般的话,大家都是在11月、12月份的时候集中来学习,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刷预测题。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空卡的公主号,她会将各个机构老师所出的时政热点题整合起来,便于大家系统的学习。徐涛老师的公主号上也会整理每月时政,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看看,我一般会下载下来,看标红的部分。

333教育综合

参考书目:

王道俊《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教育心理学》 

张大均《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当代教育心理学》

资料:

司南《高分指南》《背诵宝典》

备考阶段

1. 基础阶段

先看一遍教材,根据各章节的标题内容,整理出大概的框架。然后就是跟着司南的基础课程,对书本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学习,再做一遍框架,在第一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框架的内容会更细致一点。

2. 强化阶段

跟着司南的强化课程梳理重点以及题型,在自己第一遍的框架上标出各个知识点的题型,重要程度。第二天的时候会根据思维导图回忆一遍。强化课阶段主要都是直播课,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跟着直播课,可以及时跟着授课老师进行回忆,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互动,这个阶段要开始输出了,每天完成强化课的作业,一般强化课作业都是考频比较高的知识点,可以进行一轮的记忆。

3. 冲刺阶段

会进行有周检测和模拟考试。大概是在10、11、12月份会进行模拟考试,大家一定要参加模拟考试,首先是会让你熟悉考试的形式和时间,其次可以对于你强化阶段的内容进行一个检测。周检测我是安排在每个周的周末,对于自己一种的背诵情况进行检测。

注意事项

1. 333的备考过程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我的333背了将近10遍,第一遍背诵的时候我会背一天,默写一天,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按照知识点的重要程度进行背诵,在第一轮的时候,背的比较全面,在背书的时候我选择背诵的是司南的《高分指南》,无论是基础课还强化课阶段,我的笔记都是做在这本书上面的。

第一遍背诵的时候,就将书上全部的内容都背了一遍。根据强化课上学姐划分的重要程度开启后面三轮的背诵2345星—345星—45星,这样的话5星的知识点可以背诵四轮。

后面又将各科的内容进行划分整合如中教史按照:教育家、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外教史划分成国别史、思潮史以及人物史,主要是按照专题进行背诵。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回忆背诵知识点,后面根据重要等级,将4和5的知识点默写一遍。12月初的时候,回过头来将高分指南所有内容看一遍,大概三天的时间可以看完,然后又根据知识点的重要等级,每天过一轮在考试之前至少可以过三遍。

2. 在背诵的过程中,切记不要太死磕自己觉得拗口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对于这些知识点,可以选择“天天见面”的方式,如果在一轮背诵过程中老是纠结这些知识点,不仅会影响你的背书效率,还会打击你的信心。我会选择把这个知识点抄写下来,贴在书桌上,洗手间的镜子上,做成手机屏保,每天看一遍,这个对于一些政治知识点同样适用。

3. 一定一定要参加模拟考试,不检测一下,你不会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看似每天都在学,实际效果怎么样也不知道,感觉自己每天背了好多遍,感觉很OK其实只是感动了自己,啥也不是。

如果你报了班学习的话,可以试着相信他们,一战二战我都报了班,一战的时候,每天看着群消息感觉有点焦虑,所以把群消息屏蔽了,只是把课给听完了,用了一下资料也没有理群里发布的任务清单,依旧我行我素,后面错过了预测押题,白白损失了30多分。我知道有些同学看到别人的进度会感到焦虑什么的,也不看群,完全封闭,这样是不行的,对于一些消息,我们要有选择的看,或者跟自己留一个专门看一下的时间,不用每天看,抽个时间统一看。其实报班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进步,还有方法的学习,自己收集信息的渠道,时间有限,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最后结合自己判断,灵活的选择。尽量把报班的优势发挥出来,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同时,司南的预测清单是真的很厉害,这次考试的时候,一看问题,哇,这不就是预测清单吗?惊呆了!

908专业课二

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配套资料:

司南《高分指南》《背诵宝典》

长孙博《中国史名词解释/论述题》《大纲解析》

复习过程

因为我是跨考,加上一战的学校没有考过历史学的知识,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储存仅限于高中学习的内容,此外有了一战学习333的基础,所以我的专业课二开始的比较早。我在3月份的时候就开始看书了,先是把教材看了一遍,大概整理出中国近现代史的框架内容,看完一节整理一节,最开始是按照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来整理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这样整理出来对于回答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很有帮助。司南908的基础课程更新之后,跟着司南的学姐,一起理一遍中国近现代史的框架,在自己的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于不清晰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人物,看长孙博的名词解释进行补充学习。

1. 名词解释

在跟着学习完基础课程之后,我就开始看名词解释了,第一遍看的时候,会将长孙博的名词解释都看一遍,主要是整理名词解释的背诵框架,我会根据不同名词解释的类别梳理答题框架,如对于历史人物:

①简介:这个人是什么人如资产阶级革命家或者思想家,晚清大臣,英国传教士等。(记住名词解释的简介,对于历史事件/人物的归类很有作用,今年华南的学科历史将名词解释改成了列举题,其实就是5个名词解释的综合,需要我们对于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进行归类)。

②事件/思想:参加了什么运动、战役,改革等等。提出什么理论,写了什么书。(有些名词解释是相通的,可以用来回答不同的问题,如介绍《国粹》或国粹派时,这两个名词解释自己一个即可,问某本历史著作时可以和他的作者一起记忆)。

③影响/评价:通过这种方法,我会将名词解释大概过一遍。之后我会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将各个名词解释放在第一轮框架中,将名词解释串联起来,有利于回答后面的简答题或论述题。名词解释的记忆我也是根据重要程度来记忆的,首先是长孙博的名词解释带“*”号会重点,出题院校比较多的为重重点,然后对照司南的背诵宝典,两者重合的为重重重点。同样按照333的记忆顺序进行记忆,后期的时候也会进行默写,我总共默写了两遍。

2. 简答题

个人感觉的话,简答题要比名词解释好记忆一点,第一遍的时候,我只是记忆了每个简答题的小标题,一些论述可以自己适当发挥,不能自己发挥的可以看一下长孙博论述题的具体阐述,记忆关键词即可,根据关键词发散即可。

主要步骤:

①问题中涉及的概念进行解释;

②一般简答题分为有明确指向的(如问你辛亥革命的影响)你可以根据问题的指向进行作答,但是不能只答辛亥革命的影响,可以适当带过它的过程,结果,重点回答影响;

③没有明确指向的,就按照简答题答题三步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 论述题

论述题会考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如研究方法等内容,长孙博的论述题会有涉及,同时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些期刊论文,不用深究,看看关键词和各个标题就行,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黄牧航老师的公主号(黄牧航的书斋)《中国近代史研究》。遇到这类问题也不要慌,可以适当根据自己的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根据自己看到过的热点进行拓展。

小tips

1. 时间规划

我当时学习的时间一天下来差不多有13-14个小时,早上学习4.5h(7:30——12:00)下午学习5h(13:00——18:00)晚上4.5h(19:00——23:00),七点半开始可能有点迟,但是当时因为身体的原因,所以还是选择这个点开始,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条件的同学是可以冲一天15个小时。对于每周的计划我是“做六休一”,在周末的时候,我会把下一周的计划做出来,到周末的时候进行复盘和测试,如果前六天学习任务完成的比较好的好,在周末可以适当的休息一下,奖励自己多睡一会儿。或者把前六天没有完成的任务完成一下。我觉得如果把一周都安排满的话,有时候突发状况导致任务没有完成的话,会很影响心态的。

2. 心态调节

我觉得我们可以适当选择一个“精神依托”,如自己的朋友,学管师或者一个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我当时的精神依托就是一碗螺蛳粉,当自己学不下去的时候,状态不佳的时候,没有什么是一碗螺蛳粉不能搞定的。压力大的时候找朋友聊聊天,诉诉苦也是OK的,考研人没有不“疯”的,但是也别让自己太疯了,抑郁了。毕竟人生的路还很长,别让考研这件事“拖垮了”你。有些同学是属于后路型选手“就是需要给自己找条后路的,如果感觉自己退无可退的话,就会感觉生活没有希望,学也学不好,睡也睡不好”,我就是属于这种,一战的时候想,“哎呀,我要是没考上就啥也没有了,自己啥也不是”,压力大的很嘞。二战的时候我学会给自己找退路,就想着考不上的话我就去考公,考编,考三支一扶,去带团,我就不信了,我还没地方去了,反正现在干就完事了,先把手头的事做好,总不能干一半不干了吧,那才没用了

3. 排除干扰因素

如手机,我的手机开的是免打扰模式,固定在午饭后和晚饭后回消息。学习的时候把番茄TODO的锁机模式打开,同时将手机放在开不见的地方,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本来时间就少,你还想着耍手机,怪不得你考不上。如家人的唠叨,同学的美好生活,虽然说我家人很支持我二战,但是有时候自己难免会有愧疚感,或者很矫情,听到一句不对劲的话就开始想东想西,所以在考研的时候,我和家里人约定好,不要打扰我,不要给我打电话什么的。有时候看见同学的朋友圈,感觉他们很潇洒,又会有失落的感觉,又开始矫情,既然看不得就不要看,所以我把朋友圈关了,重新申请了一个QQ来看学员群的消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考上研”。

4. 拒绝拖延症

一战的时候有个坏毛病,总想着整点学习,或者学习时间的要凑齐整点,有时候一拖再拖,啥也学不到。所以,你要知道不是整点也是可以学习的,不是整点去学习你不会嘎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